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探究实验的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邦守
初中生物课是一门以探究性实验为主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全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新课程实施后,不少初中生物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师感到对教材编排的诸多探究性实验不适应。导致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能力培养落不到实处,现就自己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谈谈体会。
一、巩固实验兴趣,激发创造热情。
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和维持力,好奇心是创新的推动力和激发力。
在实验教学中,能否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实验兴趣,激发创造热情,主要取决于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上。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精心组织、梳理实验内容、找准学生兴趣的最佳触发点,并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的兴趣不只限于一时的好奇,要为感兴趣的对象积极活动,也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兴趣。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验现象入手,鼓励她们大胆操作,通过主动地探索和积极地思维获取结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她们克服困难。这种积极的活动有利于成功地完成活动任务、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基础上会形成良好的心态,从而激发更广泛的兴趣。
二、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出现的。要做到这一点,我看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创造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为人师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继承知识,而应使学生学会创造。善于与学生沟通。
三、强化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如在实验茎的输导作用中,有的同学按照课本的要求用红墨水,有的同学没有按照课本的要求用了蓝墨水。我在总结时专门让这位同学把实验效果展示给学生,并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只有能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才能称得上能力。
在去年入冬后,其他的树木都落光了叶子,而我校的厕所旁有几棵白杨还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非常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我就引导学生观察,接着同学们就讨论开了,后来得出结论:1、靠近厕所的墙根避风,温度高,所以落叶晚;2、白杨落叶晚。“这种结论对不对呢?”我又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墙根的树包括白杨都早已落了叶。“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又讨论起来,最后发现这几棵青杨最大的不同是附近有一盏长明灯。“因为光照时间长!”学生终于找出了答案。我补充说:“光照不仅影响植物落叶,还影响植物的开化和结果呢。”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非短时间就能奏效,它贯穿于生物实验教学的全过程,需要我们从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上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才能取得成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2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