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女性发展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月冬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和女性发展是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父权制社会造成的两性发展的异步差不仅严重损害女性的权益,也不利于所有人的全面发展。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男女两性必须携手并肩,共同前进。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女性发展;男性发展;和谐共进
  [作者简介]孙月冬,湛江师范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硕士,广东 湛江 524048
  [中图分类号]D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066-03
  
  近年来女性发展研究逐渐渗透到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等各个领域,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对于“能顶半边天”的女性的爱护和关注更加深切和广泛,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女性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这一领域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中国女性发展的实际来论述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性发展的异步差及其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性和谐共进对于女性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一、“白马非马”:人的全面发展与女性发展之异同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广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人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羁绊和异化,使身心、才能、个性和社会关系等得到完整、自由、充分的展开,并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在这里,与“自由”、“充分”相并列的“完整”发展与片面发展相对,它强调个人在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等方面的均衡发展,而不是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或几种能力。所谓“自由”发展是指人自觉、自愿地开发自己的个性和施展自己的才能。至于“充分”发展则是从程度上谈人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它仅仅停留在充当机器的附件和生产的手段的范围之内,而共产主义社会则能使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
  当然,人分男人和女人,人的全面发展也就由男性的全面发展与女性的全面发展两部分构成。站在女性发展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从生理上说,女人承担着与繁衍人类后代相关的怀孕、分娩、哺乳以及育儿等生命活动,因而女性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就必须面对“五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保护和哺育后代的社会价值评价等区别于男性的特殊问题。从社会地位来看,由于几千年来女性在世界范围内被社会文明贬损了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的本性和生命价值,女性要想解放和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解除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恢复女性做人的尊严和独立的个性。这一特别任务也使女性发展有别于男性发展。
  尽管女性发展与男性发展内涵不同,但男女与生俱来的相互依存决定了女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在目标、过程、条件等方面的一致性。首先,女性发展的最终目标与人类解放的最高理想是一致的,即都是要实现个人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等诸方面的完整、自由、充分发展。其次,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1](P571)最后,女性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社会从封闭到开放、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中,人(包括女性)的发展也就呈现出由贫乏到丰富、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轨迹。
  先秦思想家公孙龙曾经提出“白马非马”的著名论点,为后人探讨事物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开创了先河。我们在这里不妨借用“白马非马”说类比女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没有“白马”――女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不可能有“马”――整个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相对于“黄马或黑马”―男性发展来说,“白马”――女性发展又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在承认女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的前提下,重视对二者差异性、特殊性的研究,无论是对女性发展还是对整个人类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历史误区:女性发展的滞后及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历史告诉我们:尽管女性自古以来就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但人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演进却并没有让她们与男性同步等量受益。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不许女人承认和满足她们对成长和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潜能的基本需要”[2](P70),并通过各种制度对女性的身心发展进行严密的控制,使女性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障碍。例如,我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父权制就对女性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压制:一是压抑女性的自由个性。历史上的“三从四德”、“女卑论”、“女祸论”等像紧箍咒一样使女性自卑自贱,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自然无从谈起。二是限制女性智能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使大多数女性远离了社会教育,失去了系统学习知识、开发智能的机会;传统社会中除农业、家庭纺织外的各项职业均禁止妇女染指,限制了女性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三是禁止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大多数女性一生都被封闭于家庭之中,无缘参与政治、公共生活,无法形成丰富而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人格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总之,父权制所构建的两性关系模式使女性智能的提高、个性的发挥和社会关系的拓展均落到了男性后面。近现代以来的妇女运动虽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却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男性发展与女性发展的异步差。
  有一种观点认为,父权制的建立和巩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即使损害了妇女的利益也是合理的,妇女应当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而舍弃女性自身特殊利益。这种看似“大度”的观点实际上是非常错误和荒谬的。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女性发展的相对滞后会在诸多方面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女性发展滞后会制约整个社会的生产。我们知道,人类历史的延续发展主要借助于三种生产来实现:一是物质生产,二是人口生产,三是精神生产。人类中的男女两性在三种生产中本来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女性在历史上的发展滞后使她们在三种生产中难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就人口生产来说,因为女性扮演着直接延续人类生命的角色,每一个母亲在哺育后代的过程中都会对子女的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母亲身心素质的高低也就成为影响后代素质的关键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发展的滞后必然会抑制人口素质的提高。就物质生产来说,父权制社会限制妇女的职业化劳动,致使她们在劳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得不到正常的发挥,无疑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再看精神生产,由于男权社会压制和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并对女子

的才智置若罔闻或不屑一顾,致使众多女性的智力和才能得不到培养和挖掘,这使人类损失了本应由女性创造的科学发明和精神产品。今天,当我们感叹中国落后并寻找出诸如政治、战争等影响因素的时候,女性的发展问题也不可轻易忽视。
  其次,女性发展的滞后直接制约男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中的男人和女人本来是一个整体,无论是结成夫妻,还是组成团体,他们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女性的软弱和发展滞后会给男性暂时带来某些心理上的自大或自信,但更多的是让男性背负起巨大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在中国,受“男强女弱”、“夫唱妇随”等传统观念的影响,至今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做丈夫的不能忍受妻子强于自己。2004年6月15日,山西省左权县副县长张晋先被丈夫残忍扼死,起因便是妻子事业上不断晋升,丈夫因自惭形秽而心理失衡,最终精神崩溃杀人。这类案件的发生是女人的悲剧,也是男人的悲剧。从这种意义上说,“大男子主义”既弱化了女人,也摧残了男人,使两性都无法健康发展。
  最后,女性发展的滞后会影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3](P117)这就告诉我们,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男女两性的和谐与合作。女性发展的落后会造成两性平等交流信息的困难,也使两性在智力、个性特征上的优势互补不能得到很好地实现,难以享受“比翼双飞”的乐趣。而且,女性发展的滞后,使女性为人母的天职所衍生的对生命的挚爱、对个体感知的尊重、强烈的合作意识、对和平的极力维护等价值原则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致使人类的暴力倾向畸形发展,影响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由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4](P294),男女两性发展的“异步差”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不仅损害女性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因素。
  
  三、携手共进:两性走向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亚洲宗教家阿博都・巴哈曾说:人类有一双翅膀――一边是女性,另一边是男性。只有在两翼均衡地成长后,这鸟儿才能飞翔。这就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应该携手并肩,共同发展,而不是一前一后,彼此分离。然而,审视我国两性的现实生存处境和发展状况,我们会发现:在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方面,女性参政比例低、正职女领导干部少;在就业方面,女职工下岗多、女大学生分配难;在受教育的水准上,女性文盲多、女童失学辍学严重……相对于男性,女性整体上仍旧处于劣势,女性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特殊困难。
  如何克服女性发展的特殊困难,实现两性在走向全面发展道路上的携手共进呢?
  首先,国家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对女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广大妇女的正常发展,政府既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机制,在社会成员利益格局调整和资源配置中切实保障女性获得经济资源的平等权利和机会,也要逐步完善体现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体系,把宪法确定的男女平等原则落实到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同时还应在就业保障、家庭暴力救助和法律援助等方面,加大对贫困、病残等弱势女性的帮扶力度,切实及时地为她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以使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妇女实现协调发展。
  其次,女性自身应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自助者,天助也”,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是女性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西方著名女权主义者玛格丽特・富勒(1810-1850)曾说:女人所需要的,不是作为女人去行动或统治,而是作为一个自然人在发展,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去辨别,作为一个有灵魂的人去自由生活,从而顺利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段话无疑指出了女性自我发展所应遵循的途径,即女性要想获得自由,必须大胆抛弃所有强加在女人身上的陈腐观念,克服自卑、自弱、依附等消极心理,自尊、自爱、自信和自立,冲破女性角色的固定模式,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肯定和实现自己的人生需求和社会价值。
  最后,女性的发展也需要来自男性的理解、支持与合作。事实上,无论父权制的力量多么强大,古往今来在中外历史上总有许多理解、同情、爱护和支持妇女的男人。白居易曾有诗云:“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这是传统文人对于古代弃妇的基于最基本的人性的同情和理解;鲁迅先生在临终前给许广平写下的“管自己生活”的遗嘱,更体现了一个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对女性的理解和爱护;而更多的先进人士和革命者在争取国家富强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也没有忘记广大的妇女姐妹,如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就对中国妇女的解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知道处在社会最下层的女性的苦难,而且更在于他们知道要想解放自己和民族就必须解放女性以及男女两性必须共同前进与发展的道理。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各种鄙视和束缚女性的思想观念仍然盛行、各种不利于女性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所有明智的男性应该达成共识:任何女性与男性发展的不平衡都是社会落后的表现,都是人类生活模式和生存状态不够理想的标志;两性最优化的组合与分工,应该以平等为基本原则,而不是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的陈腐模式;只有女人和男人一道奋起砸碎传统性别文化的枷锁,才能达到女人和男人的共同解放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弗里丹.女性的困惑[M].陶铁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荷 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7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