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互动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璜
摘要:“文化产业发展”已是全球性话题,对非遗问题的讨论如火如荼。本文以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两者间的关系,来探讨建立一种规范且合适的就业创业教育机制的可能性,希望将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有效对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机制,以此解决当下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缺位、错位的问题,并借助精细化的就业创业教育为当下中国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二者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非遗文化产业;高校教育;就业创业;互动机制
我国是文化大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出许多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它们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民族复兴需要文化复兴,非遗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需要全社会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保护。同时,非遗对于创业者而言,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如何将非遗文化产业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将非遗融入提高就业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这条主线上,二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值得引起所有教育从业者的关注和深入思考,这不仅能带动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真正构建出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是打造高校品牌文化、提升大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一、非遗文化产业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互动意义
(1)非遗文化产业能为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多元的文化形态。相比故宫、长城等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是我们最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是普通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非遗文化产业能为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学生们在近距离观察非遗文化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收集第一手的艺术素材,在良好的工艺美术氛围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培养综合思考能力,这对未来的就业创业都具备促进作用。
非遗中的大部分传统手工艺都有着极为复杂的工艺流程,需要工匠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默契配合的能力和经验,非遗技艺人是典型的工匠精神的代表。学生从非遗文化中能够切身体悟到匠人们令人动容的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和精雕细琢的工作品质。工匠精神是目前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强大创新驱动力,也是每个人面对工作、生活时都应该具备的崇高品质。
大中专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应依据市场需求、地方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培训,大而全的就业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延展性,无法与行业发展的特殊性要求吻合,极容易使学生因创业定位不准、创业认知不足而面临失败。非遗文化产业的创业教育针对性强,具有地方特色,以非遗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创业切入点,能较为容易地向世界讲述地方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通过非遗产品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在赢得市场的同时进行文化输出。
(2)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能为非遗保护、创新文化传承提供发展平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专业性强、技术性高、涉及范围广,并且由于具有活态和变异的特性,在当下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生存状态困窘,濒危程度与日俱增。相较于金融、电子等热门产业,非遗文化产业冷门、小众,它需要予以大力宣传推广,不断培养消费者的认知与热情,才能发展蓬勃。当前非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大多是思想落后的老年手艺人,不懂得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推广及审美要素,因此非遗文化产业亟需高素质、高水准的年轻人才予以关注、支持,有力参与,发挥才智,共同推动产业革新。
高校承担着传播文化、传授知识的重要使命,高校的主体是青年学生和教师,他们文化素质高,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了解现代审美潮流,十分有利于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高校具有独特的教育文化资源,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所长,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优势,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综合型人才,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发展平台。
二、当前非遗文化产业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互动现状
(一)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非遗文化产业得到宣传和重视。非遗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缺少真正懂得非遗技艺的专业人才,这些曾有着良好发展基础的非遗资源正处于式微乃至灭亡的危境。目前,我国已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并已出台一定数量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如文化部设立“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颁发各类非遗保护指导意见等。相较于政策保护,传承与发展文化遗产却是使非遗真正活起来,真正为社会大众熟知的最有效途径。
当前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非遗项目产业化是现阶段的普遍共识,全国各地政府及机构也积极宣扬非遗文化,将非遗项目产业化,建立非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纷纷将非遗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大部分的旅游景点着重展示独特的非遗技艺等,中小学校开设“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新闻媒体也大力报道非遗文化,目前国内非遗文化产业的宣传氛围浓厚,各地都十分重视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
(2)非遗产品同质化,缺乏精品设计。近几年,国内各地区的相关机构纷纷围绕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开发衍生品,形成以非遗项目为依托的特色小鎮,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使非遗技艺兼具保护和经济成果。
然而这种非遗项目的衍生品开发,并非由政府等专业机构统一规划,多为个人或企业自发组建形成,非遗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个地区老街上所售卖的非遗产品花样相似,近乎雷同,做工粗糙,设计丑陋,工艺简单,忽略原本应有的非遗文化内涵。当非遗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时,有的商家还存在直接抄袭、压价竞争等破坏非遗经济圈整体生态的不良现象,导致坚持原创、坚持精品的企业损失惨重。
在利益驱使下,为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商家打着非遗保护的名号,不惜破坏非遗最本真的文化内涵,过度开发,迎合群众,改变非遗产品的原材料、制作办法、制作技艺等,导致投入市场的非遗产品显得空洞乏味,雷同无趣,面目全非,与非遗本身蕴含的精神内核背道而驰,适得其反。这些行为并没有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只是简单利用了非遗的“皮毛”,美名其曰保护非遗技艺,实际上是对非遗宝贵资源的破坏,严重损害非遗技艺的美好形象。 (3)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缺乏传承动力。改革开放以后,面对轰轰烈烈的市场化大潮,国内各个地方的非遗技艺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冲击,各类手工艺工厂纷纷倒闭、破产,不复存在,掌握非遗技艺的艺人们也选择南下打工或转行,以赚取更多生活费。坚守下来的非遗艺人们由于年岁高长,根本无法长久进行制作,即使勉强制作,也会出现制作缓慢的状况。由于收入低,一些现存的非遗手工艺人人连生计都难以解决,曾经最基本的师傅带徒弟的手工艺传承关系也因无人拜师学艺,年轻人不愿花很长时间学习这门手工艺而面临消失的危境。
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的人才发展局面,使许多地方无法成功建立出一支相对稳定的专门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队伍,队伍数量不足,素质结构不合理,难以承担繁重的保护工作任务,很难保证保护工作质量。种种困境使得非遗项目难以科学化、规范化地得以施展,非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瓶颈。
(二)高校关于非遗创业就业教育的建设现状
(1)高校逐步探索非遗创业就业教育。2012年,面对我国传统非遗保护和发展的现状,学姐提出将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非遗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非遗进校园的倡议得到政府和学校的一致认同,国家颁布各项保护政策,各大高校主动响应号召,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积极性高涨。高校一方面将非遗技艺如蜡染、缂丝等编入高校教学教材中,内容的编写尽可能地选择具有地域特征的非遗技艺,不断摸索“非遗”进入高校日常教学体系的新模式,一方面将非遗文化引入创业就业教育中,为即将毕业的年轻人提供了解、研习非遗项目的平台,如成立各类非遗成果陈列馆、博物馆、培训保护再生基地等,聘请非遗传承人为客座教授,为高校学子现场传授传统技艺,加深学生对非遗项目的感知与判断,并通过种种活动,促进青年创业者对现代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2)高校缺乏足够的非遗创业就业教育实践经验。目前,全国共约有1014所院校设立了艺术设计院系或相关专业,但整体而言,由于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始较晚,有些高校以工艺美术命名的专业院系较少,开展传统手工艺相关课程的院校更少,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这些学校开展非遗就业创业的教育比较迟缓,在财力、人力、物力方面受限较多,使得非遗创业就业的教育活动开展较少,缺乏足够的非遗创业就业教育实践经验。
此外,高校在非遗创业就业教育的工作开展中,大多处于盲目探索的状态,没有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达到及时的沟通和有效配合,政府部门和更多社会力量无法共同参与进来,导致大部分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中高职技术学校的学生和一流高校的学生相比,在文化素质方面相对落后,对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及非遗保护意义的理解还缺乏一定深度,学校相关的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优秀的创业就业教育专业的老师,师资队伍相对匮乏,这些都为高校非遗创业就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大多只能流于空谈。
三、非遗文化产业融入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
非遗文化产业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成,相辅相成,深入分析非遗文化产业融入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能够有效挖掘出中国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并提高大学校就业創业的质量和效果。
(1)非遗创业主题,优化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致力于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优质实务人才,为产业提供创新技术服务,而非一味追求世界排名,追求某些荣誉及奖项等。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应以非遗为主题,以创意为核心,以通识创新创业教育+非遗专业与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辅之以校内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实验室+众创空间),由此形成相对完备、全面、合理、有效的课程设置,具备专业性、针对性与灵活性,紧跟当下社会创业热点与潮流。
通识创新创业教育包括自我认知、企业认知、市场认知、全程创新创业体验认知、职涯规划、互联网思维与创新思维训练等,学校可为学生开设《创意与创新》、《创新创意课程》、《职场伦理课程》、《项目管理课程》、《企业实习课程》、《职涯分析与规划》等必修课,这些课程互相配合,形成内环,有效加深学生对自我、职场、企业的认知。
专业与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非遗文化创业实训、文化艺术双创实训、商科双创实训、互联网+双创实训等,其中在非遗的学科建设方面,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明确课程目标,建立一个非遗课程开设的长期规划,同时将此规划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相结合,以通俗易懂、互动性强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浅入深出地对学生进行非遗课程的讲解传授。在跨专业就业创业教育方面,学校可针对非遗技艺中的不同门类建立不同创意主题的专题班,设立拔尖专题与典范专题,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加值能力,最终旨在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产业创业的了解,以及具备相关的创业技能,如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创新、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营销等,训练学生具备创意产生、创意商品化、新事业设计与创业之自信与能力,释放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2)非遗技艺辅导,重视培养校内外引导师队伍。高校教育发挥知识指导作用的群体是教师,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中的教师总数虽多,但专任人员比例小,且专任教师辅导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就业创业上普遍存在构成单一、数量不足、缺乏丰富的职业理念和社会经验等问题,就业创业导师还是一支“散兵”队伍,更不要说在深入了解非遗技艺方面有十分深入的了解了。故而,要使非遗文化产业有效融入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由高校老师提供非遗技艺与创业就业方面的知识二次开发,从而让学生找到非遗项目、自己所学专业与市场更紧密结合的地方。
要打造出一支在非遗方面就业创业教育师资的“正规军”,高校要进一步更新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培养理念,通过制度化、专业化的培训给学院派教师“补课”,提高教师在非遗、在创业方面的专业化能力。一方面,内部学习提高。对教师开展深层次培训,通过各种专业课程以及不定期举办专利课程种子教师培训营,鼓励教师精进,营造优质的就业创业辅导环境。这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是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通过心智图引导创意思考,将内心自我了解反应出来的东西图示化在纸上,并以联想的方式达到自我了解及自我需求;老师辅导学生设立创意点子卡,及时记录学生的好创意,促进创意商品化,优化产品的形与色设计,共同不断打磨创新成果。二方面,请进来。聘请非遗和创新创业领域内的理论、实践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非遗方面的就业创业教育。三方面,走出去。派送专业教师到其他院校学习,前往非遗企业深入考察,学习其他单位创新创业的成功教育经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3)非遗创意实践,促进校企合作创造实践机会。当前中国中小微企业在市场中占比巨大,并非所有高校毕业生都进入国企、央企、外企等大型企业,大部分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以中小微企业居多,故而学校在培养非遗方面的就业创业人才时,要加强非遗创意实践活动,适时提供给学生来自实体企业、行业协会等院校合作方的参与、评估、孵化、竞赛、实习等学习实践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激发学生进行创意的思考、产生想法、并形成具体创业计划书。
非遗属于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工艺美术门类,兼具实用美和艺术美的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仿制老的东西,即使做到和原品一模一样也只是新的仿品,如果不创新,销售和市场只会越来越差,然而一旦在仿制基础上加入创新,东西就会有不同效果。所以非遗项目的创新和搞科研一样,也要不断追求创新,在实践中实现创新。作为高校自身,一方面要大量开设非遗技艺类的传统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要成立专门的非遗保护研究管理中心,不断鼓励师生创新工艺美术的新工艺、新材料。此外,学校可以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实行“非遗项目工作室制”的人才实践培育模式,以真实的非遗项目、生产环境和企业操作模式成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渠道,由此实施项目化教学,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实际的非遗项目,把教学、生产、研发融为一体,锻炼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创意创业的能力。
另一方面,这些非遗项目的技术创新、材料创新并非轻易实现,必须基于学生在工厂、企业中的实际摸索,大量实验,在实践中了解合乎商业市场、合乎技艺形成的的工艺美术创新需求。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非遗就业创业教育中显得尤为必要,校企紧密合作,实施共建专业群、共同育人、合作培训、合作研发、合作办展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构建院所合作长效机制。学生有设计创新的想法,公司也有将设计转化成实体的技术,二者有序合作,依托行业建设专业,拓宽非遗项目就业创业的未来前景,这是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非遗的一种有益实践。
(4)非遗创新转化,高校提供创意成果转化渠道与创业支持。专利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是当前市场竞争秩序的有力保障,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企业向来十分重视利用专利来保护创新成果,只有申请专利保护,才能享有对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的独占权,实现知识产权保护。
非遗作为工艺美术中的重要门类,其特色定位使非遗具备与生俱来的产业基因和专业优势,非遗技艺类的各式创新技术、创新成果产出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举措多。作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有关非遗项目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日渐高涨。鉴于此,高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时,要大力向学生传授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学生非遗创意转化成果保护的意识。同时,高校要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的作用,为学生架起知识产权从创造到运用、从保护和管理的畅通渠道,创造性地推出专利转化实施的多项举措,把富集的科技、人才资源转化为推进学校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例如,一方面可以成立高校创新创意创业中心,将学生的创新、创意成果转化为专利,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由此提升师生创新的欲望,促进源源不断地产生创新成果。二方面,建立创新成果价值估评制度,由专业的老师輔助学生对创新成果进行专业化的运作,保障成果转化的效率,提升成果转化效果。三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专利申请专项资金、成立创业圆梦基金,政府提供创业就业补助等,补助学生在创业阶段的各项支出,促进创意成果顺利转化、落地。四方面,学校要联合政府、企业等相关机构,建立完善的创新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对学生发明人及相关辅导老师等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由此激发学校师生的创新热情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5)非遗创业社团,形成有力的就业创业市场导向。非遗文化产业融入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还可以从高校学生社团入手。学生社团既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组织,也是高校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良好切入点,倘若能够在学生工作中建设一批非遗特色与创业就业特色兼具的学生社团,将多姿多彩的非遗元素融入社团活动中,如此既能使参与的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增强传承和保护意识,又能开展一系列相关主题社团活动,丰富日常活动内容,增强社团成员的向心力和合作意识,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并非单纯仅着眼于非遗技艺,在创建非遗创业社团时,要结合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的背景,提取非遗元素,使非遗成为现代设计、创意的基础和源泉,例如移动交互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帮助下,从非遗文化中提取创新、创意的元素,开发以传播非遗为主要内容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以及移动APP软件等,这类社团合作活动可以使非遗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非遗的魅力,在此基础上的创业效果将更加良好,受到现代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的喜爱。
四、总结
非遗作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重要组成,发展非遗文化产业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担当,需要教育从业者永无止境地传承下去,始终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当前,中国民族文化复兴的大战略已经形成,各项非遗技艺“走出去”的布局业已形成,高校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深入整理和挖掘非遗宝贵资源,使非遗传承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形成有机互动,最终实现教育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真正融合,将最大程度地拓展非遗传承的保护模式,同时又充分发挥非遗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价值。
非遗文化产业融入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要从课程体系、教师指导、校企实践、创意成果转化以及非遗社团文化等多方面予以全面考虑,关于非遗的就业创业的学术研究和课程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有种种探索,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进行。种种不懈探索,最终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学校就业创业教育经验,同时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带动中国非遗文化产业的良好持续发展,实现教育初衷和产业发展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陈容枝.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D].广州大学,2011(5).
[2]张春阳,周士坤.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教育的融合[J].现代教育管理,2013(04).
[3]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0(1).
[4]王丹丹,刘慧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
[5]陈峰.中等职业学院创业教育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6).
[6]曹媛.基于非物质文化的商业模式创新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2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