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生师互动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娜 刘艳
摘 要:有效的生师互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本文比较了不同生师互动模式,根据一个实例分析了基于网络平台的生师互动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了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生师互动问题。
关键词:生师互动 网络互动 互动积极性
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是教和学的问题,还需要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深入人心,生师互动的研究备受关注,为学者们所推崇。Chickering早在1987年就提出的“优秀本科教学七原则”中,第一条原则就是生师互动[1]。蒋华林、张玮玮认为生师互动水平与学生成长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师互动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吕林海、龚放认为在影响学习经历满意度的过程性变量中,“师生互动”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3]。可见,生师互动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对于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生师互动模式分析
传统的生师互动模式主要包括课上互动和课后互动两类。
课上的互动,主要是借助语言媒介进行。当前占据教学方法支配地位的依然是讲授法,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解释概念、介绍理论方法、叙述案例、论证原理。在这个课堂环境中,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生师之间的合作。因此,教师尝试以提问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更好的学习,这也是当前最主要的课堂生师互动模式。
课后的互动泛指生师双方在非课堂情境下的所有交往行为,既可以是学生课间课后与教师就课程学习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是课后教师布置课程作业或设计,以此为媒介进行生师互动,还可以是课下关于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非学习问题的交流与探讨。从狭义上来说,课后生师互动模式主要是围绕教学而展开,主要包括课后答疑和课程作业等内容。
隨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生师互动已经可以从面对面的现实互动向基于网络的虚拟互动转变,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生师互动模式。互联网给生师之间资源共享、答疑交流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基础性平台。此外,对于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学生而言,互联网是他们熟悉亲切且喜爱的工具。一方面互联网是一种私密的即时互动环境,令学生更有安全感,顾忌更少;另一方面,互联网营造了一种更为平等的互动氛围,令学生在生师互动时更为自信[4]。
2 基于不同生师互动模式的一个教学实例
在上学期的经济类课程中,实施了三种不同的生师互动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的课堂生师互动模式,通过课堂问答的形式进行互动。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互动人数不多,其中部分学生是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被归为积极互动类型。第二种是课后的作业互动模式,通过设置开放性的纸面问题来进行互动。作业被评优良的学生被归为积极互动类型。第三种是基于网络平台的生师互动模式,利用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平台来进行互动。教师在该平台上提供基本思路和策略,学生参考教师的想法,在该平台上提出对未来经济趋势的预测,并基于该预测提供他们的策略,生师之间在该平台上可以就彼此的想法交换意见。其中,预测决策内容较完善、交流较多的学生被归为积极互动类型。
这三种互动模式均有成绩激励,其中课堂互动是奖励性成绩激励,回答问题者总评成绩会有加分;作业和网络互动是必需性成绩激励,完成作业和网络设计者才能得到相应的分数。该类课程的学生总数是186人,不同模式下的生师互动人数如表1所示。
3 实例结果分析
由于时间限制、只获得奖励性分数等原因,课堂互动人数只占到总人数的33.8%,因此先比较参与人数更多的作业互动和网络互动模式,从结果来看,网络平台的应用对于促进生师互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性,这主要体现在:
3.1 互动人数和积极互动人数绝对数量的增加
通过比较作业互动和网络互动模式,可以发现网络互动人数增加9人,积极互动人数上升了17人,可见学生们乐于借助网络完成学业。
3.2 网络互动中积极互动人数比率大幅上升
在互动人数只增加了6.4%的前提下,基于网络平台的积极互动人数大幅增加了30.9%,说明学生相较于面对面,更愿意在虚拟的网络上与老师交流。
此外,在表中没有展示的是,课堂上积极互动的37人,也在后两种模式的积极互动名单中。可见,对于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而言,在任何一种模式下,都愿意主动学习。反之,不管何种模式,总有部分学生没有参与生师互动中,以至于没有获得该类课程的绩点。
4 结语
(1)基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生师互动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借助虚拟平台拉近师生之间的地位差距,消除自身的紧张情绪,学生们能够更自如的学习和交流。
(2)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生师互动问题。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在于拓宽生师互动的范围,而对于学习态度积极端正和学习态度极为散漫的学生而言,改善的程度有限。
文章的结论是基于一个实例所采集的数据而形成,不具有普适性。后续将选择更广泛的样本数据展开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Chickering,A.W., Z.F.Gamson.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1987, 39(7):3-7.
[2] 蒋华林, 张玮玮. 生师互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5):26-31.
[3] 吕林海, 龚放.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经历满意度的比较研究—基于SERU调查的实证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37(2):29-39.
[4] 龙永红, 汪霞. 高校生师互动的本质、价值及有效策略[J]. 江苏高教, 2017(11):6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5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