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课程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多模态作为新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应用于音乐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本文将从意义与具体模式两方面予以探讨,阐述其将带来音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改变。期待这种既符合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又具有创新性的理念和方式,对未来音乐学课程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模式;音乐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教育改革之中,高校课程改革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的内容与要求之一。在课程中探索、融合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高教改革的热议话题。尝试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音乐学专业课程群结合时代特点予以全方位改革,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实践的多元化,并进一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应用于教学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将对提升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概述
多模态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多模态化教学的这一概念是1996年由新伦敦小组提出的新术语。模态指的是“符号模态”,是事物通过一定模式、方式或形式所表现的属性或情形。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多模态分析理论已经从早期侧重关注语言学,逐渐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诸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研究对象也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方面,已经拓宽至音视频、图像等多种社会符号系统。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国际趋势影响下,多模态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应用于不同的专业教育领域。该模式侧重接受和感知的形式,能够通过积极调动学生的多模态认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技巧与能力,有利于为现代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二、研究意義
借鉴具有新意的多模态理论,探索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并将之应用于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将带来音乐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教法等方面的改变,具有创新价值。
(一)有利于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
充分利用多模态的优势,可以发挥听觉、视觉、触觉等人体多种感官对音乐的多角度的感知能力,使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样化的手段和符号资源,运用多模态、多元化手段,探索出实用有效的体现音乐教学特色的形式和方法。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音乐教育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真正从学生出发,以素质教育的视角重新审视音乐教育。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适应现代音乐教育需求的优质教学模式,体现学科特点。
(二)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具有创造性、非语意性、抒情性等多种特征,有着许多与之相对应的艺术语言符号,它们共存于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中。作为一个现象,“活语或者语篇是一个意义单位,而意义并不是单纯由语言来体现的,而是可以由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或者多种符号系统共同来体现的”。多模态将图文、声像、多媒体教学设备、师生等多种元素予以集合,构筑成有机体,利用多种模态构建丰富的符号资源,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例如,借助多媒体等信息载体具备多样、集成、交互和数字化的众多优势,可构建立体、多维的教学内容以及生动、逼真的虚拟情境,如虚拟音乐会现场等,在多模态环境下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教学。
(三)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将信息技术结合多模态,有效地参与并应用于音乐学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有利于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师生的多种感官,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模式
(一)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构建音乐教学的理论框架
“多模态”是以多个符号资源系统制造和表达意义的现象。应用于音乐学课程中即指一种模态不足以表达音乐意义,从而利用另一者来进行强化、补充、调节、协同,达到更加充分,或者尽量充分表达音乐意义,让欣赏者、学习者理解音乐的目的。
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构建多模态音乐教学模式,将从过去一味注重音乐本体教学、较为单一的授课方式转为以多模态理论为框架的教学方式。多模态教学主张教师在全面考虑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环境等因素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单一或复合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景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等,并合理地应用于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充分调动自身及学生的五大感官刺激,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音乐表演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以多模态理论指导音乐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依据目前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单一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具创新思维的学生的需要,探索多样化、适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是改革的必然。
多模态教学涵盖多媒体、多模式、多模态的“三多”概念。大学音乐课堂教学在“三多”条件下,通过媒体、多媒体、媒体间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握新媒体的演变规律,创新音乐课堂的媒体形式和文化;通过模式、模态的对比研究,有利于大学教师加强音乐课堂教学设计。音乐教师不但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以听觉、视觉等模态为主的多模态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输入,而且要积极指导学生积极运用多种媒体手段,通过语言、文字、身体动作等多种交流模式,强化反馈、互动等输出机制,进行积极、有效的音乐学习。
主要的具体可操作的模式分为并列型、融合型和主辅型模式三种。并列型模式又称为平行型,是指教师在校内课堂正常开设音乐课程,学生在一面学习校内课程的同时也进行互联网上的相似或相近的音乐课程的学习。融合型模式是指以校内音乐课程学习为主,校外音乐课程内容以嵌入或引用方式作为课程资源的补充或拓展。主辅型模式则是强调课内音乐课程为主,开展课外音乐课程教学为辅。例如鼓励学生选修音乐类慕课课程,使用“翻转课堂”教学。以上三种模式反映出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不同态度及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将多模态理论应用于音乐学专业教学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教学有别于其他类学科。音乐学专业教育课程涉及专业平台课、专业准入以及专业准出课程。其中专业平台课程包括艺术概论、中国民族音乐、中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等课程;专业准入课程包括乐理、视唱练耳与和声学等课程;专业准出课程包括专业技能、合唱作品赏析、合唱、曲式与作品分析、即兴伴奏、舞台表演艺术课程。
遵循多模态音乐学专业理论框架,将多模态理论的四个层面,即文化层面、情景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不同模态的形式促进音乐专业课程群的教学改革,体现出多样性、灵活性与有效性。不同模态的形式特征相互关联、共同体现音乐意义。
文化层面要求学生对音乐学专业课程的平台课程,诸如中西方音乐史、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中按照不同的脉络分别予以分类和整理。其中包括按照地域分布、历史发展、文学形式、音乐风格等,深层次、多角度、全方面地把握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具有审美、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从语境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既保持音乐的风格韵味,又有利于现代人接受与传承的音乐表演新形式。既搜集整理现当代音乐人和传承人的新作品,又从音乐的歌词、旋律、配器、表演形式、音乐体裁等多方面予以作品创新。
内容层面,在专业准入以及专业准出课程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以及各个模态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全方位感知音乐的艺术内涵、分析特征、把握艺术的规律,体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自身艺术实践的能力。
表达层面,利用媒体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多媒体资源库,包括多媒体素材庫、课件库、课程库、试题库等,开发相关教学软件,方便教师进行电子化的课件、教案等制作。多媒体素材库中包含大量多媒体信息,如有关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各种文献、谱例、图像、图表资料以及各种动画、音视频等素材。教师可以便捷地从多媒体资料库中搜索、调用多种素材运用于教学之中;学生也能够通过网络,查阅、观看、下载各类素材进行高效学习。
多模态音乐教学理论强调从多个角度、以多种体验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学习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认识其中共同存在的音乐基本要素;通过让学生分别以欣赏者、创作者和表演者的角色,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分享音乐的体验,使不同水平程度的学生在不同教学阶段,均能建构起诸音乐及其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不断发展。一方面,音乐概念学习在多样化的具体手段上继续得以完善,另一方面,区别于传统教育观念的以“三多”为中心的新的教育观念,也在操作层面上继续得以强化。
整合音乐学专业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对音乐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与开发,通过田野调查与资料搜集,对音乐资源进行梳理,对其进行音乐、文学等多方面的深度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景与内容层面的挖掘与开发,从教学与艺术实践角度对音乐资源进行再创造;最后在表达层面充分运用多种媒体,使音乐文化融入现代高校教学体系,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教育与传承体系,促进高校教育的特色化,推动音乐的文化传承。
(四)建立多模态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与音乐教育水平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多模态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准备,进一步挖掘、分析和开发音乐资源及评价体系,拓展艺术教育的内涵,为音乐评价系统的系统化做实质性的工作。
利用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提取表达“音色”和“情感”的高层感知特征,利用专家评分作为演唱歌声的标定,利用基于核的多源信息融合的有监督学习,建立专家鉴赏心理模型,以此模拟人工主观评分。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声乐教学培训的评价辅助、声乐自学技能提高辅助、声乐科技领域中的音乐信息检索、声乐情感识别等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音乐教育本身是一个严格的专业门类,强化本学科的学术标准在音乐教学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性,更大程度上着眼于为学生的后期专业发展乃至毕生的音乐艺术生涯夯实基础。培养学生从全方位把握专业知识,以多种途径、媒介、方法学习与艺术实践,把专业理论课改良成音乐技术与艺术修养的综合课,是21世纪对高等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模态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既符合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又具有创新性的理念和方式,必将对未来音乐学课程的教学产生有益的影响。我们期待多渠道、多感官刺激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将为日后我国音乐教学改革带来更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万群.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1).
[2]张青妹.技术多模态语境下的话语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2).
[3]赵然.多模态视角对海阳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朱江宏.多模态话语下云南彝族烟盒舞的审美定位及其非遗保护[D].济南:山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胡远慧(1975—),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4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