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深度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卓
摘要:新课改明晰了提高学生技能、情感、知识以及价值观等能力的教育目标,并利用合理的教育手段推进学生品格、德行以及智力等综合能力的培育及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本文探索了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特征,并分析了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深度教学策略,以期为我国高中语文深度教学革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深度学习;探究
深度学习,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环绕具备挑战性的学习内容,积极体验以及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并强化自身综合能力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入了解学科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科的思想与是实质,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地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学习态度以及积极情绪,成为不仅具有个性、独立性、创新性及协作精神的学生,还具备基础知识牢固的优秀学生。
一、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特征
(一)强化个性化阅读及知识理解
高中语文深度教学相较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使语文阅读成为充满灵感与动态化的教育活动。倡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参加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并尊重每位学生对知识的合理判断、独特审美以及创新的审视角度。深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在了解高中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知识学习。对每个知识点甚至生活中的事件保持批判与怀疑态度。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利用批判视角看待问题及知识,反思自身所学知识,强化对更深层次知识的理解。
(二)强化学生知识使用能力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对高中语文重点知识具有较为精准的掌握与判断,并具备利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将知识进行迁移及利用。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将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性记忆、浅显理解以及复制。高中语文深度教学中,不将传统考核结果作为检测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利用所学语文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高考中落实知识迁移。
(三)强化自主学习及学习资源整合
深度教学提倡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忌讳灌输式教学手段。在深度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是教育过程的指导者以及组织者。语文教材包含的内种不仅仅是教师讲授的知识,还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来源。近年来,新课改深入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但传统教学挂念仍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师教学手段。而改善这一现状,是深度教学的主要特征,教师指引高中学生将新旧知识、以及原有知识的储存进行语文知识建构,在强化学生学习资源整合能力的同时,加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深度教学策略
(一)深化语文知识教学
优质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高中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革新学生个体的思维,提升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而教师应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趣味性语文教学方式,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深化语文知识教育。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设计针对性教学,引起学生共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普遍性教学,调动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
(二)增加语文意义教学
运用语言描绘方式,营造语文教学情境。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描绘,为学生提供语文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体验,感悟教学内容中的故事情节以及角色形象。加强学生对作者在文章中所想表达的情感理解,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在这一教学环境下,有助于抒发学生情绪,启发学生心智,升华高中语文知识以及涵义。通过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述,以及教师语言感染力,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强化高中语文意义教学。
(三)健全语文思维教学
原有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过于依赖自身多年教育经验。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无法顺应深度教学理念,语文教育较为被动,缺少灵活性。因此,教师应及时革新自身教学思维,明晰语文教育的本质,深入我国新课改的中心思想,将传统教学思维革新为生成性教育思维。在高中语文教育活动中,重视教师、教材以及学生间的有效互动,加强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深度教学的落实。充分体现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动性,贯彻生成性思维教学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深度教学是新型教学观念及手段。本文通过对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深度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分析了深化語文知识教学,增加语文意义教学,健全语文思维教学,对深化高中语文深度教学的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1]佟海燕. 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反思[J]. 现代交际,2016(21):162.
[2]杜海燕. 从《中国诗词大会》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 汉字文化,2017(21):34-35.
[3]马璐,贾洋洋,苟江凤,张诗林,卢娥.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9):75-76+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3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