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杂交晚稻新组合六两优66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礼森 吴晓亮 夏泽静 董伟 冯睿彤 夏婷婷

  摘 要:该文介绍了杂交晚稻新组合六两优666的亲本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六两优666;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8-0099-02
  六两优666是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丰6S与恢复系R6111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96155),适宜在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1 亲本选育过程
  1.1 不育系丰6S 2000年将不完全纯合的广占63S种子,通过中科院合肥离子束研究所诱变处理,经过合肥—三亚7年8代的连续选择,育成了株叶形态紧凑、分蘖力强、千粒重较大、不育起点温度<23℃、不育性稳定、抗性较强、配合力好的中籼温光敏核不育系丰6S。
  1.2 恢复系R61116 2007年正季利用明恢63与自育中间材料R364进行杂交,通过5年10代系统选育而成,F1-F3代进行混系选择,从F4代开始每代进行单株选择,并对选中的单株同时进行抗病筛选,每代选择株高适中、熟期适中、多穗、抗病、米质优等特点的单株,在F8代对选中的株系与公司几个骨干不育系进行测配,选择配合力好的株系进行小繁殖,2012年获得稳定、配合力好、熟期适中、株型较紧凑、抗病株系1个,并定名R61116
  1.3 杂交配组 两优666于2013年正季用丰6S与R61116进行配组;2014年正季合肥肥西苏小基地进行株行种植观察;2014年冬季海南进行小面积试制种;2015年所配合肥正季进入肥西基地的小区试验,2016年在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河南等省开展多点试验,均表现突出。2017年参加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绿色通道试验,表现优异,符合国家稻审定标准,于2019年通过审定(国审稻20196155)。
  2 产量表现
  六两优666于2014年正季种植株行,单产8.90t/hm2,比对照协优92增产10.95%;2015年参加小区试验,单产8.94t/hm2,比对照增产11.4%;2016年参加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河南等省进行多点试验,平均单产8.84t/hm2,比对照增产7.7%。201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92t/hm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5.2%;2018年续试,平均单产9.80t/hm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5.7%,2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36t/hm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5.5%;2018年同步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48t/hm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2.6%。
  3 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 全生育期117.3d,比对照五优308早熟2.2d。株型紧凑,中秆,叶下禾,植株整齐,剑叶挺直,叶片中宽,倒三叶直立。分蘖能力强,繁茂性好,有效穗数313.5万/hm2,每穗总粒数163.9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4.0g。株高矮,为112.2cm。
  3.2 稻米品质 整精米率66.8%,粒长6.9mm,长寬比3.0,垩白粒率6.7%,垩白度0.9%,胶稠度69.3mm,直链淀粉含量15.0%,长宽比3.4,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3.3 抗性 2014—2015年连续2年的抗性综合表现:稻瘟病综合指数4.5,稻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平均级6级,最高级7级;2017—2018年连续2年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4.2、4.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5级,中抗白叶枯病;褐飞虱9级,高感褐飞虱;耐冷性5级,中等。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晚稻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时期播种。在合肥地区,一般于6月上、中旬播种,大田用种量25kg/hm2左右,秧田播种量180kg/hm2左右。采用湿润育秧,播种前苗床施适量底肥,播种后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并及时施好断奶肥和送嫁肥。培育优质壮苗,为后期水稻高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根据秧苗长势和天气情况及时移栽,移栽秧龄一般在26d左右。栽插规格株行距为16cm×26cm,栽24万穴/hm2,每穴2粒种子苗。
  4.3 科学施肥,源库协调 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水平,合理安排施肥量。六两优666需肥量中等,一般施用尿素225kg/hm2+复合肥375kg/hm2作基肥。移栽后7d左右秧苗返青,及时追肥,追肥以复合肥为主,施用复合肥225kg/hm2。追肥时将粉末状除草剂野老混匀在复合肥内一起施用,用量为15袋/hm2(每袋25.5g)。孕穗期根据水稻长势巧施穗肥,为防止贪青晚熟,少施或不施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
  4.4 科学管水,干湿交替 秧田期出苗后,苗床过一遍水排干,使秧苗根系充分生长之后再灌水施肥。移栽后保持大田一定水量,到达高峰苗后及时晒田,保持有效分蘖的前提下控制好无效分蘖。孕穗抽穗时保持水量,灌浆后要干湿交替,稻谷成熟期及时断水,方便后期收割。
  4.5 病虫害防治 为防止稻种带病,可以用药剂浸种,播种及移栽后遇台风天气、高温多雨天气要重点预防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抽穗灌浆期遇多雨高湿天气要预防稻曲病。全生育期内注意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及时了解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害预报,在最佳时期控制住病虫害。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父母本播期 杂交水稻制种的关键是花期相遇,因此,为了让父母本花期相遇,需要合理安排播种期。六两优666在合肥地区父本播始历期97d左右,15~16叶,5月中旬左右播种;母本播始历期78d左右,14~15叶,6月上旬播种,播差期在20~25d。
  5.2 移栽规格 父母本行比1∶10左右,母本株行距为16.5cm×20cm,每穴株数1~2株,父本每穴单株栽插;母本基本苗225万/hm2,父本基本苗22.5万/hm2。
  5.3 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参照当地用肥习惯进行施肥,施足基肥,移栽返青后及时追肥,在用水上总体做到干湿交替,确保足量花粉和颖花数后及时晒田。根据父母本播始期及当地气候预报,做好花期预测,幼穗分化期利用肥水管理及时调整花期。整个大田期均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5.4 适时喷施“九二〇”,做好人工赶粉 父本对“九二〇”较敏感,母本对“九二〇”弱钝感,正常花遇情况下,母本抽穗5%~10%,第1次10g,第2次15g,隔日第3次10g,总量35g左右。开花期做好赶粉工作,每天上午9:30—12:00用竹竿或者绳子进行赶粉。
  5.5 保纯去杂,及时收割 去杂工作应贯穿整个生育期,从秧苗期开始,根据株型、叶色、株高等性状拔除杂株,确保收获种子的纯度。收割前要及时割除父本并清理干净,防止混杂。根据当地天气预测,种子成熟及时收割,防止因雨水过多而导致种子收割前发芽。收割后及时晾晒并测水分,合格后包装入库,过程中严防人为混杂、机械混杂。
  参考文献
  [1]李瑶,聂元元,黄千红,等.杂交晚籼新组合吉优航1573[J].杂交水稻,2016,31(3):88-90.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5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