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逐渐的通过转型升级来提升自身的优势。随着现代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对于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标准。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互联网+”背景下,则必须与企业进行协同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的建设发展输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对职业院校实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新模式
自职业院校诞生起,就承担了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则需要提前与企业做好沟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培养人才,这对于培养职业性的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尽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推行多年,其中依旧存在很多缺陷,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校企合作模式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这就需要校企双方改变以往的观念,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出更多职业性、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不够
在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中,理论型教师偏多,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过少。在总体上说,不论是在校教师还是外聘教师,都不能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合作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企业的转型升级逐渐地加快,与学校的教学存在很多的差异,教学逐渐的与社会发展的轨迹脱节,学生不能获得与时俱进的知识。
(二)实训基地不适应“互联网+”背景
校企一旦开启合作,双方则会建立校外的就业实训基地。但是由于校企合作层次过浅,对于实训基地的使用次数过少,对于实训基地的设备并没有及时的更新换代,在“互联网+”背景下,实训基地逐渐的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很多先进的技能不能在实训中传授传授给学生。
(三)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只有校企进行深度的合作,才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合理的培训,发展成企业需要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尽管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却只是将学生作为劳动力使用,严重违反了校企合作的初衷。究其原因,学校与企业的发展理念不同,学校是为了输送人才,对于企业的文化以及发展战略不了解,对学生的教育切入点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差异,企业则是以利益为主,对于企业来说,学生在成才之前不能为企业创造利益,学生只能作为学徒。
二、“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措施
(一)转换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则决定了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必须转换人才培养理念,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实现“互联网+”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因此,职业院校则需要对“互联网+”进行深刻性的认知,全面掌握“互联网+”驱动人才培养的理念,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升级。另外,职业院校还要清晰地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并不是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舍弃,而是通过“融合—革新”的模式来实现,并将该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则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新式教学工具与技术,然而在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教师的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良莠不齐,若想在校企合作中为人才培养贡献更大的力量,则需要重视师资队伍的教育与培训。首先职业院校则要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合理的调整教师的教学任务,为教师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培训。其次,职业院校还需要依据教师的实际情况,选拔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强的教师作为组长,通过以优带差的方式,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最后,通过集中培训与线上培训的结合,对教师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确保培训的效果,全面的提升教师的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
(三)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在传统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多学校常常受制于资金、运营模式等因素,面临着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压力,在校企合作上层次过浅,很难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若想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则需要对人才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现阶段企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整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引导企业深入参与到人才模式培养的过程中,优化人才培养的条件,形成校企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了革命性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则需要强化实训室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校企合作网络化平台,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职业院校还需要增强对校企资源共享的投入力度,构建网络化的校企资源数据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另外,职业院校还需要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确保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便于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出更优质的应用型人才。
结语
如上所述,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动,既是一种培养人才的创举,又是解决人才缺口的重要举措,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双方则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与运作模式。职业院校可以结合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服务;企业则可以深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其提供实训基地,培养更多的职业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全斌,王晓侃,赵丽霞,张肇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2):63-67.
[2]刘梅.“互联网+”思维下校企合作的新视点[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8,47(08):61-63.
[3]關代弟.“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4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