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俄区域经贸合作互动中的人文交流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林实 范华晴

  摘要:人文交流与区域经贸合作互动的核心是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塑造最终实现共赢。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更需要人文的交流。中俄经贸合作和投资合作没有突出的成效,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语言沟通的困难而缺乏相互理解。因此,把汉、俄语人才培养作为中俄区域经贸合作规划的一部分来对待,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人文交流;区域经贸
  中图分类号:F752.751.2;F755.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2-0034-04
  
  中俄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在两国的双边合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二者有着互动关系。中俄两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目前仍处在“政热经冷”的状态,即政治关系前所未有的良好,但经贸合作的发展却差强人意。两国相互的贸易额和投资额在各自的对外贸易活动中所占比例很小,投资合作大项目不多,远远没有满足两国合作和共同发展的需求。
  对中俄人文交流及其与区域经贸合作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强化中俄两国人文社科领域的深入交流,加深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减少误解和敌意,增进友谊和世代友好;另一方面可为促进两国区域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二者有着方法与目的的关系,同时又具有反作用力。也就是说,通过人文交流可以达到加速经贸合作的目的,反过来,经贸合作的深入又能够促进人文交流迅速发展。二者互动,将会推动中俄两国全方位合作快速登上新台阶。
  
  一、人文交流与互动的基本概念
  
  对“人文”一词,中国与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它应该包含着各个不同国家或地区民众不同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还可以包括语言、艺术、科学、制度等含义。在中国,“人文”一词在1948年版辞海中的解释是“人类文化也”;在西方国家虽然没有完全对等的词句,但是在《汉英词典》(1980年版)中,有相对应的词语humanism,即人文主义,其解释涵盖了“人类幸福的追求、宗教祈向和对美的愉悦审视”的实质内容。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世界观,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说:“将中国之人文主义译为humanism时,在内涵上受了委屈”。中国的人文主义是在由道德主体所开启的精神境界中综合地包括了一切真理,消融一切价值,即在这种精神境界的润泽中,一切真理与价值不至于发生偏执与流弊。真正的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来建构人自身的文化,而不是一种哲学学说,故应该综摄、消融一切有价值的思想与文化。
  人文交流则是让具有不同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的人相互交流和认知,使其了解和尊重对方的人生价值观和思维取向,达到消融思想与文化的误解和偏见的目的。当然,人文交流的概念还应该延伸到民众对不同语言、文化、艺术、科学、制度等的交流和认知中。
  加强中俄人文交流,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社会科学院董晓阳研究员在《加强中俄两国地区文化合作的文化基础》一文中强调“文化交流是两国全面深入合作的精神文化基础,它对中俄关系及地区合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阿穆尔国立大学地缘政治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普里霍季科在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文集中撰文《关于落实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一些建议》,其中有明确的阐述,中俄两国交往中不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意义重大,文化方面的相互接触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发展国际人文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互动”一词是相对于“单动”而言,它是一种建立在相对论基础上、深刻体会到群体动力的作用,旨在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使共同获得积极改变的一种互生模式。人文交流与区域经贸合作互动,其核心是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塑造,最终实现共赢。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不是单一地由地理位置临近促成的,它更需要人文方面的交流。
  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和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这项中俄两国高层领导高度关注的活动被称为中俄两国的国家年。中俄互办国家年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共识,达到推动中俄合作再上新台阶的目的。
  
  二、俄罗斯汉语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制约瓶颈
  
  在国家间经济联系密切程度不高、相互间的贸易、投资都非常少的时候,首先需要的是以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为先导,逐渐推动经贸合作的发展,而当经贸合作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又会极大地刺激经贸合作的发展,缺乏双方的交流和理解经贸合作是很难发展的。
  中俄两国的友好交往中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文化方面的交流和语言人才的培养还没得到充分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还非常少。由于中俄两国语言交流的障碍,民族交往还存在着诸多不便,这极大地限制了两国多领域合作的深入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在大项目投资上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在资源合作、科技合作、基础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合作的各种障碍也非常多,比如,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国家股拍卖对中国石油公司的设限;中国对俄最大投资项目――13亿美元的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房地产开发工程政府签约后,部分民众的反对示威游行等,从表面上看是在与中国合作的问题上不同政治和利益群体主张上的分歧,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对中国的发展、变化和进步不够了解,并对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诚意缺乏认同,存有戒心。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产品过剩和资源匮乏,急迫需要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对资源的需求和单纯的商品、劳务输出,已经使很多国家感到了“威胁”。
  我们应推广汉语语言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学会汉语,使其能够与中国人交流。语言相通了。就可以增进相互理解、产生好感,合作就更容易了。就像英国和美国之间,语言交流没有障碍,就能够在军事上、经济上保持密切合作。
  中俄双方思维方式、观点认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都成了中俄经贸合作中的障碍因素。尽管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政治高层在经贸合作方面已达成了多项共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往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令人遗憾的是两国经贸合作中成功的大项目还很少,中俄经贸合作和投资项目目前还停留在初级水平上。投资合作没有突出的成效,原因并非是领导人不重视,也不在于经济方面缺乏契机,更重要的原因是人文因素上的障碍,导致双方缺乏相互理解。由于在相互交往中还存在着误解和误读,对对方了解不够深入,没有找到最佳的合作点。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语言相通了就可以产生友谊,就可以促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就可以

消除误解和分歧,还可以化解矛盾和纠纷。加强中俄两国交往中汉语人才的培养对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在强调语言沟通的时候,更多的是培养懂俄语的人才,忽略了汉语的传播。
  从中俄两国的百年近代史来看,从沙俄时期中东铁路建设进行的沿线文化传播,到苏联时期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经济援助,中俄双方共同培养了大量懂俄语的人才。20世纪20年代苏联帮助中国创办了黄埔军校,派来军政教官执教,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人才。在中国解放初期,苏联派来了大批专家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这些被输入的“苏联文化”已在中国民众的内心中打下了根深蒂固的烙印,撒下了友谊的种子,对政治、经济、社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都对后来的对俄经贸合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历史原因造成了在中俄两国交流过程中,懂俄语的人远远多于懂汉语的人,中国人对俄罗斯方面的了解和认识非常多,而多数俄罗斯人对中国却知之甚少。培养俄方汉语言人才,增进与中国的沟通,让俄罗斯大众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投资政策和法律等,这对促进中俄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将起到推动作用。
  在苏联时期,由于国家领土的庞大和讲俄语的人数量众多,俄语曾作为一个大语种而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视。苏联解体后分裂成了很多小国家,而这些独立出去的国家官方语言大都不再采用俄语,俄语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小语种。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学俄语的人也是有减无增。黑龙江省虽说是中国俄语人才的培养基地,但是学习俄语的人员的数量也远少于从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发展一度出现了停滞甚至下降,已经丧失了苏联当年经济强国的魅力。由于私有化过程造成的贫富悬殊,俄罗斯很多普通家庭的子女无力出国留学学习汉语。经济发展速度滞缓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国家也很难支持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加之俄罗斯很多人对中国、对汉语的认识缺乏造成需求低下,特别是年青人,他们的目光大都投向了发达国家,他们崇尚的是美国的潮流和西欧的文化。诸多原因导致很难有大量俄罗斯学生出国学习汉语。
  文化总是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向落后国家和地区传播。美国至今从未间断过实施全球人才培养战略,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大量人才到美国留学或者异地得到资助参与美国项目的学习。过去苏联作为世界经济强国,资助了很多国家学习俄语,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意识形态方面的投资,对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把汉语人才培养当做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环节,作为一项对外发展战略,应该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足够重视。
  目前,中国已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汉语将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上相互交流的工具。中国政府已经推出了国家项目,向全球其他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提供经济援助,在海外建立“孑L子学院”,派出优秀的汉语教师、提供学习资料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汉语教学,能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有能力、有兴趣学习汉语。懂汉语的人多了,对中国了解的人就多了,与中国友好交往的人也将会更多。
  从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培养语言人才可以起到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作用。这些受到异国文化熏陶的人都会对异国文化传承和民族友好产生重大影响,这项投资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回报也是难以估量的。
  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国际交流和贸易日益频繁,需要大量的既精通外语又有经贸知识的、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中俄交往中、汉俄语人才的缺乏,早已有目共睹。但是进行这方面的投资培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应该把中俄交往中汉、俄语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战略发展计划;把合作办学培养汉、俄语人才作为促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有意向、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专项基金。
  应该注意到,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引起了国外一些人不必要的担心,这些势力集团害怕对自己的安全和势力范围产生影响。在进行对外汉语推广时,如果以国家政府层面实施项目,虽然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意识形态上的非议也会很多。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和支持民间组织的对外交往,资助民间团体,让他们走在前面代替政府进行文化交流。
  国家对外汉语推广办公室在进行对外汉语推广和建立孔子学院国外分院时,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对那些有疑心、害怕“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浸染”的国家,应该改变策略。比如,当前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建立分院很难得到俄方政府的批准,如果通过委托国内大学建立分院,之后再采用由国内大学与国外学校合作进行汉语教学和成立汉语学院的方式,这项措施将容易推广。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对俄合作的区位优势最为明显,中国对俄商品贸易额中黑龙江省占到1/5以上。发挥对俄沿边开放优势。促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实施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建设规划等,如果离开了语言桥梁,将是很难实现的。黑龙江省应该关注俄罗斯汉语人才战略发展,扶持俄方加强对汉语人才的培养。在黑龙江省政府投入的推动对俄经贸战略升级专项资金中,拨出专款,资助专门机构在黑龙江省开展联合办学,与俄方合作在中方培养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并且在条件成熟时资助俄罗斯的大学教授汉语,把俄方培养汉语人才也当做黑龙江省促进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一项重要工程来做。
  
  三、对俄汉语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一)把扶持对俄汉语言人才培养作为黑龙江省对俄战略性投资的一部分来对待。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省委、省政府要给予政策与资金方面的支持。拨出专项资金资助中方教学机构开办对俄汉语教学,免费招收俄罗斯政界、企业界人员来华进行中短期培训,教授汉语,促进交流,增强政企人员对中国的了解。
  (二)作为对俄投资合作项目,由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到俄罗斯远东地区联合办学。创办黑龙江省俄罗斯远东语言学院。
  这一项目完全可以得到国家汉语对外推广办公室国家项目的资助。建议省政府照会俄罗斯地方政府,在得到俄方政府支持并给予优惠的前提下,与俄方大学合作,由俄方提供校舍,中国国家汉办提供教师、教材、电教设备以及部分资金,黑龙江省提供一定的资金创办三家合作的院校。
  由国内大学与国外学校联合办学,开设汉语和俄语两个专业,主要是进行汉语传播,既有依靠中国对外汉语推广办公室的资助对大众的汉语免费教育,同时也有汉语专业的学历教育,还可以开设俄语专业,大量接收中国留学生学习俄语,进行学历教育,为中俄经贸合作培养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语言人才。
  (三)成立研究中心,利用办学基地,中俄双方互相在对方开设大型投资合作研究咨询常设机构。对对方的投资政策、投资项目、投资企业等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论证以及广告宣传等,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进行项目调研和推介等等。
  哈尔滨商业大学设有俄罗斯问题研究基地。拥有大量俄语人才和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与俄罗斯方面的教育、科研部门以及企业都有着广泛密切的接触。由“哈尔滨商业大学中俄区域经贸研究中心”承担培养计划,是完全具备条件的。目前,黑龙江省正面临着实施中俄两国加强东部边境地区经贸合作国家战略的大好机遇,由哈尔滨商业大学直接牵头主办黑龙江省远东语言学院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责任编辑:王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1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