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作文训练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万磊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科目来说,写作仍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面对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高考压力的语文作文训练与教学,如何在改革中找到一条适合的“中庸之道”呢?
一、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现状分析
初中虽然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但也面临着升学压力。社会、学校、政府往往也把升入重点高中人数作为评比各初中依据。因此,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深深地应试教育烙印,导致了绝大多数高一新生作文存在着文体杂交、内容浅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薄弱等问题,如一篇记叙文写成流水账,没有任何细节描写;再如议论文中不停的拿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事做论据;更不用说文体不分,不伦不类。这些都不可避免的成为高中作文教学需要认真面对的现状。
二、 高中作文训练目的
每周一次小作文,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无论是写作还是批改,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艰巨的工作。那么,耗费如此多的精力与时间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新课标这样说: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而高考则这样要求:基础等级包括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笔者认为,以上可以总结为:用规范的语言,完整的结构,丰富的表达方式,通过充实的内容表达个人真切健康的情感与观点。这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与训练的教学目标所在。
三、高中作文训练过程
明确了学情与教学目标,结合人教版新课程教材编排体例,在三年六学期的作文训练与教学中,应有目标有计划的安排作文训练,只有有的放矢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在高一上学期的必修一与必修二模块,必修一模块应使学生明确记叙、议论、抒情(因高考需要,这里将抒情散文单独列出)三大文体的联系与区别;由于议论文在高考应试答题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尤其是大部分学生将在高考中运用这一文体,所以在必修二模块的写作训练更换为必修三中的学习选取理论的角度,学习论证,特别是明确并掌握议论文特点如:议论文必须有论点、论证、论据,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等。高一下学期整个学期重点训练必修三模块的论证及必修四模块中的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即文章的结构意识,训练结构意识并不是训练新八股文,而是要求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才能在写作的舞台上长袖善舞。高二上学期进行必修二与必修三中的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描写、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的训练;高二下学期则结合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进行分类分层训练,前面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可以进行文章修改与发展等级训练,前面未掌握的则要继续努力查漏补缺。总结说来高一上学期要有文体意识,高一下学期要有结构意识,高二上学期要有内容与语言意识,高二下学期要有个性发展意识。经过这样逐层深入的训练,高三就可以一方面继续提升,另一方面就可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
四、高中作文训练需注意的其他问题
1、 作文教学与训练不能局限于作文课堂。按每两周一次作文训练来说,不考虑考试及假期影响,整个高中也只有60次左右的训练,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还要开发小作文、周记、墙报、手抄报、个人作品集、成长日记等形式多种多样的辅助模式,一方面加强练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2、 作文训练不能只埋头苦练。作文训练只练是练不出写作素养与水平的,还要抬头看社会,低头想人生。一方面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思考人生,另一方面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如读报课、阅读课、阅读材料等来丰富大脑、开拓视野。
3、 作文批改不能教师一言堂。在训练中,一定会有学生习作与要求不一致,教师不能直接贴标签,简单用批语或分数进行否定评价,一方面要倾听学生内心,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写,另一方面开展丰富的作文批阅方式如面批、互批、自我欣赏、个人文集等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
综上所述,高中作文训练应了解学情,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科学安排,这样才能既立足于新课改又瞄准高考,达到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又提高高考成绩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