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下高职院校与非遗传承人群的互动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育是当下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高职院校是非遗发展的主要社会基地。因此,本文以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发展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其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的有效途径,旨在促进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以非遗发展带动实体经济,兼顾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传统工艺的理念,同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针对性保护措施过程中,对其中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特别强调,为我国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的互动共生发展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开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的互动共生发展能够进一步加深改革开放的积极影响,不断完善非遗文化传承链条,提高民族传承水平,满足国家未来战略发展需求,提高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综合影响力。
1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发展的意义
通过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的互动共生发展,能够使更多人意识到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使命,并通过一定途径积极履行自身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在高校办学的条件下,可以从各不同专业中选择技能型优秀人才,凭借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的互动共生与非遗艺术者进行专业互动学习,共同上进,以此为基础搭建非遗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项教学平台,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的互动共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高校先进、丰富的教学资源深度挖掘非遗文化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知识覆盖层面较广、能够带动就业的一些公益项目首先融入高校教学中,与高校增进沟通,加强专项调研和培训等,不断提高传承人群体的艺术审美能力与综合文化艺术素养水平,在秉承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新的生命力,通过对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发展的研究,更快、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2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针对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与之相关的此类研究主要为:第一,乔海燕的“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该研究分别从高职类院校的教学课堂、文化研究基地以及特色文化活动等角度所开展的非遗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第二,陈红梅的“高校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探索与思考”,该研究针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指出其日常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包括工作形式缺陷、知识层面不够全面以及发展规模较小等问题。第三,申茂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及其实现途径”,申茂平在此研究中主要针对如何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艺术培训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等方式进行专项人才的培养,使这种教学方式融入社会教育系统当中,促进非遗的有效传承。第四,王剑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的融合”,王剑红在研究中以文化艺术的角度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进行了分析,但是该研究在二者如何进行有机结合的方面有仍有一定的完善空间。
3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发展的优势所在
在非遗这一文化概念明确之前,北京大学就曾组织大型歌谣采集运动,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增加对我国传统民间風俗、民间手工工艺、民间文学及各种民间艺术等的了解,被视为中国民俗学的肇始。自此开始,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文化所包含的民族根性,并成为其振兴中华民族的一种心灵寄托。此后我国文化部开始积极推动各地区高校结合自身教育特点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并鼓励高校加强与民间非遗传承人群的沟通与交流,为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4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发展的基本措施
4.1发挥非遗传承的载体作用
在高校进行非遗相关专业的建设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学校方面需要与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全面分析现阶段教育工作的环境变化,并在专业设置相关工作规划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非遗具有较强的本土性特点,这为高校相关特色专业的设置增强了可行性。本地区所特有的传统民族与历史文化各相应的文化遗存等都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有力依据,所以,一定要注意冲破单一性学术模式的束缚,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构建与非遗相呼应的、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通过高校非遗特色专业的设置,不但培养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家,同时还进一步增加了高校学生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引导其进行民间文化的研究与学习,通过专业学习及社会实践不断吸取文化养分,同时满足了学生全方位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需求。
4.2完善教材内容,为非遗传承教学提供有效资源
各地区高校需充分利用当地非遗优势进行教育革新,促进课程及教材与非遗的结合。首先,可借助非遗的实践性特点将其制定为高校特色课程,增加民歌欣赏及民间艺术概论等一系列能够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结合地区特点对各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进行筛选与整合,并将其吸纳入教学内容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专业课程里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使高校课程内容更加丰富,通过教学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非遗保护及传承的自觉性。其次,积极组织学生下乡考察、写生,到各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发掘,在进行实地采风的同时可以使在校学生增进与各地非遗传承人群的沟通和交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另外,还可以借此促进各地区文化的交流,推进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促进文化衍生品的生成,带动一方经济,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发展。再次,结合笔者所在地区非遗项目开展情况来看,应组织非遗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民间艺术家共同参与教材内容的制定,在当地高校教学特点基础上,体现出内容的地域性、民族性及科学性,从而成为一套独具特点的高校非遗教育丛书。 4.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非遗传承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我国高校非遗专业的设置是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非遗专业人才的基本方式。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增加非遗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非遗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技术研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将民间非遗传承人才引进高校,并在校内培养弟子,进行技艺的传承。也可以吸引民间艺人以兼职教师的形式开展高校专业教学,结合民间艺人的技艺特点将其纳入日常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非遗文化内涵,增加其综合实践能力,并建立起非遗承接人才队伍。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专项研讨与讲座的方式针对高校相关教师继续系统性的培训,以此全面提高教师对于非遗专业的教学水平及管理能力。例如北京地区,自21世纪开始以来所开设的非遗素质教育类型的讲座数量逐年递增,所涉及的非遗内容也愈加全面,包括各种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点,如京剧艺术、节日文化、民间剪纸、老北京曲艺知识及非遗保护等,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传承人口传身教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对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4.4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逐步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切实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于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群的互动共生发展而言,也应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效果。高校结合自身特色专业,对许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全面拍摄、记录,将各种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活动通过影像將其中的技法艺术进行储存,并建立非遗专项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积累。浙江农林大学充分发挥了自身在茶文化方面的优势,在与非遗传承人群互动共生的过程中设置了以茶文化保护与研究为主题的专业,使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和现代化的技术更好地得到了融合。通过现代化技术的积极引进与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对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水平,可以引导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凭借自身专业优势更快、更加有效地参与到非遗保护活动中,同时还能够使这些非遗艺术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得以传承下去。这种以成果的形式积累下来的非遗教育资源,经过整合应用,构建起具有地区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促进资源共享、服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
5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所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关乎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信仰与生命状态,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应肩负起非遗传承的重要使命,增设非遗研究课程,培养优秀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人才,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此提高重视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从而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0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