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王弼“言意之辩”的文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迟

  摘要:本文先以先秦儒家和道家对“言”“意”关系的解释为背景,引出东汉王弼在玄学思想的启发下提出“言意之辩”的观点。再通过对王弼的“言”“象”“意”三者关系的详细解读,来理解“言意之辩”对后世文艺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言意之辨得意忘言得象忘意
  玄学以老庄道家的面貌出现,之中渗透着儒家的内涵,还可见汉以来名家、法家的影子。从思想史的发展来说,是“援道入儒,以道为本,以儒为末,提倡名教即自然,以自然为体,以名教为用”,其思想的中心即“以无为有,以体为用”。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对言意象三者关系的详尽论述,不仅是玄学哲学认识论的纲领,也是玄学的美学和文艺思想的基本原则与出发点,后世许多文艺理论问题都由此延伸出来。
  一、 思想积累
  1.先秦儒家
  孔子所说的“言”还大多还局限于口头表达的言语,与后来所讨论的“言”形有异而神相似。孔子认为言是可以表意的:“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辞达而已矣”,都说明言的任务是要表达清楚意就足够了,肯定言与意的一致性。在《论语》中还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可见言是表达意的一个关键。同时孔子也看到了言有时无法尽意的缺憾,“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定公问有没有一言可以兴邦时,孔子回答“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这里的言又是相近相似的言,不能完全尽意。“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明意未必一定由言而尽。
  在《易传》中,孔子将言与意作为一对相对的范畴明确阐释了其关系:“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承认了言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告诉了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孟子继而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语言浅近但亦能包含意蕴深远的内涵,肯定了言可尽意的观点,充分体现出了言为意用,言以达意为归属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又说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不要静止的让深层次的意被表面的言束缚住。
  到了汉代王充,他在《论衡・乱龙》里首次提出了“意象”的概念,云曰:“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这里意象的概念已经趋于成熟。
  言与意的范畴都随着语境的不同而相互消长,具有可变的弹性,儒家圣贤们秉着“中和”的思想观念,在语言的表达功能中看到了语言的有限性,结合言与意相辅相成的实际状况也看到了两者关系中所具有的张力,提出了第三个概念“象”作为桥梁完整的联系起言与意,这为后来王弼言意之辩的思想积累了材料。
  2. 先秦道家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转换过来就是“道”这个超越具体物质的本质规律的“意”是不可以“言”清的,可以说得清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道”与“物”抽象派生出“有”与“无”,“虚”与“实”的论争,其实和“言”与“意”都是类似的概念,于是有了“大辩若讷”“知者不言”“美言不信”的论点,反映了言与意的矛盾所在。
  庄子在传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得意忘言”论。他说“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强硬的指出了语言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文字只是象征性的符号,它不能直接的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而是作为一种中介起着暗示人们去领会“意”的作用。“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言”作为沟通人们从“不知其意”到“得其意”的桥梁,过河之后就需要将这座桥拆掉,否则便会困在桥上,达不到真正“意”的彼岸。
  庄子的得意忘言论成为后来正始玄风兴起,王弼阐释言象意三者之间关系的直接方法来源,融合儒道两家的言意说,弥补了他们对言意象三者关系需要构建完整的有机统一理论的缺乏。
  二、 王弼的言意之辩
  王弼将言意象三者关系阐释得最详尽是在其著述《周易略例・明象》中: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伪,而画可忘也。”
  1. 言象意的含义
  “象”,本是指客观存在的事或人的外在形态,形、状、象、貌四个单音字意义相近。《易传・系辞上》:“易者,象也”,“彖者,言乎象者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就《易》而言,“象”是指用阴爻和阳爻组成的卦象,古人通过对卦象的解读来理解象的内涵,它是对所要表现之物所有特征的摹写,并非事物本身,而是种工具或载体,引申开来便指现实存在的或意念中的可以名状的图示或图像。
  《易传・系辞上》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王弼在《老子注》里有:“圣人与天地合其德”,“谁能知天意邪?惟其圣人也。”“意”在那时常常指“圣人之意”,是由对人事具有一定修为的圣人领会体悟了之后再传达给世间的,并非普通的意,而是具有一定高度与深度的道理和要义。所以这个意思深化下去,就指心灵领悟了的真理。
  “言”的意思近于《易》中的“辞”,指《易》里的卦辞和爻辞,卦辞是用来解释卦象的,爻辞是用来解释爻象的。比如在离卦中,卦辞就是“利贞,亨。畜牝牛,吉”,“初九”是爻题,爻辞为“履错然,敬之,无咎”。这暗示了言的释义功能。《说文解字》里说“直言曰言”,“言”为动词,即说、用语言表达的意思。“言”做名词讲时一般指名言、言说。《尚书序正义》里有:“言者,意之声也。”所以言的目的和象类似,都是为了表情达意。
  2.言象意的关系
  从《明象》篇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弼在融合儒道两家的言意观之后,借庄子“得意忘言”的思路,极具创见的在从“言”通往得“意”的湍急河流中加入了“象”这个踏脚石般的元素,将寻求真理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而不是希求一步到达,在“象生言,言明象”、“意生象,象出意”的基础上,回环式的阐发了“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认识论,无处不渗透着“应于物而不累于物”的智慧。
  要理解《明象》篇中的言意关系,我们可以把言象意三个要素拆分成“言与象”和“象与意”两组来研究。
  关于“言与象”,文中先说“言者,明象者也”,“尽象莫若言”:“言”是用来说明“象”的,表现“象”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言”,王弼在这里肯定了“言”的表达作用,它是可以“尽象”的。而对另一组“象与意”,也是同样的描述:“夫象者,出意者也”,“尽意莫若象”,“象”不光是展现“意”的,而且没有比“象”更能展现“意”的了,两组结合起来,即要表达“言”明“象”,“象”尽“意”这种看似递进的关系,“意”是运用“言”与“象”这两个工具的最终目的。但是王弼的思维却不仅限于此,而是又说了“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以言著”和“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出”和“生”在这里不能理解为产生、发生,那样就会造成语义的矛盾,而是应当理解为一种物之所以存在的凭借依据,这是契合王弼“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返与无”的玄学思想的。在王弼这里,言象意三者不需要分出个你先我后来,而是言与意、意与象互相依存,形成既有递进又互逆共生的关系。

  接下来用得兔忘蹄和得鱼忘筌的例子发展庄子的言意观说明“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和“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的意思。王弼进一步强调了“言”与“象”的中介、载体性质,“得意”是最终归属。但在这里开始,“明象”和“得象”,“存意”和“得意”就有了差别。借助“言”而“明象”还不能等同于“得象”,必须“忘言”才能“得象”,“得象在忘言”。同理对于“存意”和“得意”亦然,要想“得意”就必须“忘象”,“得意在忘象”。其中关键在于“忘”不能用本义去理解,在这里它具有超越、不拘泥、不被束缚的内涵。王弼把“言不尽意”的责任归咎于语言表达和体悟思想内涵的主体,而并非“言”本身。人们需要“言”,但若无法从表面的“言”中走出来,就看不到真正的“象”,人们亦需要“象”,但如果不能穿透“象”的壁垒,就得不到至真至信的“意”。
  3. 言象意关系的文学解读
  王弼著《明象》是为了解《易》,所以他指出执著于言或执著于象就会对《易》曲解或牵强附会的理解,就不能全面把握《易》之理,领会《易》之意。汤用彤评价王弼的玄学思想说它“成为魏晋时代之新方法,时人用之解经典,用之证玄理,用之调和孔老,用之为生活准则,故亦用之于文学艺术也。”所以我们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体会更容易理解贯通。
  作者书写语言文字形成文本,便是我们所说的“言”,是供读者阅读的特定言语系统。在每个文本中,作者都致力于营造逼真的意境,塑造审美意象,刻画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或典型形象,即“象”。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想要传达的“意”,即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意”则是通过文本中的种种“象”来使读者体悟的。从文学创造论来看,文学里的“言象意”也是一种互逆共生的关系。在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作者由于经历了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的内在刺激之后,在心中开始有了艺术构思,就是作者的心中有了朦胧的“意”的念头和大致的“象”的轮廓。然后发展到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加上各种技巧的运用、章句修改和词语推敲,最后形成“言”中的“象”,“言”与“象”不是单向度产生的,在文学中也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在“言”与“象”由心到物化的诞生过程中,“意”也都始终存在着。作者竭尽所能运用“言”与“意”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不是“存言”或者“存象”,而是为了准确生动的表达出这个“意”。文学接受开始,读者阅读欣赏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言”,通过文本的描写,在脑海中呈现出许多形态各异气象万千的“象”,这时需得摆脱“言”的桎梏,心中不再回想文章的字句,让这个“象”脱离于文字描述才会在心中清晰可见。若是刻板的按照字面意思而不知道超越,得出的形象必然是呆板没有生气的,之后也就领会不到真正的“意”。即便是超越文本之后还需要超越形象,“意”的所在不会只是所领会到的独立形象的外在描绘,还包括所有贯穿这些形象群的象征义。“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最早“象征”的提法也是在这《明象》篇中。这样,读者从表面一层层深入到内里,剥开“言”这件文字的外衣,再撕掉“象”的虚实相和的面纱,才能得到一个纯粹真实的思想情感之“意”。
  三、言意之辩的影响
  汤用彤说:“王弼依此方法,乃将汉易象数之学一举而扩清之。”王弼通过“言意之辩”建立了魏晋玄学的理论系统,开创了思想史的新时代,对后世上至哲学、佛学、文学,下至个人的人生理想、审美情趣、处事态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对魏晋士人人生观的影响
  王弼所处时代政局黑暗,士人们对残酷现实的不满和对名教的摒弃批判都不得抒发,所以将对政治的无力转向到对个人生存的关注上。王弼的玄学理论在为名教正名的同时也把名教引向了自然,这为后人对自然美展开追求铺垫了道路,人对自然的态度提升到了审美的高度,为后世山水诗田园诗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此外王弼的玄学还讲求人具有自然本性,这种本真需要得到尊重和顺应,宣扬自然任心。士人们渐渐从尘世间的功名利禄高官厚禄中挣脱出来,体会到心灵的自由,个性的张扬,所以后来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魏晋人士在处事间表现出奔放不羁,放浪形骸的特点,士人们的内心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是历史进步的体现。
  另外,当时文学创作的哲理化愈趋浓厚。士人们偏好在文学层次之上进行哲学的关照,进行对人生的哲理探索,从诗歌的抒情慢慢走向诗歌的哲理化,使诗歌融合情感与理性思辨。如“潜龙尚泥蟠,神鬼隐其灵。庶保吾子言,养贞以全生”,这无疑是中国文学和哲学往前一大步的提升。
  2.对文艺理论的影响
  王弼思想作为玄学的美学和文艺思想的基本原则与出发点,对后世许多文艺理论问题的影响。
  在王弼之后,嵇康受到“言意之辩”思想的影响,在其《声无哀乐论》中明确提出“心不系于所言,言或不足以证心也。”说明语言本身只是一种符号,它和所指事物并无必然的联系。“言象意”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声与心、音乐与人的情感上,它们都不是完全一致等同的,乐者将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借助声音而表达出来,声为心之蹄,音为情之筌。
  顾恺之在绘画创作上提出的“以形写神”也是受到此言意观而衍生出来的。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对于人物的描绘,他十分注意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与复杂性。相传他画人物,有时数年不点晴,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 ,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因为“征神见貌,情发于目”。
  在《文心雕龙》中也可见到刘勰对王弼玄学的推崇。“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都有王弼言意观的影子。“思无定契,理有恒存。”古须“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他一再阐述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并在《序志》中抨击当时的各文学家文艺理论舍本攻末、不得要领的弊病和缺陷;批评文学诗歌重形式不重内容的严重弊端和不良文风,这都是王弼玄学思想的体现。
  王弼玄学思想流传影响之深远,从钟嵘“言有尽而意无穷”,刘禹锡的“境生象外”说,司空图《二十诗品》中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再到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论中都有迹可循。
  四、结束语
  纵观全文,“言意之辩”作为王弼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王弼回应纷乱的社会现实,将儒家与道家思想中的精华融汇贯通的结果,体现了其个人的渊博学识、敏锐思维和创新精神,他的思想对魏晋乃至以后各个朝代的中国哲学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9
  [3]郭美华,陈卫平.中国哲学十二讲.重庆出版社,2008
  [4]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