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食品产业专业群共享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深度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分析食品产业专业群共享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问题及制定科学合理地对策。
  关键词:食品产业专业群;存在问题;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职业教人才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经过实践不断探索,在基地运行中也存在问题,如缺乏师资团队,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一、食品产业专业群共享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存在问题分析
  1.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转的重要保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为当务之急。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没有配备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实训指导任务一般由专业课教师兼任。专业教师精力集中于课程教学,每周需完成教学工作量,课余时间需要进行集中备课及参与教研活动。学校专业教师忙于教学,承担的校内实习工作量不能明确认定,使得参与积极性减少。且校内专业教师大多是学科体系出来,缺乏一线企业实践经历。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技术人员技术扎实,但忙于生产,且缺乏教育理论与教学规律的学习,无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当地组织课堂教学。
  2.专业群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优势。高水平专业群应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有机整合课程资源、教师资源与实训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效益最大化,使原本“小”而“散”的单体专业相互支撑,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群内专业在不同教研室,统筹工作不够或其他原因,存在专业资源不足与整体资源浪费并存。部分实训室使用效益極低的现象,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部分实训基地也因实训中心的功能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关联性不强,导致项目开出率低。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已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危险品、易制毒试剂的管理、实训组织管理等缺乏可考核的指标方面,因此,缺乏可控性和有效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主要由实训管理员进行管理,很难对实训基地的运作管理进行全程监控,也不利于实训基地的过程资料积累。
  4.企业实践项目缺少立体化教学资源。企业实践项目转型升级迅速,内容选取缺乏充分调研,知识陈旧老化落后,产业跟随度低,企业中新产品、新技术,学校教材没有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特色体现不鲜明,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对知识、对学科体系比较熟悉,但对行动体系下的技术技能教学没有实践,在教材的编写及使用未充分体现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二、食品产业专业群共享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对策与建议
  1.产教协同探索建立双导师制,打造高水平的双师教师团队。双师教师团队的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关键环节,适应食品产业规律,在每年的生产相对不那么繁忙的且校内专任教师的暑期进行集中培训,校内专业教师利用暑期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挂职锻炼,每天完成实践挂职日志。学校也应将学校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给与一定的课时认定,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不断产教协同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技能型人才。
  2.多措施并举促进专业协作、资源共享。资源整合是专业群建设的内驱力,是优于传统单体专业建设的直接体现。组织专业群组成专业所在教研室制定专业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加强实训室的专业通用性,促进各专业间的融合,充分利用资源,以防止重复建设,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专业带头人作为食品产业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成员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内部促进专业协作、资源共享。
  3.形成与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相适应的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责权明确,有章可循,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良性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机制。借鉴其他相关院校,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绩效考核办法》、《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双导师教学组织办法》、《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仪器设备耗材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等,形成较为完善科学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学校实训管理中心、与实训学生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质量监控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全程监控体系,实训基地运作管理进行信息化数据采集,及时掌握各实训基地运作管理的动态状况。实训室管理中应引入企业文化和精神,真实感受企业管理方式和工作氛围,尽早熟悉工作流程,自觉参与到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培养吃苦耐劳、责任心等职业素养。
  4.统筹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达到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最大的特点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加强教材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活页式教材强调在内容模块选择上与学习者深层次互动,工作页式教材更加注重模拟现场的逼真性和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教材编写上学校与行业企业实行“双主编制”,及时吸收行业发展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技术、新标准。将食品岗位群任职要求、食品相关职业标准、食品生产工作流程作为教材主体内容,将食品安全道德教育、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等有机融合到教材中进行教学。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陈玉峰,池卫东,何林元.共建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12-1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12-19.
  [3]刘金悦.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4]邬雨刚,蔡健.高职食品类专业实训基地的现状与建设[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05):87-89+92.
  基金课题:2019年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H236);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改革项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