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教学绝不被“模式”套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非常活跃,虽然形成了一批相对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时至今日,没有绝对可以套用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革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要走多元化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教学模式;路径多元;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3-0095-02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也涌现出改革与创新的喜人局面。广大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大胆探索,积极投身到对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热潮中。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些操作性较强、有一定特色且比较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反思一下,不难发现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在选择运用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有理由说,体育教学没有什么“万能”的模式,关键是要走多元化道路。最好的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最有弹性、最能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模式。
  一、没有绝对公式化的体育教学模式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新思维、新教法层出不穷,于是产生了一系列不同风格的体育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等。由于它们各具特色,所以为尚处在新课程推行、摸索阶段的教师们无疑是送来了一缕春风。大家纷纷仿效,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满怀激情地在体育教学中摸索运用,有的甚至依葫芦画瓢——照样搬做。这种照搬的方法究竟效果如何?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体育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都会变化和发展,体育教学不应该有任何绝对公式化的固定模式,那样只会是画地为牢,不但教师的教学思维得不到拓展,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任何模式的应用都不是绝对相同的。目前在我国农村,特别是经济水平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由于多种原因,学生从小所受到的启蒙教育少,接触到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器械就更少。在体育教学中,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自练、自学、讨论、探究、发现,那样许多学生就会无从下手,站着不动或盲目瞎练,课堂教学就会出乱子。怎么办?这时就必须先夯实基础,让学生先了解和认识所要学习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器械,从教最基本的动作开始,使学生首先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示范比较多,但也会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时间,让他们进行有目的的模仿练习。这种最初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以教师传授辅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较陈旧,不够新颖,但切合学生实际,所以教学效果好,也深受学生喜欢。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之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学生逐渐从模仿型学习转向自主探究型学习,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因势利导,逐步放手。体育教学模式的这种变化,会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实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目标。因此,体育课教学只有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运动基础进行因材施教,并注意随机应变,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切不可人云亦云,套用别人的固定模式。
  二、模式创新,就是科学发展观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或程序。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曾告诫他的弟子们说:“学我者生,仿我者死。”其实模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简单的模仿,永远的模仿。简单模仿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的求知需求。时代呼唤创新,没有创造的东西怎么能有生命力?模式本身就是在不断发展创造中的东西。
  “体育课天天如此,堂堂这样,没有什么新的东西,真乏味!”学生的感慨,道出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特色,不够新颖。学生学起来就没有兴趣,感到枯燥无味,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了压抑。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不断改革教法、学法以及课的组织结构,不失时宜地变换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堂堂有别,课课有异”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每节课都保持濃烈的新奇感和强烈的参与欲,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挖掘体育潜能,诱发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如在教耐久跑时,为了改变单调枯燥、重复乏味的长时间机械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就可以创设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如“雪山、草地、森林、小溪”等,让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小组,并轮流自愿充当“导游”,在一定的规定时间内按小组自由进行游玩,穿越各个“景点”,使学生在快乐的“旅游”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兴趣,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习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体育活动中掌握方法,挖掘潜力,提高能力,培养创造力。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探索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发展观。
  三、体育教学模式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社会在向前发展,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模式必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的需要;同样突破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虽然有“发现式教学”“快乐式教学”“小集团式教学”“成功式教学”等模式,发展的趋势由单一性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教”为主体转向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向着演绎与归纳并举的教学模式方向发展,更加注重概括性和可行性,变追求短期效果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但是我们建立的模式不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终极”模式,它还会并且应该随着体育教师对素质教育改革理解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突破旧的教学模式,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即所谓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模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不同学校条件、不同的教学时数、不同教材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以及不同班级规模等,都具有不同的自身特性。因此,在采用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注意这些方面,建立多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就体育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应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班级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就某一堂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而言,教学的内容虽然是固定的,但是教学的方法却是灵活的,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同样是五年级学生,同样是四十人的班级,教材内容都是投掷项目。A教师采用传统的技能掌握式体育教学模式:先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再进行专项准备活动,然后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与示范,随后是学生练习与中间纠正,最后进行技能学习情况总结和放松活动。B教师采用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先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抛或掷的游戏,充分体验乐趣,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玩”中逐渐发现和寻找到正确合理的投掷动作,然后进行教学竞赛,同时学生间相互评价,互相鼓励,争取最佳成绩,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学习的体会和学习的成果。这两位教师采用了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肯定是大相径庭,前者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得到调动,运动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后者的组织教法虽然复杂一点,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主动参与意识强。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开动脑筋,在体育教学中去探索和寻找适合不同学生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   总之,体育教学模式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任何模式只有不断地改良与发展,才能焕发出永久的青春,才能长盛不衰。只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模式,走多元化科学发展之路,体育课就一定会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体育教学就一定会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登嵩.体育教学模式的走向[J].体育教学,2005(2):1.
  [2]杨 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1):1-11.
  [3]谢 华.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引入游戏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20(4):166.
  [4]朱丽媛.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模式浅析[J].学周刊,2020(1):159.
  [5]冯 蕾.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3-94.
  [6]王会丽.浅论新时期小学体育教育[J].现代交际,2019(1):191-192.
  [7]刘美意.面对未来——如何做个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师[J].当代体育科技,2019(3):87-88.
  [8]王雪芳.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12):157-158.
  [9]王苏颖.徐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西部皮革,2019(22):114-115.
  [10]周 琴.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33):74-75.
  [11]王轩武.生命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30):65,67.
  [12]杨秀珍.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练”教学模式[J].亚太教育,2019(10):117.
  [13]万 鹏.新课标下渗透在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教学模式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77.
  [14]杨 刚.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发展方向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9(20):45-46.
  [15]范朝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验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16]周小玲.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214-215.
  [17]戴伟燕.关于小学体育自主学练教学模式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10):70-71.
  [18]王 燚.小组合作与自主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5):99.
  [19]孙丰振.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5):10,20.
  [20]杨华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8(31):86,88.
  [21]陈家锦.依托足球教学拓展综合潜能——以足球教学为例探索小学体育“拓潜教学”模式[J].华夏教师,2018(13):74-75.
  作者简介:陈厚林(1965—),男,江苏扬州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3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