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优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成为事业单位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依据运行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事业单位要逐步迎合市场环境需求,提升自我能力,以自主方式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论述了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13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我国逐渐加大事业单位财政扶持力度不仅为事业单位提供了发展契机,也使其面临着更多挑战。事业单位管理者发现财务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现有问题,需要结合现有政策及內部管理体制进行解决。
1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1.1 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
事业单位现阶段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未能真正发挥作用,没有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认清其实际地位与实质性效益,仅依靠上级部门监管等方式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如同虚设。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财务内部控制未能对其进行处理。无法优化的断层流程充分体现出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仅解决了表面问题。履行事业单位职能时,人员受认识偏差的影响而无法发挥自身职能。对于具有专业性的部门而言,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极为重要。若不重视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则会出现错误认知,无法考虑相关问题而积累风险。
1.2 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
受内部因素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无法发挥效果,这也充分体现出落实制度时应当重视监督管理工作。现阶段事业单位未能全面落实监督管理机制,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出现管理执行力不足的局面。未能贯彻落实制衡机制,使各级部门之间的控制方式发生分离,无法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工作,在运营中面临较大风险。
1.3 财务控制薄弱
内部控制出现问题是因为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精细的预算,无法体现刚性效果,使预算未能发挥实际作用。事业单位不仅增加了支出,还出现频繁追加预算等问题,这也充分体现其财务内控的薄弱性。
2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优化策略
2.1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与实施环境及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思想上能够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使相关人员依据需求开展各项工作。事业单位为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举措得到全面贯彻与落实,应使工作人员树立内部控制意识,根据重要性与现实价值开展各项工作,促使全体工作人员正视财务内部控制。
我国现阶段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为主要发展战略。制度层面的工作部署能够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以合理举措发掘内在潜力,积极与各级部门相互配合,统筹协调实现内部控制并优化目标[1]。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应当完善现有的人力资源政策,通过引进专业人才,保证整体团队的专业性。引进高素质人才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还能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人才作为实施内部控制策略的基础,是实行各项制度的后备力量,不仅能为事业单位长远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还能满足社会对事业单位公共职能提出的基本要求。
2.2 以科学的内部控制规避内部风险
以规范性、系统性的要求,加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管理力度,将其作为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能有效防范内在风险。
随着社会发展,事业单位应依据社会要求与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发展方向与内容,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以发挥公共职能,实现自身价值。内部控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能准确规避内在风险。事业单位要通过廉政建设,为社会公众利益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障[2]。
认知风险作为现阶段事业单位的首要问题,可以依据专业风险评估,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科学评价。全方位认知事业单位内部的风险,依据风险成因及其影响范围进行深刻调查,加深认知,理解该风险对事业单位发展的影响,应用内部控制举措解决问题。有效的应急措施能够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尤其在重点工程项目或重大决策中,内部控制工作更应全面分析项目的可操作性,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控制风险范围,预防或化解风险。
2.3 以现代化方法强化内部控制监督
以有效措施监督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以人为本,将各项工作落实在“人”上。只有正确认识人为因素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影响,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效果,才能确保现行规章制度全面贯彻于各项工作中。事业单位应当依据自身业务特点,针对未来发展方向设定相关目标及具体流程,针对性地设置内部控制监督部门,提升内部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4 以信息技术实现内部控制有效评价
信息科技在发展与完善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信息技术具有及时性与高效性的特点。事业单位在工作中应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并为其构筑属于事业单位的独立运行平台。以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为主,结合信息技术,发挥其实效性[3]。现阶段,事业单位仍面临较大挑战,信息技术的安全性能否得到保障是现阶段内部控制工作极为关注的问题。应防范网络风险,提升整体业务流程的保密性。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加密数据信息,保证信息安全传递。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发挥其实际价值,在保证数据时效性与准确性的同时,为事业单位重点项目及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应以科学的内部控制为前提。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科目及各项管理工作,明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提升各级科目的明细度,保障应用的有效性。通过审核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真实反映其损耗与转移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共享内部信息,各级部门统筹协调,发挥国有资产的实质性效用。在处置国有资产的过程中,解决因人为因素而影响信息准确性的问题,规范财务管理行为,统一内部控制管理程序,明确各级部门的实际职能,通过高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
3 结束语
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事业单位提供了立足于新时期的重要条件。针对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应以现代化管理理念及方式明确事业单位未来发展方向。完善现有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使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价值,以灵活的管理机制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策略的实效性,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优化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2):39-40.
[2]王颖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优化策略探究[J].财会学习,2019(32):251,253.
[3]李莹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18(15):242-243.
(编辑:郭 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8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