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小班化”语文分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班化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为了提高小班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进行分层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有必要分层备课,这是有效课堂的基石;有必要分层授课,这是有效课堂的关键;有必要分层作业,这是有效课堂的延伸;有必要分层评价,这是有效课堂的成果。
关键词:小班化;分层教学;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7-0009-02
引 言
“自然小班化”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导致的农村学校学生数量减少,以及每班不到30名学生的情况。语文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个性习惯、家庭环境和潜在能力,将学生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群体,实施相应的语文教学指导。实施策略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措施的总和,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学生分层策略——解决接受上的差异性
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差异,了解学生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细致的分层[1]。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收集学生的表现,与家长交流意见,掌握学生语文素养现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课堂表现、家庭作业、考试状况、总结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将学生大致分为A级、B级、C级,其中,A级为有学习困难的学生,B级为中等学生,C级为优秀学生,同时说明这种分层是动态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处于哪个层次。根据相应规则,学生可上升或下降,但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和帮助学生走向更高的层次。
二、预设分层策略——找准起点上的差异性
作为一线教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好的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每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教学设计。分层教学实施后,除了准备教材备课之外,教师更应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关注学生如何在现有知识和经验中学习,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兼顾学生水平。教学设计不再是以前的线性,而应是块式,几个板块可以平行。一个知识点的实现,可以是几个方案并存。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预设不同的学生层次和每个环节,尽可能地列出不同层次的学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确保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使教学设计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
三、目标分层策略——达成目标上的差异性
在“自然小班化”的分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目标的达成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学以B级中等学生为主,以中速进行讲解,对A、C两个层次的学生实行课前准备,课后辅导为主策略;对于学优生,应该少说多做,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等生,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模块式教学策略,注重对教材中例题和习题的处理,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语感、生词的拼读拼写。对学困生来说,要求较低,教师应少讲解多实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课时安排以学优生以及中等生两个层次的学生水平为基础,授课进度以学优生以及中等生两个层次的学生需求为基础,课堂提问注重层次、启发,及时引导,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思维更加“跳跃”,从而使其明确只要努力学习,就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例如,小学语文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分级教学标准如下。朗读:学优生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中等生要求正确、流畅地阅读课文;学困生要求正确地阅读。理解:学优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通过学习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中等生、学困生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这样的学习目标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也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不同水平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3)练习、反馈、考查都需要层次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跟踪学生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练习题指导学生学习,发现学生解题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改正。
四、作业分层策略——正视能力上的差异性
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由教师统一布置给学生,没有进行过分层作业设计。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设计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家庭作业设计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改变以往的操作方式,把强制性的家庭作业变成选择性、自主的、个性化的分层作业,让学生在完成分层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其中,阶梯设计的基本问题、改进问题和扩展问题是分层作业设计的较好方法。基本问题适用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作业任务的下限目标;改进问题适用于中等学生,检查学生知识理解的深度;扩展问题适用于学优生,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作业,充分发挥他們的学习潜力。在教学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编排:学优生能正确地复述故事,流利地背诵课文;中等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说一说对文章的体会;学困生可以续编故事,讲述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发生的事情,并画出来。这三项作业的分层设计针对所有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五、评价分层策略——淡化横向上的差异性
学生需要动力和表扬,不管哪个学生进步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所以,每次考试后,不同学生会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分别设置优秀奖、提高奖、进步奖,这样他们就可以努力学习,增强学习动机。为了淡化横向差异,教师可采用评价分层策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重点评价学生的“学”,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学生学习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个性,包括兴趣、专长、情感、意志、习惯等;(2)学习效率,主要是指学习方法、智力水平和协调程度;(3)学业成绩。
教师可以加强平时考试,根据单元测试进行学习效果的验收,根据语文科目特点,除笔试外,还要增加阅读、写作等技能测试。
结 语
在“自然小班化”背景下实施分层教学,不同层次学生的操作方法不同,作业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同,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不同的要求和讲解。笔者惊奇地发现,经过长期的实践,学生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和发展。在农村“自然小班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实施分层教学还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张玲.小班化模式下语文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十三五”科学规划课题“‘自然小班化’语文分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PLG68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筱(1979.6—),男,甘肃静宁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0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