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危机下文化市场需求心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倪 莉 赵家新

  【摘要】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给全球电影产业带来巨大影响。探讨金融危机环境下电影观众的特殊心理需求,创作满足观众需求的好电影,温暖人心,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激发生存和奋斗的勇气,可以为电影业在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发展带来契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 电影市场 需求心理
  
  以往国际经验表明,经济萧条时期却往往是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过去几十年中,美国遭遇七次经济不景气,其中有五次让当年的电影票房飘红。这一现象之所以反复出现,是因为电影就像“造梦工厂”,面对经济压力,人们需要寻求心灵的慰藉,而电影院正是一个好去处。自2008年起,金融危机在全球肆虐,但电影行业“逆势飘红”。2008年,全球电影票房达278亿美元,2009年达299亿美元。2009年,我国电影票房达62亿元,同比增幅达43%。2010年仅1月和2月,国内票房已达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据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国内电影票房过百亿没有太大悬念。
  电影的心理作用
  满足情感需求。人是情感的动物。电影就像一所陶冶情感的博物馆,人们在这里浏览、体验他人的情感,重温自己曾有的情感,提升自我的人格层次。电影里的各种元素都具有表达、传递情感的功能。影片中的人物以表情和动作将内心情感呈现给观众,而音乐、蒙太奇、空镜头等各种电影手法,可以模拟情感、延伸情感,引发观众内心共鸣,使观众得到情感的宣泄。人们通过这个过程释放心理能量,使情绪归于平静,从而恢复和保持心理的健康。
  事实表明,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常出现“自我认同”的现象:由于摄影机的视点、片中人物的视点和观众的视点三者可以重合,使得观众不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影片中去,以剧中人自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使观众如痴如醉,与剧中人同喜同悲,压抑的情感得以释放。
  延伸和扩展认知世界。电影是对现实世界的逼真模拟,它把观众的视野扩展到任何领域,使其认知世界得以延伸和扩展。当观众坐在电影院里,巨大的场景、真切的声光效果带着他们回到历史、走进未来,反观自我、了解他人,这种认知范围的扩展带来独特的喜悦,它比阅读所带来的视觉想象更形象具体,又比广播所带来的听觉想象更鲜活直观。人们在观影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和思考,暂时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功利主义,远离社会生活中为达到目的所持的“工具性”的行为准则和方式,找到超乎“工具理性”之上的“价值理性”,享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体会纯粹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是观众用以避世的“桃花源”。
  此外,从观众心理的角度来看,观众通过电影适度地接触到一些在现实生活中被禁的、隐秘的东西,了解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职业领域、生活方式,了解那些自己无缘进入的场所、无缘接触的人群和没有机会去做的事(包括坏事)。这种“窥视欲”的满足,也是人们喜爱电影的重要原因。
  “做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自我意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分别按照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行事。由于原则不同,三个“我”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特别是被现实和道德压抑的“本我”,随时可能带来心理的失调。在这种情况下,人借助做梦来调节心理,悄悄地释放被压抑的“本我”的能量。在这个意义上,看电影和做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梦是一种视觉形象,梦境中的事物都有空间性,电影也一样;而且,电影创造了虚幻的存在,这也是梦的运作方式;同时,做梦的人总是处于梦境的中心,出现在现场。在电影院里,观众取代了做梦者的位置,因为摄影机的镜头就是观众的眼睛。但是电影和梦也不尽相同:主体的感受态度不同,观众知道自己在看电影,梦者却不知自己在做梦;其次,主体的感知形式不同,电影状态是一种知觉状态,梦状态是一种幻觉状态;再次,主体的感知内容不同,电影状态的社会性和逻辑性很高,而梦状态的社会性和逻辑性则很低。
  一定程度上,看电影就像在做白日梦,观众处于某种幻觉状态,与做梦的区别仅在于睡眠的深浅程度。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制作者要将观众诱导进入某种“幻觉状态”。当电影开映,灯光熄灭,周围现实环境隐去,观众被带入银幕上那些声、光、色、影组合而成的梦幻世界,进入自我超越的状态,解脱现实生活的纷扰,心灵得到抚慰,情感得到净化,精神得以放松。
  金融危机环境下观众需要的电影类型
  经济越萧条电影业越繁盛的规律,被称之为“口红效应”,意指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销量反而直线上升。这是因为口红是一种较为廉价的消费品,人们通过购买廉价商品寻求某种程度的心理安慰。同理,看一场不算昂贵的电影可以带来一两个小时的持续满足感,这使得电影业成为“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即使电影所创造的幻想之城与现实世界有着难以跨越的距离,人们仍然心甘情愿地沉醉其中。在金融危机带来巨大压力的情况下,电影更成为了人们心灵避风的港湾。那么,在金融危机环境下,观众更需要什么样的电影呢?
  “逃避现实”、“疗伤”型。当失业率飙升、物价飞涨、人心疲惫,生活重压下的人们走进电影院,逃避令人沮丧的现实,寻求温暖与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的是可以使他们暂时逃避现实、忘却痛苦的电影,而不是在黑暗、孤独的电影院里重新体验压抑和悲伤。电影艺术家们已不断摸索创作出一类适合危机时期观看的“疗伤影片”,例如卓别林的“小人物影片”,20世纪30年代的“微笑天使”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系列影片等。事实证明,每当金融危机降临,人们便尤为喜欢逃脱现实生活的“逃避现实”、“疗伤”型影片,这些影片带着观众短暂地逃离现实、释放压力,帮助人们带着微笑回到现实生活。
  “励志”型。金融危机背景下,励志型影片必然受到观众欢迎。这种类型的电影,情节有时十分老套,而且总是不出所料地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人们仍十分喜爱这类影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困难和压力与影片中并不相同,但人们总会从影片里汲取力量。观众看电影的时候自然地联想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承受巨大的压力;有的人甚至觉得,比起电影中那个处处碰壁的人,自己已经足够幸运,没有理由不勇敢面对,坚持到底。这样的电影,能重新燃起人们的热情和信心。
  “幽默搞笑”型。如果在看电影的一两个小时里,观众被逗得喜笑颜开,那么这个消费过程所带来的就是一种超值享受。一般来说,喜剧通常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人物性格的刻画,使观众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美好的人生和理想予以肯定。喜剧电影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在喜剧电影中,常常把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们看,引起人们的憎恶和自省,在嘲笑丑恶与落后现象的同时,利用现实中存在的美好事物与之对照,来显示被否定的事物的渺小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比如,以周星驰作品为代表的“无厘头”式喜剧可称得上是近年来喜剧电影的代表。这种电影表面上似乎放弃了传统喜剧对社会的批判性,仅为搏取观众的开心,为搞笑而搞笑,但实际上,它运用巧妙的剧情设计,除了给社会大众提供情绪宣泄的通道外,也建立了自成一格的人生观。虽然“无厘头”常遭到一些影评家的质疑,但实际上,那些电影中的“无厘头”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无厘头”的“夸张”给人们带来淋漓尽致的感觉,把平时生活中不能表现或不想表现的发挥到极致。这样的“无厘头”在带给人们欢笑的同时,实际上也可以让人抛开现实的烦恼。
  “寻找灵魂”型。危机年代,大多数人需要宣泄和放松,不愿绞尽脑汁去想那些人生大道理。喜剧电影满足了人们放松的需要。但从另一角度来说,经济萧条也让终日忙碌的人们有时间停下脚步,“寻找和等待忙碌生活中失落的灵魂世界”。在金融危机到来时,一些逃避现实的影片大行其道,同时,一批“反思影片”也让人们看到,是什么力量支持人们走出阴影,葆有希望。2008年,在美国,一批“反思电影”应运而生,这些影片多为二战、反恐战争等政论题材,或选择回归人性、回归真实的主题。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金钱的获取。而反思题材的影片却不断告诉人们,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在电影的影响下,观众的灵魂得以升华,信念日益增强,进而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勇气。
  结 论
  目前,很多人仍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电影业投资缩水、融资困难表示担忧,认为这会降低电影的产量。其实,即使电影减产也未必是坏事,这将有利于电影制作方有意识地放缓制片速度,重新调整阵容,提高影片质量。历史也表明,只有当市场出现真空时,好电影才会横空出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融危机环境下,电影业“危”与“机”并存。电影人应深入分析观众的需求心理,创作迎合市场需求的影片,“转危为机”,从而促进电影业的发展。(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苏淮阴工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本文系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金融危机和电影产业:历史经验、现状评估与对策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GD08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2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