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在当前的互联网经济时代下,农业电子商务正成为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在分析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江苏省未来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分析了江苏省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配套设施跟不上、标准化品牌程度低、人才培养跟不上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电子商务;江苏省;“沭阳模式”;“沙集模式”;特色产业;配套设施;电商标准建设;电商品牌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F713.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5-0036-04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农业”逐渐成为我国助力“三农”、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手段。农业电子商务(简称“电商”)作为“互联网+ 农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江苏省作为全国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省份,近年来积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农业电商平台云集,发展快、势头猛,成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大亮点和重要支撑。了解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探究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对策,有利于适应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对于江苏省农业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1 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快、势头猛,农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电商平台云集,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电子商务集聚区和发展模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农业电子商务成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大亮点和重要支撑。阿里研究院《从“客厅革命”到“厨房革命”——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6)》报告显示,2016年江苏省在阿里平台销售农产品100亿元,名列全国第一(图1),农产品销售额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江苏省有2个(苏州市和宿迁市),全国“50强县”当中占9个,位居全国第二。宜兴市湖滏镇张阳村依托花卉苗木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带动农民就业1 200多人,人均纯收入超过 3.5万元,2016年全村通过电商销售苗木6 860万元,占销售总额的55%。邳州市宿羊山镇宿羊山村以大蒜为主导产业,2016年全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18亿元。
   2018年江苏省农产品网络营销额约为47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从2017年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网营销额统计结果(图2)看,目前江苏省农业电商网上营销额最高的是宿迁市,其次是盐城市和泰州市,最低的是无锡市,其次低是镇江市。从整体分布情况来看, 农产品网上营销额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苏北,其次是苏中,苏南除南京市外,其他城市农产品网上营销额均不高。
   目前,江苏省农业电商平台和特色网店多、产业集聚度高。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在27个县(市、区)落地,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触角向农村延伸,建成村级服务站、直营店和合作点超过2 000个,农村淘宝还成立了30个县级服务中心。对2017年上半年的全省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江苏省已开设淘宝特色中国地方馆33个、京东地方特产馆33个、苏宁易购中华特色地方馆19个(表1)。江苏省已形成特色农产品专业村(社)2 343个,培育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7家,淘宝村、淘宝镇数量分别达201、17个,均位居全国前3位。
   除农产品网上营销外,休闲观光农业和农资的网上营销与服务已成为江苏省农业电商的重要内容。各类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点通过自建网站、微信公众号、入驻团购网等方式,积极开展网上推介和交易,南京巴布洛生态谷开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绿色生态食品购买等一系列的在线预订、支付等服务,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112家“农家乐”的餐饮、住宿等在线订单量已占总订单量的近一半。淮安市建湖县“蜻蜓农服”打造“线上线下”诊断、网上订购、农资供应、农事作业“一条龙”服务新模式,平台交易额近1亿元。截至2017年6月,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网上的营销额达17亿元,其中盐城市最高,其次是徐州市,江苏省农资电商网上销售额达34亿元,盐城市最高,其次是淮安市。
  1.2 2种典型发展模式
  随着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一批典型模式创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沭阳模式”“沙集模式”“丰县模式”“新沂路径”、宿迁“一村一品一店”“苏宁江苏馆模式”“都市农业电商模式”等。从地区分布来看,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发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高等优势,主要以苏州食行生鲜、常州一号农场等生鲜电商为代表,通过大规模的基地直采和集约化的冷链配送,大大提升了网销农产品的附加值。而苏北地区的农副产品品种多、特色鲜明、质优价廉,虽然在物流体系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不如苏南地区,但以根植于土地的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运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创业创新,也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模式,其中尤以宿迁市沭阳县和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较典型。
  1.2.1 突出传统产业的“沭阳模式”
  沭阳县通过广大农民运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创业创新,带动了传统花木产业的成功转型升级,形成了从传统苗木到家庭绿植及周边配套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链,实现了政府、协会、服务商和网商的共同参与,推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1]。其中,3个乡(镇)获评“中国淘宝镇”,32个村居(社区)获评“中国淘宝村”,并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称号。全县网店数量达到3万家,全年快递发件量6 000万件,实现花木销售额(含花木网络销售、花木电商销售)85亿元/年,各类花木从业人员约25万人,专业花木经纪人约3万人,各类花木网店突破20 000家,连续2年在阿里零售平台农产品销售额的全国县域排名中位列第三。   1.2.2 運用产业集群的“沙集模式”
  睢宁县沙集镇的农业电商走出了一条完全不依赖当地传统产业的道路,探索出从商品设计、网上销售、网下加工、物流配送一整套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农民从加工厂拿货,然后通过自己的网店卖给消费者。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通过基础设施投入、技能培训、土地、资金、考核激励机制等各种优惠政策,使沙集镇的农业电商逐步走上专业化、市场化、集群化发展道路。截至2016年9月底,沙集镇有物流快递公司73家,拥有网商11 696户,网店15 869个,皇冠、双皇冠网店超100个。同时,相关配套产业还有电商运营服务机构3家,原材料供应商70家,五金配件36家,床垫加工厂42家,纸箱厂12家,会计服务公司14家等。“沙集模式”较适合传统产业都不突出的地区,已探索出一条农业电商扶贫的新路径。
  “沭阳模式”和“沙集模式”代表了江苏省2种不同类型的农业电商发展模式,是江苏省农业电商转型升级的示范典型,在江苏省农业电商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让农民通过农业电商的方式找到致富新路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范例。
  2 农业电商发展趋势
  2.1 全国农业电商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一直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科技发展在带来农业改革的同时,农业也急切须要与互联网结合[2-6]。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农业电子商务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新兴“增长点”,吸引了各大电商纷纷在此布局,已经成为未来巨头间市场争夺的主要战场。农业电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信息网络化的必然选择。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未来农业电商的规模向多样化发展,与智能农业、智能流通、智能消费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利用“互联网+”模式和电商大数据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同时收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需求为基础打造优势品牌农特产,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同时,农业电商服务环境将日趋完善,吸引各类专业服务商进入农村,引领农业服务业革新,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力。
  2.2 江苏省农业电商发展趋势
  当前江苏省农业电商蓬勃发展,农民创业创新热情高涨,未来农业电商将成为江苏省农民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一批有知识、有市场、有现代经营理念的农村能人纷纷返乡就业创业,这将加速人才回流,壮大电商创业群体;“一村一品一店”在江苏省的大力建设,也将打造一条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带动江苏省农业电商产业链不断延伸;通过推动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未来一些标准化程度较高、拥有特色品牌的农业电商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三方支付、物流配送、物联网建设、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将为优质农产品网上营销开辟新途径;随着农业电商的发展,社区电商开始兴起。未来以社区为主力的移动端将成为农业电商的主体,农产品供应及生鲜电商物流冷链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伴随着一批线下农产品体验店、绿色食品原产地直供体验式旅游等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的涌现,线下实体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农业电商将逐步从单一线上销售转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江苏省农业电商的未来将更加丰富多彩。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3.1 地区发展不平衡
  目前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呈蓬勃发展态势,但还远未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流渠道,农产品电商化程度偏低。从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发展不平衡性,主要是苏南、苏中、苏北之间的不平衡,这可能是由于各地重视程度不同、扶持政策不同,造成地区间的农业电商发展程度差异较大。
  3.2 配套设施跟不上
  当前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较快,伴随而来的就是仓储、保鲜、物流等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尤其是物流体系及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薄弱的苏北地区较显著。网上销售的农产品主要依赖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农产品易变质、损耗,加上冷链物流的覆盖率不高,使得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成本拉高。
  3.3 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
  由于农产品品种多、生产方式多样,目前农产品标准化较难一致,也缺乏认证标准。农村网店经营同质化竞争现象较普遍,品牌化、差异化程度低。质量较高、种类较全、价格较低、品质独特具有较高竞争力并适合网上销售的农产品还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3.4 人才培养跟不上
  目前,江苏省农村劳动力普遍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阻碍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农业电子商务本身对人员的要求高,很多懂电商的人不懂农业,对农村的现状也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此外,很多农业电商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中小型电商企业普遍存在招人难、培养难、留人难的问题。
  4 建议措施
  4.1 突出特色产业发展
  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选取具有地方传统、特色、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运用农业电商平台,带动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产业等发展,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交易集聚中心,形成健全的农业电商生态体系。
  4.2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推动邮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简称“供销社”)、快递、物流企业及涉农电商企业的自营物流网点向农村延伸,加快在农村地区建设具备冷链仓储与配送功能的快件处理中心,重点与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集散中心有效对接,以提升物资配送能力。鼓励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对生鲜农产品提供包装、仓储、运输的标准化、定制化服务,促进农产品冷链与供应链、物联网、互联网的协同发展。
  4.3 推动农产品电商标准和品牌建设
  实施农产品标准和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电商网络竞争力的根本保证。鼓励企业积极创新营销手段,充分利用好农业博览会(简称“农博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平台,借助电商平台、微信微博、手机APP等互联网工具,拓宽宣传推广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制定种植和养殖的产地环境标准、农业投入品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管理标准等,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标准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实现农产品的差异化。
  4.4 加强农业电商人才培养
  人才是农业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业电商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电商人才。因此,持续开展农业电商万人培训、农民手机技能培训等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尤为重要。此外,电商企业可以和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人才培育合作,给电商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育出更多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红东,曲 江,曾忆武,等. 沭阳模式——“互联网+三农”典范[R]. 杭州: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农村电商研究中心,2016:3.
  [2]王 洁,王明宇. 我国农业电商的发展研究[J]. 中国商贸,2013(13):82,105.
  [3]万玉龙,章艳华,洪 琼,等. “互联网+”背景下苏北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 电子商务,2017(5):26-27.
  [4]胡晓庆. 长三角地区农业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电子商务,2015(11):10-12.
  [5]叶小荣. “互联网+”农业电商之新模式分析[J]. 乡村科技,2016(32):79-80.
  [6]廖怡怡. 温州市农业电商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2):96-97.
  收 稿日期:2019-03-04
  作者简介:谈晶晶(1987—),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互联网+”现代农业行业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研究。E-mail:tianshuiyuan77@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2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