中小学数学衔接中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史寿青
【摘要】中小学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成了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衔接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137-01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中小学数学衔接越来越紧密,因此,加强研究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習方法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水平等方面对中小学数学衔接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初中的教学模式。[1]
1.教材内容的衔接
数的衔接:
1.1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
小学所学的数叫算术数,到了初中之后,最先学习的是负数,负数作为一个全新而抽象的概念,学生刚开始很难理解。负数的引入使得小学的运算规律变得尤为复杂,所以对于这些现象,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负数的起源,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负数的引入目的是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负数的教学是衔接好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过渡的重要环节。
1.2数与式的衔接
小学学习了具体的数和简单的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中学学习代数式,代数式主要包括三大类:整式、分式和根式。代数式是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本质上是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飞跃。[2]
1.3从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的衔接
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在思想方法方面存在差异。算术解法中没有未知数,而代数解法中同时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要做到两种解法的合理过渡就需要强化学生挖掘等量关系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把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数学化。
2.教法的衔接
2.1通过优化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1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若仅限于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中例题和习题的本质,将它们灵活的变通成一些开放性题目,使学生的思维在此过程中得以开发,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2.1.2 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很少,通过数学史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加以选择,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更能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2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七年级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培养数学思维的最佳途径,所以在中小学数学衔接过程中要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重点,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灵活的运用知识进行变式,一题多解,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
3.学法衔接
3.1教材内容改变,学生要学会预习
初中的学习相较于小学课程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如果仅仅靠课堂45分钟学生将很难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学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3.2 教法的改变,学会记笔记
初中相比于小学课程内容更加复杂,加上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课堂上往往会有知识拓展和课外内容的补充,因此为了高效的学习学生需要及时记录下来重难点和数学思想方法。
3.3 作业的改变,学生要学会交流和合作
初中数学的作业,不仅是几道练习题,还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小结复习,完成一些研究性的小课题等,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师生合作和交流。
4.思维方式和水平的衔接
中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和规律的过程中,最为简单的就是借助实际操作和直观手段,有时会遇到些难的如借助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和一些简单的演绎推理的方式:如在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时,是借助实物操作再通过几组数据归纳总结出体积的公式,这就用了合情推理;再将其特殊化成正方体,推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这就用了简单的演绎推理。受学生年龄和思维的限制这种演绎推理在小学的时候很少见,到了初中随着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对学生演绎推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学生在学习函数时,尽管有平面直角坐标系数轴作为直观手段,但是对函数的掌握和运用,仍有一定的抽象性。 [4]
结束语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也是人类人类思维的创造。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一直是中学一线数学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如果衔接不恰当,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做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既要掌握学习内容,更要掌握数学的思维,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参考文献:
[1]朱洪峰.初一数学课堂衔接教学策略之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0):35-36.
[2]王方东.浅议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五点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145.
[3]周艳.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44-48
[4]王永春.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9(07):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