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玲

  【摘要】随着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化,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结构类型随之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单一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当今的高校教育愈发开始向多样化教育模式靠拢,因此培养当代高校在校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了诸多高校势在必行的责任及义务。在高校众多教育课程中,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知识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能力。在高校中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创新力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效果,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促进了大学生对情感、知识、操作等能力的增长,对大学生塑造高素质的人格和健康长久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高等教育学校开展公共藝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大学生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106-02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亦随之水涨船高。当今社会,就读高校已经不是难事,但就现今的大学生而言,传统的高校教育方式已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难发现,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仍只注重学业成绩,却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熟视无睹,进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率普遍降低[1]。与以往不同的是,当今社会中的企业需求的已不仅仅是学历,在就业时,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往往比学历更为企业看重。换句话说,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在面对理想与现实不符时,当代大学生无论于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方面都会承担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该类压力极有可能致使许多大学生人格缺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学校应该在这种形势下,积极地转化单一的教育模式向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美化了大学生的心灵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习公共艺术教育后,对形成大学生健康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现状
  清华大学是首先提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校,之后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都开展了公共艺术教育,使得我国公共艺术教育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跟随着清华大学的脚步,我国众多高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陆续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经调查与研究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对于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掌握艺术方法和对赏析艺术作品的方式,对大学生开拓眼界,培养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情操、树立正确品格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2]。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病也随之暴露无遗,实践重视度不足及教育理念中存在的误区已成为了阻碍当今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桎梏。若想突破该桎梏,当今高校需从基础做起,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根源所在,并根据该类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二、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认识不全面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但是由于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下,使得人们对经济类的课程越来越重视,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持可有可无的态度,高等教育对公共教育没有系统和规范的实施,对大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培训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不完善
  公共教育的管理一般是成立专业的艺术类院系和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两种管理的方式。两者管理方式都分别存在了一定的问题。
  成立专业的艺术类院系:这种管理方式又称为专业院系管理方式。担任公共艺术教育的老师大多数都是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这样虽然能在保证公共艺术顺利开展的同时让学生生活变得丰富有趣,但是由于公共艺术老师只重视专业的艺术教育,从而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从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公共艺术的教学质量。
  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的设立是将专业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做一个详细的划分[3]。在高校专业师资和社会的艺术教育家的培养下,提高高校的艺术管理水平,丰富了大学生在学校中的文化知识,对大学的艺术生活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容易形成很多领导,导致学校部门的协调功能下降,进而降低了学校的工作效率。
  (三)高校不重视公共艺术教育
  由于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不重视,公共艺术教育会出现师资力量不强、艺术教育设备的不全、还有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大学生在选课上对艺术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抵触心理,所以选择艺术理论课程的大学生数量比较少,教师们也不愿意担任艺术理论性课程的讲师。而艺术赏析等一系列的课程,由于具有娱乐兴趣会吸引大学生的乐趣,教师都抢着开课。这种现象是在高校选课中普遍出现的,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合理的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就显得如此重要[4]。其次,根据市场研究显示,大多数高等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了会多班联合上课的情况,由于不同大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程度也不同,这样会不利于大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教师活跃班级气氛,影响了教学的质量[5]。最后针对师资力量,多数高等教育学校内,大多数的艺术教育者都身兼多职,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共艺术教育中去,有的学校的艺术教育者由于学历偏低,教学又缺乏实战经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降低。
  三、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社会对于综合型素质人才的不断需求,高等院校的教学技能应该从单一教学方式向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发展,而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德智体美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审美和文化素养,只有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才能让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辨别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自我意识上抵制消极的思想,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出一群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公共艺术教育有着德育的教育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沟通性、传递性和感染性,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的形象和创造对大学生的心灵进行洗涤,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的赏析与艺术创造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审美和品格上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艺术的灵魂就是情感的衬托,在艺术培训中,艺术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感染了大学生的情感,让大学生能够从艺术的知识中得到教育,思想得到升华。
  (三)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艺术是人类心灵的寄托,通过学习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平复人的不良情绪,从而引起人思想品质的进一步提高[6]。对于广大学生来说,由于大学生还未踏入社会,思想比较简单,面对复杂的社会会产生恐惧和抵触。而公共艺术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平复他们的恐惧感和抵触感。公共艺术教育从听、说、读、视等几个感官上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得大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结合高校实际状况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校内体系进行改革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都已建立了公共艺术的教育体系,“普遍性”已无可挑剔,但“特殊性”仍有待提高,换句话说,除有限的几座高校外,其余高校仍未确立与本校实际状况相符的科学艺术教育体系[7]。当然,该类体系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还需高校不断推动与深化方可达到“自成体系”的地步。在具体实践时,各大高校应当结合本校实际状况初步制定适应本校状况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为教育人员科学规划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与减少高校大学生压力的中间寻到合理的平衡点。艺术绝非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上,因此在艺术教育实施时,应当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创造艺术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将课堂艺术教学延伸至课堂外、校园中,将公共艺术教育能够起到的效果最大程度地融合、深化至校风中。
  (二)深化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度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本身而言,与其在公共艺术教育中为其提供一位知识灌输者,不如为其提供一位思想引导者。高校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高校大学生的意见,综合考虑考评状况与学生对于艺术教育者的喜好程度,选择最适合高校的艺术教育人员。事实上,在对高校生进行艺术教育时,高校本身的教育资源或许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该状况,高校可选择与其余高校合作,达到共享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的效果,待合作日久,高校间也可互相查漏补缺,互相成为教育领域的战略伙伴。
  (三)推进艺术类社团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均存在艺术类社团,但该类艺术类社团大多门槛较高,在招纳新生时往往会明确立定“无基础步不入社团”的规定,大多出于兴趣、渴望入团进行艺术类学习的新生望而却步,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艺术氛围的构建产生了影响[8]。针对该问题,各大高校可出台相关鼓励“政策”,鼓励高校内艺术类社团的建设,尤其是艺术学习类社团的建设,并可于后续围绕该类社团开展艺术节、艺术沙龙或艺术展览等相关校园活动,若有条件,高校可特邀校外从事于艺术职业工作者进行评审,一来可深化校内公共艺术教育,二来向校外艺术职业工作者展示本校艺术氛围,吸引教育资源,三来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内大学生提供机遇与就业机会。
  结语:
  近年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高校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的标杆。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美育和德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无可比拟的促进优势。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让学生接受美学的同时,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高校把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是现在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塑造高素质的人格,对学生健康长久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梅胧文.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公共艺术实践课程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9(20):144-146.
  [2]黄玮.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J].大观,2019(8):167-168.
  [3]于丽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效用性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8):199-200.
  [4]杨荔.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认知与实施策略[J].江苏高教,2019(10):73-76.
  [5]魏小璞.信息技术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101,103.
  [6]杨玉英.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0(3):97-100.
  [7]伊善斌.黑龙江综合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发展路径探析[J].当代音乐,2020(5):10-12.
  [8]经松,陈月容.关于合理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才智,2020(9):198-1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7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