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链接生活素材,让训练内容生活化;把握适切路径,让教学策略生活化;落实知行合一,让路径认知生活化等教学路径,旨在找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链接素材;把握路径;知行合一;生活理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著名“生活教育理论”包含了三方面维度: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这三个维度的理念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仍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学倡导的语用训练,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就可以改变当下语用训练机械生硬的弊端,让学生在生活大潮的裹挟下,点亮自己的语文回归之路。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的几点实践与思考。
  一、链接生活素材,让训练内容生活化
  (一)搜寻生活积淀,为语用训练奠基
  生活如同泉涌,源泉丰盈,表达就不会枯竭。语文教学在倡导语用训练时,不能仅仅将关注的视角聚焦在现有的教材中,而需要基于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将关注的视角投射到自然、社会等更为广阔的平台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比如教学《石榴》一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石榴的具体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理性思考:作者是怎样将石榴的特点写出来的?运用了哪些方法和言语形式?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从色香味等方面说说石榴的特点。随后,从两个方面关注学生的生活:第一,利用学生生活中对石榴的观察,联系文本的语言进行比对,洞察作者言语表达的精准;第二,根据观察所得,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与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对比,体悟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特智慧。
  陶行知曾说:“生活中广阔丰富的资源是学生进行表达训练的重要载体。”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是将学生生活的内容与文本进行巧妙对接,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教材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让语用训练不断生活化。
  (二)积累社会资源,为语用训练助力
  陶行知先生对于“社会即学校”这一理念的解释为:社会中到处是生活,到处是资源,整个社会就是生活的场所,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使得社会成为了教育的场所。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课程,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交际工具,只有将学生的视野从教室中、书本里解放出来,才能让“这些娇艳的花朵”,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拥有广阔的认知资源。
  比如我们就可以关注学生的认知体验,在语文课堂中增设演讲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社会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比如乐天玛特超市停业整顿、神舟九号发射、巴黎圣母院烧毁、台湾地震等,孩子深入生活中、社会中,将自己积累的资源引入到课堂中来,作为锻炼语言表达和思维认知的重要资源,从而真正认识到语文并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中,还贮存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中国自古就有“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训诫,只有真正融入生活、关注社会,语文教学才能引領学生在自己本质属性的道路上向深处迈进。
  二、把握适切路径,让教学策略生活化
  (一)创设可感情境,激发认知体验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扎实可感的情境,这正是学生的身心和思维得以激活的重要认知。教师需要借助于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以真实的生活为标准,创设可感而真切的情境,从而达成自身教学的目标。
  一般来说,语文课堂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借助于教师语言的软方式,即通过语言的描述来渲染氛围,以达成情境创设的目的;二是借助于多媒体的硬方式,即在鲜活直观的图片视频资源的浸润下,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认知体验。比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品味文本体验的基础上,将生活中鲜活而直观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诵读精美的语句,感受荷花之美,同时通过语言的情境渲染,将学生的内在意识与实际生活进行勾连,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荷花之美,激荡起内在的认知情绪,将学生的身心置放在可感情境之中,身心得以解放,真正感受到文本表达之美。
  (二)尊重主体地位,激活思维意识
  陶行知在论述其“生活教育理论”时,相继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指出了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性意识、获取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价值就是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将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然后在具有针对性的点拨和引领下,强化对学生的实践引导。这一步骤下的实践点拨,就需要用更广阔的视域,尤其是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勾连,才能真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以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为例,很多学生对课文以描写儿童为主,却花费大量笔墨来描写春天的海棠花表示困惑,教师并没有直接进行点拨引领,而是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在学生认知意识不断激活的状态下,再引领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觉得儿童有什么特点?冰心笔下的海棠花又有什么特点?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很显然,教师点拨的时机是适切的,体现了孔子所提倡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理念;教师点拨的内容并没有将学生禁锢在文本的意识状态下,而是激活了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借助生活的体验来对文本的表达内涵进行深入感知,借助生活体验,链接生活中的儿童与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洞察作者的观点。
  三、落实知行合一,让路径认知生活化
  (一)结合生活角色,在表达实践中知行合一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本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的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要想真正避免对教材解读的距离感,就需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内在意识,教师可以以教学做合一的方式作为教学的研究依托,并指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的实践体验出发,找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素材,真正达成认识生活、拓展视野的目的,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比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尝试与叶欣对话,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心里话说出来,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无从表达。即便有所表达,也是一些刻板而生硬的语句。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就在于学生没有表达的对话感。因此,教师在最后的环节中依托于学生的生活认知体验,从生活中选择一种角色来与叶欣进行对话,比如工作圈子中的领导、同事、病人会对叶欣说些什么?生活圈子中的丈夫、孩子、父母会对叶欣说些什么?正是有了生活中情感的浸润,学生有了鲜明的角色感和对象感,在深入实践下,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二)强化生活体验,在落实语用中知行合一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体验和生活感知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注重对学生生活进行组织与串联。因此,教师要充分链接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之间的关联点,利用学生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思维意识的作用,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落实知行合一。
  比如教学口语交际“回忆春节”这一主题时,教师就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过春节的经历,在同桌之间、四人小组之间进行表达和分享,然后结合口语交际所提出的要求,从典型风俗、人物细节和心理感受等不同的角度展开,让学生有内容可说,有话可说,扎扎实实地进行课堂交流。纵观这样的教学,教师始终将生活的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内容的支撑,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入源头活水,不断加深学生的生活体验,强化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活跃起来。
  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运用生活教育理论,就是要借助于广阔的生活背景,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让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