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政治教学是贯穿学生生长过程始终的一门身心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思想和道德进行正面引导的课程,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指导的显性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探索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教学也在逐渐改进和完善,并且朝着更加自然和适应学生发展特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56-01
高中政治是对学生思想各方面进行引导和正确导向的学科,是让学生对社会和世界形成正确和客观认知的综合学科,通过学习哲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不断的探索中,我国的教育界不断发现问题进行改正,提出新的思想和教学目的,形成了不断完善的政治教学方法,新课程就是为这种方法提供了新的指导和方向。
一、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尤其是经济学的内容,需要通过理解能力进行学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前提下,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对实际的结合,导致学生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
其次政治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在生涩难懂的同时还缺乏趣味性,教师的教学经常缺乏与实际的结合和相应的知识背景和拓展知识的延伸,导致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枯燥和生涩,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思维处在停滞的状态,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对知识的变通,更不利于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死记硬背的老式教学方法,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为了应付高考,很多教师会为学生划定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以及考试的高频考点,然后让学生在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让学生将这些知识以填充的方式塞到记忆里,这种记忆方法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时间十分有限,需要反复记忆,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难以真正掌握知识并提高考试成绩。
最后教师的讲授没有办法与时俱进,结合实际。高中政治作为书本知识,纸质书籍,很容易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政治局势瞬息万变,经济格局转瞬即逝,如果一味照搬照抄书本,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过时的东西,还不利于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不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行为状态会产生影响。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1.提升课堂自由空间,打破呆板格局
前文我们提到在以往的政治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定义对所学知识进行讲解,定义的咬文嚼字式的解释和生硬的背诵并不能让学生对政治知识产生兴趣,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反而让学生在沉重的压力下感受到学习的迷茫和困难,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圍,其次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突破创新,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要提升课堂的自由空间就要首先将课堂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主主导课堂的学习,这个自主并不是没有规则,放纵自流的自主,而是在教师有组织的引导下的自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形成对知识的认知。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根据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对学生得到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形成学生的二次消化吸收。同时交流沟通的课堂形式也能极大地解放学生的思想,减轻传统课堂的上课负担,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活跃,更加自由。
2.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开发的,因此教师在一门课程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主动性很容易受到课堂氛围的影响,教师要积极穿凿良好的课堂情境,通过多种课堂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有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模式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新鲜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能过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种感受到不同的学习情绪。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排斥性就会随着课堂情境吸引力的加大而减少,当学生的抵触情绪渐渐下去时,就意味着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提高,在这种积极的状态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会提高,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会提高;并且随着课堂趣味性的增加,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王学军.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25):48-50.
[2]王美定.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121-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