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在中职生积极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华
【摘要】职业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的发展,尤其是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对专业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积极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注重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关键词】心理疏导 中职学生 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22-02
引言
学生在刚进入中职学校时,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导致学生每天都处于混日子的学习状态,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会沉迷于网络虚拟的世界,导致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消极。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对知识需求的真实反映,当学生在生活工作中为了得到内心的满足,就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良好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型人才。
一、鼓励学生进行职业激励和职业规划
中职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这也要求学校要重视实践教学,以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并且,要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逐步在实训或者实习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形成自身前进的积极动力,并结合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来调整自身的知识学习内容和生活学习状态。
二、在学习生活中融入情感教育
在职业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中职学生的顽强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促使学生能够针对复杂的事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在面对挫折时,能够进行冷静分析,以及情感调节。与此同时,中职教师要注重使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能够充分利用课间时间或者空余时间,与学生进行平等性和友好性的沟通交流,逐步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友谊,从而能够在学生面对学习困难和生活疑惑时,通过良好的心理疏导,来调动学生的学習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教师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获得自身的全面化发展。
三、将课程学习与心理学习相结合
所谓心理情感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情感方面的相关理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思维、良好性格、真实情感;而课程教学,是指教师利用科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教育。虽然,这两部分是不同的学科,但是,却彼此之间相互融合,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在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辅助以心理疏导教育和心理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面临较大的知识学习压力和未来发展压力,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不断增加,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将心理疏导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为学生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在校园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如设置宣传栏、举办心理讲座等,并且中职教师要积极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教学,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促使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化发展。另外在中职学校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属于非常态家庭,即与正常家庭相悖或差异很大的家庭,主要指离异、单亲、重组、留守家庭以及父母残疾、特困丧失、家庭教育功能或家庭教育功能不健全的家庭。针对非常态家庭学生面对教育管理时出现的冷漠、敌对、报复心理进行及时疏导,引导学生积极心理的成长。逐步提高非常态家庭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成就感,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教育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职业学校要注重成立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构,注重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职业学校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师的教学考核中,就能够有效的督促中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另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中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技能的创新应用,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在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教育,促使学生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同时,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积极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化发展,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全道兵.浅谈中职学校开展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22):58-59.
[2]杨洋.浅谈中职学校开展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