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独立学院大学生特殊群体现状及教育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53-02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层次日益多样化,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而不断增加,该群体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和校内师生的关注,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 特殊群体 贫困生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现状综合分析
   (一)贫困生心理特点分析
   基本对信科院贫困生现状的实际调查,采用贫困生心理症状的自评方式,发现贫困生的心理趋于几何型特点,并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对贫困生现状进行分析:
   1.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1)无奈心理
  面对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不少贫困生表现出气馁和无奈,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有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课外培训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参加同学的聚会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但因为涉及费用问题只好放弃;有的学生为了减轻生活压力,高考时选择的专业收费较底,进校后发现自己不适应或不喜欢该专业,由于无法改变,只好无奈的学下去;有的学生选择了需要全额缴费的学校,但因为家庭变故等原因,无力承担高额的学费,只好无奈的选择退学或休学。
   (2)自卑心理
   贫困生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必须控制各种开支,通常通过勤工俭学等活动来为自己筹集学费和生活费。他们不能像经济宽裕的学生那样参加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或需要自己承担费用的集体活动,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由于贫困生在经济上面临着巨大压力,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明显不如别人,因此,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在同学交往他们往往自惭形秽,不敢在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自己,大大影响了人际交往能力。如果贫困生的自卑感不能及时克服变成习惯,会构成性格上的重大缺陷,严重的会出现自我萎缩、自我拒绝等自我意识的偏离。
   (3)封闭心理
   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一是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不能获得平等的尊重,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以免自尊心受挫或想方设法加以掩盖;二是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的敏感,多疑,往往担心别人不能正确地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于是自己封闭,独来独往,与同学缺乏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人际关系不和谐使他们陷入苦闷与孤独。
   (4)嫉妒心理
   有些贫困生受环境、条件影响对同班、同年级家庭富裕的同学产生出嫉妒心理。与他人比较,他们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人意,由此带来了痛苦、不满和自责的情绪,这种情绪常常发展成可怕的、带有攻击性的心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妒嫉心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自我调节和外界的正确引导,那么必然会演变成仇恨,仇恨同学、仇恨社会,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5)自尊心太强的敏感心理
   自尊本来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的积极心理体验。作为贫困生,经济上窘迫是他们回避的话题。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有些贫困生对涉及与自己相关的事和物,会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他们好胜、好强,不甘于人后,在乎他人对自己的尊重。由于过度自尊让他们变得非常敏感,对外部援助产生抗拒心理,在这种心态下,一些贫困生总是让自己处于戒备状态。因此,当他人对自己做出评价时,内心敏感度极高,情绪激动。
   (6)焦虑心理
   贫困生的家庭负担很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为生活费、学费焦虑,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景气,能否就业和就业后收入能否如期还完贷款或欠款,也让他们感到焦虑。由现实环境的压力与困难引起的,自我无力应付的现实性焦虑,是贫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或预感到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的危险的一种情绪体验,由此,产生将对个人生存和未来生活面临危机问题的持续的焦虑。这种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会损害他们的正常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特点成因分析
   1.经济困难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
   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那里教学条件差,学习起点低。入学后,由于经济原因,他们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购买录音机、电子词典甚至电脑等学习工具,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贫困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学习的压力让他们缺乏自信,产生挫败感,心情焦虑。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生活拮据、忙于奔波的贫困生无力参与,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则可以广泛交友,积极享受各种活动乐趣,贫困生自卑心理由此而生,进而在心理产生出防卫反应,表现出敌对态度和冲动行为。经济原因已经成为贫困生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无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使他们在个性与人格上发生变化。
   2.贫困生处事的方式导致他们心理障碍。
   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有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的抗拒着师生善意的同情;有些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贫困生在社会上由于“寒酸”常常倍受歧视和奚落,因而对现实社会产生一种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这种社会现实与他们主现意识的冲突加剧了贫困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恶性转变。
   3.贫困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不足
   贫困生由于来自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环境,受经济压力所迫,家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收入上,对学生成长时期的关注度不够,令他们从小就有被忽略的感受,同时较落后的教育方式也忽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情感渲泄,也找不到解决心理疑问的途径,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忽略自己的感受。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越积越多,学校教育中没有心理调节内容,学生无法获取相关知识,同时由于教育条件影响,他们也无法从其它途径了解此类知识,因此,让他们的心理解困能力匮乏,更谈不上自我调适。
  二、解决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基于对信科院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分析,针对这部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提出改革方案,并就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实践,最终形成以下教育方法:
   (一)建立平等、公正、和谐的校园氛围
   倡导平等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校园文化,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为每一名贫困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包括:学生干部选拔,奖助学金认定,社会实践和就业机会的提供等,使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拥有与正常学生同等的地位和机会,鼓励他们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美好的未来。淡化“贫困生”称谓,保护贫困生的隐私,降低贫困生因“身份”的公开带来的情绪影响,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执行者,加大对贫困生资助中心的建设投入,健全以“奖、贷、助、补、勤”为体系的资助措施,由高校主管部门监督和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每项资助真正落实到贫困学生手中。同时,简化“绿色通道”的办理手续,确保助学贷款及时到位解决学生学费问题。加强勤工助学岗位制度建设,制定岗位职责和人员要求,使学生勤工助学行为成为学校整体规划建设的内容,强调勤工助学岗位制度在贫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贫困生校内助教、助学工作列入学生创新实践体系,实行学分制,以提高贫困生校内实践积极性,在学习和生活上让贫困大学生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制度,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分类,制定各类型学生教育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干预和跟踪治疗。
   (三)提供心理教育和健康咨询,强化思想教育
   高校应积极对贫困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惑,控制心理疾病的发生。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或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教学和自学让贫困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增强自信;完善心理咨询体系,正规、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预防心理疾病产生。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软、硬件设施,配备专职心理医生,以便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及时治疗。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疏导等手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观念,合理定位自身,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找到自我调节的途径,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四)开拓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渠道,提供学生展示平台
   绝大多数贫困学生在相对封闭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中成长,对社会缺乏了解,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偏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增强他们心理素质,更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贫困生通过总结经验,形成认识,充分体会活动意义,使心灵产生共鸣,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最佳途径。在就业阶段,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突显,贫困生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学校应开拓新的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如提供:志愿服务、挂职锻炼、大学生村官选拔等信息,让他们在基层社会实践工作找到自己,展示自己,磨练意志力,塑造健全人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6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