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秀刚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意义的简单阐述,并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对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并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有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 提问 有效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心志、培养思维的有效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它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数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意义
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因而,有些教师就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了衡量一堂课学生活动是否丰富的一个标准。然而,在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有时教师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交流频繁,实际上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
上课的时候也是精心准备些问题。当学生在回答时,却经常把学生晾在一边。长此以往,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有的教师过多地提一如“对不对?”、“是不是?”等问题。表面看,提问多是教与学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
三、提高高中数学有效提问措施
1.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仅仅在表面上看似繁荣,背后却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良好态度
老师的教学态度就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老师以平等和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会跟着老师的引导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所以教师应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进行课堂提问,使学生在轻松、自在、和谐的气氛中、愉悦地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回答问题。如一位教师提问时,被叫到的学生答不上来,很难为情。这时,教师马上请他坐下,并走到他身边说,对不起,老师不知道你没考虑好。这种尊重学生的师德和教学艺术,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后来,在课堂上,这名学生总是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而且正确率很高。
3.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仅仅在表面上看似繁荣,背后却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对于数学新知识、数学概念的学习,应突出重点,围绕难点设置问题
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了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有计划地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围绕重点问题提出的,因此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能力在教学中,应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学的规律,精巧创设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5.课堂题问要积极评价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
6.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好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为主。学生主动学了以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发表哪些观点是不能完全预测的;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者、“述”者、“问”者或指导者,而且是“学”者、“思”者、“听”者,更是整体活动进程的灵活调度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是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判断者和组织者。学生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出来,充当“问”者、“论”者、“思”者等角色,还可能承担组织部分学生间共同活动的任务由于增加了学生间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即使原先学生主要承担的“听”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只是听教师“问”与“说”.还要听同学的“问”与“论”。学生会对教师的教提出建议,他们的主动性已经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发生了“教师听学生指挥”的现象。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逐渐养成了从善如流的豁达态度。
参考文献:
[1]林建平.浅谈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U].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6).
[2]杜先存.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点变化与启示Ⅲ.云南教育,2005,(23).
[3]郑国才.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2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