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群建设融合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索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设计创新不足、营销乏力、后继乏人等原因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在现代化进程中承载巨大的冲击,挽救、传承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已经迫在眉睫。
  [关    键   词]  民间工艺美术;定位;实训基地;特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098-02
   民间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而创作制成的,最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征。它生动质朴、刚健清新,饱含鲜明的民族情感和气质,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技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兼具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背景及定位
   无锡有悠久的文明史,近百年繁华史,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和当代乡镇企业的诞生地。无锡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多姿多彩,如惠山泥人、留青竹刻、无锡精微绣、剪纸、面塑、纸马、麦秆画、碑刻等,地方特色明显,极富观赏性和艺术性。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转型,设计创新不足、营销乏力、后继乏人等原因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承载着巨大的冲击,挽救、传承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已经迫在眉睫。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承担为地方经济发展培養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学校的艺术类专业有良好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该专业溯源于无锡工艺美校,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是我校泥塑专业的首届学生)。基于此,对保护和传承民间工艺美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目前艺术类专业有工艺美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等,均为无锡市重点专业,其中工艺美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艺术类专业群为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群。2014年艺术类专业提出“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艺术与工艺、技术的结合。并依据学校专业设置将当地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惠山泥人、留青竹刻、无锡精微绣、剪纸、篆刻、陶艺共计六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学校并嵌入课程体系(以下文中称“非遗”课程或“非遗”项目),与学校艺术类专业(专业群)建设进行融合与创新,让民间工艺美术项目扎根校园,为专业(专业群)的建设注入活力与动力。(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热情,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拓展民间优秀工艺美术的传承渠道,有利于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2)丰富和完善学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促进专业素养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3)积极承担中小学生的职业体验及国际交流体验任务,做好“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工作。
   二、基地建设
   “非遗”课程的教学实践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工具、设备及充足的实训耗材,因此完备的资源及场地建设是实施教学实践的必备条件。“非遗”课程的实训基地依附学校艺术实训中心和艺工结合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实训场地面积总计约3215平方米。目前六个“非遗”项目惠山泥人、留青竹刻、刺绣、篆刻、剪纸、陶艺均有独立的实训场地,全部建设有操作区、作品展示区、材料及工具摆放区、储物区等,共计240工位,完善的设施设备保证了教学实践的正常开展。
   “非遗”项目实训场地设施设备先进,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设施等非常完善,是具备产、学、研、赛、创、鉴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实践体验基地,同时“非遗”实践项目丰富,可保证学习体验的多样性。
   三、课程建设
   (一)“非遗”课程建设注重硬件和软件并举
   教学的正常开展离不开完备的实践场所,同时也要有较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相应的教学资源。“非遗”课程依托现代化数字交互体验中心的非触控技术建设“非遗”教学资源,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二)多渠道、多方面交流学习
   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不断内化、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放眼校外,积极参加“非遗”项目比赛。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项目知晓度的同时,通过相关活动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不断完善“非遗”项目的建设,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
   (三)引进“7S”管理理念
   为了保证“非遗”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按照企业“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理念进行教学实践管理。既保证实践的规范性、安全性,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材料浪费,营造优雅的学习环境。此外,“7S”管理理念的实行和渗透可以提升的学生职业素养,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师资队伍
   为了保障教学效果,“非遗”课程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建设理念。一方面会积极招聘相关专业教师入职;另一方面,学校聘请该项目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师前来授课。每一个“非遗”项目实行一人一师制,即要求每个项目校内对接一位教师,对接的专业教师拜一位“非遗”大师为师,对接教师既是大师的教学助手,负责跟踪相应项目,保证外聘大师的正常授课;同时对接教师也同步学习,保证自身技能的提升,为“非遗”课程和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储备师资。    积极鼓励教师依托“非遗”项目参与相关的比赛,推荐教师参加江苏省乡土人才培训、工艺美术项目国家级培训等。通过参加以上活动,我校师生均取得优异成绩,一方面检验了培训效果,另一方面也让师生走出学校,开阔了视野。
   五、制度保障
   (一)“非遗”课程运行有完善制度保障
   为保障该项目的正常运行设置“非遗”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目的运行与管理。同时有管理实施细则、实训管理制度、各项目的教学计划等,为教学实践的正常开展保驾护航。
   (二)阶段教学成果展示常态化
   各个“非遗”项目每学期末举办一次教学开放活动周,即阶段教学成果展示周活动,邀请兄弟学校师生、校内师生和部分学生家长到校进行教学观摩和参观,得到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增强“非遗”课程的影响力、渗透力。
   六、特色与创新
   (一)多元融合
   1.六个“非遗”项目是经过充分调研,并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及发展引入学校。“非遗”项目进校的目标设定、教学模式等有正确定位,在做好传承工艺的同时,与学校的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做到创造性的传承,学生适应性高,是专业教学的有利补充。
   2.积极与校外政、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目前“非遗”项目与无锡梅园文化艺术中心和无锡梁溪区广益街道工作委员会分别与之建立公益实践基地,依托梅园文化艺术中心作为该项目作品的展销平台,学生作品可以直接面对市场,让作品转变为产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在广益街道公益实践基地,师生对残疾人进行专业培训,在献爱心的同时提升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非遗”項目积极对接公益活动,在献爱心的同时促进该项目的宣传与内涵建设提升。目前,“非遗”项目连续5年参与接待“行走的格桑花无锡探索营”的中学生,“非遗”作品参与格桑花教育救助会无锡工作站承办的爱心义卖,累计义卖捐款近5000元;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来体验和感悟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实现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发扬;2019年该项目在无锡广益街道的残疾人之家建立“非遗”公益实践基地,选派教师与项目组的学生对残疾人进行专业指导,以提升残疾人的技能,为残疾人的生存就业助力。
   4.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目前六个“非遗”项目校内开设的学生社团有竹刻社、剪纸社、泥塑社、书画社、陶艺社、刺绣社,面向全校学生纳新,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不能只靠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学生在课余亦能体验艺术之美。
   (二)系统设计
   每个项目都有配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由“非遗”大师和对接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编写。内容完整性、系统性强,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能够满足初学到深入学习的多层次需求,保证项目的可操作性。
   (三)社会宣传
   依托无锡市职教活动周扩大项目的影响力。“非遗”课程连续4年参加无锡市职教活动周展示体验活动,活动现场市民积极参与并体验,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四)国际交流
   “非遗”课程在满足日常专业教学需要的同时,积极承担各类校内外及国内外的交流活动。目前我校与德国诺伊斯职业技术信息学院、德国和美综合中学等多所国外学校签订教育交流合作协议,“非遗”课程作为我校的特色课程积极承担国外学校师生来访的体验活动,是展示我校学生技能和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深受国外友人的欢迎与喜爱。
   (五)人文环境
   “非遗”课程建设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教学理念,秉承匠心,“以匠心,致传承”,洞见教育真谛。各门“非遗”课程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积极营造氛围,实训场地建设、布置都具有鲜明的主题特点。做到“上中下”合理规划使用:“上”指项目介绍、师资情况、操作规范等做到展板上墙;“中”指利用展柜、展台/架对中部空间合理分割、利用,兼具作品汇报展示;“下”指操作工位、设备等合理,方便实施教学。
   “非遗”是技艺,更是生活。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愈来愈近、越来越紧。一方面,赋予现代生活以传统的背景和意义;另一方面,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向艺术专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唯有在前人积淀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创新,做到与学校专业、地域产业有机结合,通过“整合+变革+设计”的方式,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才能创造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属于东方的时尚美学,彰显国人的文化自信,这才是最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颜丹平.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在中职学校的传承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2]陈晨.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