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即时通讯工具引发的四点担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即时通讯工具是点对点的通讯软件,提升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效率。但由于其具有虚拟性、差序性特点,也会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实用主义扩张、原创精神收缩,人际交往增多、人心沟通减少,信息无限复制、负面舆情传播,语言表达失范、影响网络生态。
  关键词:即时通讯工具;沟通效率;负面影响
  
  即时通讯工具是基于通讯网络协议而建立起来的点对点的通讯交流软件,最初只是简单的聊天工具,目前已经能够即时传送语音、图片、视频、文字等数据,并且逐步发展成为集邮件、博客、游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办公软件。即时通讯工具具有即时性、虚拟性、专注性、个体性、差序性等特点[1],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规模人群的需求,即时通讯工具打破了传统物理空间对人们交往的限制,提升了沟通效率[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对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冲击,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实用主义扩张、原创动力收缩
  即时通讯工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即时通讯工具的影响,求新求快成为主流思维方式,对通讯过程的享受逐渐被忽略。著名作家伊尼斯(Harold Innis)在其著作《传播的偏向》中认为:机械化会对印刷业产生重要影响,这意味着寿命短的东西变得更加重要,也意味着肤浅之物必然变为必需之物,进而成为艺术[3]。即时通讯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实用主义过度扩张,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失去原创力。朋友圈中的文章或者观点绝大程度上都不是信息推送者的原创,在快节奏的即时通讯工具影响下,很多信息还未来得及认真咀嚼就被发到朋友圈,人们都忙于点赞和推送,没有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观点正在被同化,即时通讯技术让人们过上了快餐式的生活,但独立思考和心灵感悟的空间被严重挤压,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生产线上的“螺钉”。在对社会热点表达观点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借助百度等搜索引擎探寻自身需要的材料,复制以及粘贴成为常态化的“知识创造”行为,知识繁荣表面的背后是思想的孤独,实用主义弱化了原创能力,在追逐结果的同时弱化了对过程的关注,高速发展的技术背后缺失了人文关怀。
  二、人际交往增多、人心沟通减少
  第四代通讯技术能够方便地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通道传递信息,人们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面对面交互的效果,可以将不同时空存在状态下的信息聚在一起。即时通讯工具使人们降低面对面交互场景的依赖程度,但即时通讯不能代替同一时空下的面对面交互,过分依赖即时通讯工具容易造成心理隔阂。研究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即时通讯工具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对网络依赖程度较强的年轻人较对网络依赖程度较轻的年长者对即时通讯工具的依赖程度更强。即时通讯工具虽然增强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但只有在信息接受者对信息传输者发出的信息能够做出即时反馈并且得到信息传输者预期中的呼应,才算在信息传输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实现了有效沟通。但事实表明,信息推送者在朋友圈中发出信息后只有通讯录中较少的几个人点赞或者做出评论,即时信息虽然在不断刷屏,但信息的传输效率并不高,很多人对这样的信息毫不关心。即时通讯平台虽然在增加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但人心沟通的目标并未达到。
  三、信息無限复制、负面舆情传播
  即时通讯工具为人们表达个人观点提供了便捷通道,人人都变成自媒体。虽然绝大多数人的朋友圈都只是小众,但小众的信息传播也具有信息放大并成为制造舆情的威力。即时通讯工具使传播信息简单化为只是发一个超链接。对于能够引发小众兴趣的信息会通过无限转发方式无限复制,从而使得小众范围内的信息迅速发酵成为舆情。即时通信工具方便了人们了解信息,也强化了信息复制的威力,加上人们的从众和猎奇心理,信息会在短时间内无限放大,从而将更多人裹挟进来。信息原创者对信息具有充分话语权,但复制链接的信息推送者对于该信息很多情况存在“盲人摸象”的问题。无限放大的信息在无限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完全背离原初信息本意,并将信息的一个枝节放大并代替信息主干。如果即时信息的发布者只是为了赚取流量从而谋求知名度,信息的真实性与信息发布者的社会责任感之间就会存在很大距离,即时通讯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信息发布者的牟利需要,但造成的社会诚信损失会很大,而发酵的舆情会对其中涉及的“主角”造成不应该有的损失,遏止舆情并不像“拔掉插销”那样简单。
  四、语言表达失范、影响网络生态
  即时通讯工具让人们快捷方便地表达思想,如果不能对信息的正确性进行甄别,错误信息也会得到传播并将错误行为不断放大。不同兴趣偏好和不同年龄段的人,把握即时通讯工具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即时通讯工具普及化,青少年一代在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方式上有了新变化。火星文、暗语、特意符号、文字缩略、字母组合等成为常态化的行为表现。用特定的符号或者字母组合表示污秽的语义,失范的语言表达习惯让网络环境乌烟瘴气,而这些则成为很多年轻人能够驾驭网络语言的“自豪”,将熟练运用如上这些密码语视为掌握网络语言的能力,网络生态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年轻人通过所谓的网络语言能够方便地进行意思表达,并能够提升文字键入速度。这种“密码化”的失范的即时通讯会冲击常态化的语言表达,不规范用字和不规范表述正在冲击着正常的语言环境。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在养成,网络环境下的行为方式成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如果不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就会混淆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从而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异化事物的判别标准,对社会发展形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震.“碎片”与“自由”——即时通讯工具对青少年的影响[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3):102-104.
  [2]李旻,李东阳.即时通讯工具与人的自由[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6-117.
  [3][加]哈罗德·伊尼斯.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5-27.
  作者简介:王艺蒲(2000-),男,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2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