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腹小切口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究在治疗子宫肌瘤时使用经腹小切口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现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经腹小切口治疗的对照组患者56例和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腹小切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6..01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1]。经腹小切口手术不会受到子宫大小及特殊机械的限制,对于医院的医疗设施要求较低,但对进行手术的医生要求较高,否则易出现创面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概率高等问题。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使其被广泛用于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等特点[2]。为探究使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此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6例。排除有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除对治疗方式不认可或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排除其他不适合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实验组患者年龄40~62岁,平均(47.3±4.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9~59岁,平均(48.5±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小切口法进行手术治疗。先对患者进行硬膜麻醉,然后在下腹部60 mm处开小切口,逐层打开腹壁,使患者子宫肌瘤暴露在外,行切除术将其去除,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然后进行缝合并注意术后防感染措施。
  采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实验组患者先进性全身麻醉,然后在患者脐轮上方10 cm左右放入腹腔镜,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保证压力在14~15 mmHg左右,在患者阴道处放置举宫器,然后在患者下腹部穿刺,然后将相关手术器械放入其中,在患者子宫肌瘤周围宫体处注入大概6单位体积的垂体后叶素,使用单极电凝将包膜切开,然后将瘤体分离出来,再使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最后将创面缝合。注意抗感染操作。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对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情况进行记录,记录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此外,还要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本次实验记录的数据,计量资料应用(x±s)描述,组间经t检验,P<0.05时具备临床可比意义。
  2 结 果
  實验组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3.57%,远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显著(P=0.0468,x2=3.9529)。此外,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与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 讨 论
  结果显示,与实验组患者相比,采用经腹小切口法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较高,且实验组患者在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这两项指标上也明显比对照组好,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再一次验证使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敏华.经腹小切口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56-41.
  [2] 李春香.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5(15):146-147.
  本文编辑:董 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0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