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恩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5-0185-01
  摘要:课程的开设要依赖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已不容忽视。
  关键词: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个崭新课题,课程资源与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的开设要依赖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又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从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空间分布、呈现状态及其载体形式来看,语文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包括校外语文课程资源和校内语文课程资源:自然性资源、社会性资源和人文性资源等。因此探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尝试以教材为主的开发模式,即依托语文教材利用课程资源
  
  教材仍然是重要的学科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在教学中强调文本与师生的对话。无论是在教材的使用上,还是在课堂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新课程都突出强调了一种开放的理念,即打破原来的把教材当圣旨,按照教材的顺序、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对教材的处理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应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开发与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对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材料,经老师筛选呈现出来,也叫“二次开发”。
  
  二、尝试以学生为主的开发模式,即围绕着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利用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还包括学生个体的生活素材,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也是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学生与家长相处、与伙伴相处或独自活动时,都伴随一种经历与体验,这些经历与体验具有不重复性。当教师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在恰当的时候加以利用时。学生的这些经历与体验就会被调动,进而重新内化,形成新的生活体验。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谈谈:如果你把自己看作鲁迅的同学,你在那种情境下最喜欢做哪些事情?为什么?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要求学生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类似的观察和体验。由此,人间万象、大千世界、人生感悟均可尽收语文课程的视。
  
  三、尝试以教师为主的开发模式,即结合问题、课题和情境利用课程资源
  
  事实上,语文教师也是重要的语文资源,语文老师的引人入胜的课文导语,巧妙绝伦的过渡语句,精辟有力的结束语句,真诚的课堂评价激励语,或旁征博引或出口成章都是课程资源。然而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还应从具体细微的教学问题、课题和情境等入手,或者说是以某一问题、课题和情境为起点或基点开展的。这需要语文教师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
  1、从问题方面看,可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教科书上的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创生点: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等。如:节日祝贺类,表达思念类,娱乐幽默类,针砭事实类等。然后对这些短信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最后也给学生一个既定的情境,让学生用短信形式表现出来。学生的仿写能力提升很快。
  2、从开设课题方面看,可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议题,如语文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中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诸如:“成长”,“亲情”,“和平”等专题,调动、发掘课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将其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开设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还可以开展办报,辩论,征文,写评论等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3、从创设学习情景看,可以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在家庭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到校园和社区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中去获取语文学习资源:用以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创设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情境,成功地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
  
  四、尝试以创生为主的课程资源。即捕捉和运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师生互动也可以产生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有些活动的结果是无法预测的,它只会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呈现出来。这种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体验,因其无法预设和预测而更加鲜活。教师必须灵活机智地激活、捕捉和运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对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关注可以集中在以下几点:
  1、善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这一点在传统的教学上没有予以重视,甚至作为对教学过程的干扰或阻滞来看待。其实,学生的错误资源的价值体现在:(1)对教者来说,是学生认知和情感等心理状况的外显,据此可以设计或修订教学目标和过程。(2)对学生的同伴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提示和借鉴。(3)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参与和尝试,并会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记。
  2、“直面”突发事件。突发性事件指课堂教学中意外出现的事件。“突发”是相对而言的,在课堂开放性主张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意外事件对教师和学生来说,突然发生的情况会越来越低。但是,不管怎么说,毕竟有些事情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也有多种:有的突发事件涉及师生人身安全,这时,教师要沉着稳重,及时恰当地带领同学避险:有些事件属于干扰事件,如突然停电、暴风雨骤降,教师应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突发事件具有课程资源性质,处理得好,不但能减少干扰对教学造成的损失,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资源并非可以直接成为语文教育课程,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这需要重新树立新的教师观,把人作为最具活力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十分重要。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家长也同样是重要的“人本”资源。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意识,提升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拓展教师资源观的浓度和广度是推进新课程的重要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