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瑞丽 徐晓红 赵景明
【摘要】“双师型”教师的提出,最早是针对高职院校,针对职业教育领域而言的。总结分析了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为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医学人才提供师资条件。
【关键词】医学院校 “雙师型”教师 医教协同
“双师型”教师的提出,最早是针对高职院校,针对职业教育领域而言的,是为加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而提出的。但从2015年以来,在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也越来越加以重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在这个新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下,“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与内涵
1990年,王义澄在我国首先提出了“双师型”概念。他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参与学生实习过程、选派教师到工厂实习、参与重大教学科研工作、多承担技术项目”;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在20年的发展中,国家层面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逐年提出了不同方面的要求。2015年以来,随着新建本科高校的定位转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越发受到重视,成为教育界的共同呼声。
“双师型”教师在内涵研究上并未形成共识。目前,“双能力”论、“双证书”论、“双来源”论、“双职称”论四种认识较具有代表性。除此之外,还有“双层次”“双素质”“双资格”等多种观点。足见,“双师型”教师内涵还没有权威的内涵界定,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双能力”论,即教师既要具有必备的基本能力,还应掌握对所授专业的应用性技能;“双证书”论,这种观点等同于大学生的“文凭论”;“双来源”论,这种观点是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考虑的,按这双重职责将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技能教师两类。“双职称”论,即在两个领域获得专业技术资格。
二、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双能力”融合不足
当前,我国本科医学院校的课程一般由临床医师讲授临床课程,由毕业于基础医学专业的专任基础课教师讲授基础课程。一方面,在现行制度下,临床医师看中的是医疗业绩,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医疗之中,对于教学的思考与学习较为缺乏,临床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老套,他们的教师责任感意识不足,缺乏把丰富临床经验转化为系统的教学内容的动力与能力。另一方面,基础课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学习基础医学出身,从学校毕业出去又回到学校就业,缺乏系统的临床实践学习,致使临床经验缺乏,导致教学不能有的放矢,培养目标不能充分的实现。即使一些教师曾经有过临床经验,但长期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他们不能继续参与临床,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临床动态。同时,无论临床医师还是基础类专任教师都是理工科出身,人文素养相对薄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与研究运用能力有限,也是“双能力”融合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双师型”教师的涵义界定至今没有明确,同时没有相关文件制度来说明本科高校与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的“双师型”教师是否存在区别,内涵表述众说纷纭,各个院校标准界定也就莫衷一是。另一方面,培养办法单一甚至缺失,目前医学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式停留在各类培训,缺乏系统性、经常性,并且培训止于战术,没能进行深入系统的提炼,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最后,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各医学院校大多制定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激励性政策文件,受各高校财力限制,奖励力度不大,无法达到调动教师参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再加之,人们普遍认为做好医生更有发展前途或迫于目前国内从医环境的压力等因素,都制约着“双师型”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理解,增强认知引导,提升教师责任意识
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是指挥棒,学校层面的积极作为是关键动力,教师层面才能逐步树立责任意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标准靠近。
在医教协同大背景下,医院层面,可以通过培训、专题讨论会、医院网络宣传等方式,对“双师型”教师加以解读,从其重要性、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模式开展有效地宣传,并给予政策上的激励,加强对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关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认知引导;学校层面,引导教师向具备以下素质努力:系统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较为完备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社交能力;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善于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并能适时更新知识的能力。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良好师德医风,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临床和教学间的平衡,将二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塑造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二)多渠道培养,全面提升能力
1.搭建教学能力提高平台。组织优秀教师、新教学法教学观摩,让教师看到榜样,在示范引领中逐步提高;鼓励以课程组建教学团队,发挥老带新作用,做好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整体提升;找好教师优秀素质的体现节点,以问题为导向,举办医案解析、临床技能大赛、课件制作等多种教研活动或主题讲座,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营造读书修身、教书育人的终身学习、人格育人的氛围,举办主题活动,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
2.打开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通路,提升医学专业素质。对于中医院校而言,打破经典教研室壁垒,在教研室中融入临床医师,以师资广泛融合促进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建立基础教师与临床科室结对联系制,参与临床典型病例的会诊、讨论,在与临床学科教师的互相交流中,实现知识互补;为有条件的基础教师搭建临诊平台,不断提高临床知识与经验的积累;确立集体备课制度,在备课讨论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三)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激励制度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固定岗位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那么我们就应该针对这样的岗位提出岗位责任制,并针对岗位工作内容认真加以培养,而一些教师虽不在这样的岗位,但却有把自己培养成为“双师型”的意愿,对于这样的群体,学校应该给予鼓励,并予以支持,设立申请考核制。首先,无论岗位责任制还是申请考核制,学校都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认定标准。其次,还要建立奖励制度,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从物质方面,“双师型”教师要比普通教师付出相对多的劳动,因此,在薪酬待遇上和普通教师拉开差距,或在评优中为“双师型”教师设立独立的名额,或在晋级中给予一定优先权。从精神方面,要为“双师型”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独具特色的校院尊师重教、教书育人文化建设,增强医师、教师荣誉感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李树峰.从“双师型”教师政策的演进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J].教师教育研究,2014,(3):1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17-07-11.
[3]王义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1990-12-5(03).
[4]秦映芬,刘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双师型”人才[J].高教论坛,2013,(1) :88.
[5]徐宛玲.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32.
基金项目:
1.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BS3);
2.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GS170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3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