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视域下扶绥稻秆画创新发展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扶绥稻秆画是壮族传统文化、民间信仰与现代国画艺术融合生成的民族工艺产品,它的出现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壮族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扶绥稻秆画已经具备有一定的影响力,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其成功的秘诀所在。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浅谈扶绥稻秆画在宣传推广和个性体验上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稻秆画;创新发展;个性体验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3.030
  扶绥稻秆画是壮族传统文化、民间信仰与现代国画艺术融合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民族工艺产品。它是民间工艺师在充分构思和事先描图的基础上,精选优质、成熟稻秆为原料,并利用剪刀、刻刀、熨斗、特制胶水等简易工具制作和完成的工艺作品形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稻秆画畅销海内外,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稻秆画是精致化和高端化的民间工艺品代表,在其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融入和展现民族文化。兼具文化、美术、经济、艺术四大价值的扶绥稻秆画如何在“互联网+”视域下实现其创新发展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命题,将会予以重点分析和探讨。
   1 扶绥稻秆画技艺起源和影响力研究
   1.1 稻秆画艺术的起源
  稻秆画艺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扶绥县一位农民艺术家卢志辉, 2001年卢志辉首次创作了稻秆画作品《喜鹊登梅》,自此开启了他工艺品艺术创作的人生。稻秆画是卢志辉经过多次试验制作成型的工艺品和艺术品,需要经过泡、熏、蒸、漂、熨烫、烙色、上胶,剪裁、粘贴等多道手工工序,并在充分利用去糖技术、纳米防水技术和熨斗加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温度的差异性使稻秆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色彩,由多样色彩的稻秆制作成了极富立体感的稻秆画。
   1.2 稻秆画艺术品的发展
  从20世纪初卢志辉首次从事创作稻秆画艺术至今,稻秆画画作模式已有十五余年,由最初较为单一的国画模式逐步向文化多元化模式发展,创作载体也由个人向工作室小众化继而往产业化的方向转变。在2012年年初,卢志辉成立了“卢志辉稻秆画工作室”,聘请工人流水线处理稻秆,并将稻秆画当成实体产业来经营。工作室既是稻秆的处理基地,为稻秆画产业化提供后备力量,同时,也向游客公开展示稻秆画的手工制作工艺,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和趣味性。在“互联网+”新时期下,卢志辉还对稻秆画进行网络销售,形成了“互联网+稻秆画艺术品销售”的新形式,促进了稻秆画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1.3 稻秆画艺术影响力
  稻秆画艺术的影响力有两个层面。就艺术品本身而言,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随着有文化、有底蕴、有品质稻秆画作品的丰富与完善,稻秆画日益为世人所知,不仅成为了“扶绥县十大特产”和“广西最受欢迎的旅游工艺品”,还多次被作为礼品送给外国友人,受到极大的认可和称赞,其中《天琴情》、《花山梦》、《甜甜的日子》、《家乡的小河》等四幅作品被广西博物馆永久收藏。此外,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专门拍摄了稻秆画的纪录片,我国外交部也做了稻秆画的系列报道,正式把稻秆画向海外推广。另外,稻秆画成就了卢志辉这位农民艺术家,在为他赢得了不菲的收入的同时,也让他成为了“稻秆画技艺第一人”。
   2 扶绥稻秆画的文化创新和艺术魅力
   2.1 稻秆画之文化创新
  稻秆画文化元素表现形式多样,以刻画人物为主,包罗花鸟虫鱼、山水风景、亭台楼阁等万种风情,集古朴典雅与生动灵活为一体,形象逼真、意境独到,把艺术与生活相结合,集中展示了壮族的文化生活与精神风貌。综合来说,主要分为花鸟鱼虫、山水风景、壮族文化和广西精神四大系列,详情如表1所示。
  就目前稻秆画作品来看,其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了多样的国画元素外,还蕴含了丰富地壮乡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尤以“稻魂”系列为最。在上百幅的“稻魂”系列作品中,融合了壮族的歌圩文化、铜鼓文化、稻作文化以及神话传说等,部分作品交织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如《青蛙与铜鼓》,整幅作品以花山崖壁画上的青蛙舞造型为主,用铜鼓点缀,集合花山崖画文化和壮族传统的铜鼓文化,是稻秆画的珍品,较好地展示了广西壮族的本土文化,创新了传统工艺品的文化元素。此外,稻秆画的文化元素中,有一些作品还融入了广西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广西文明和谐的新时代风貌。
   2.2 稻秆画之艺术魅力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赋予了稻秆画艺术的创作灵感。扶绥稻秆画以国画为基础,运用“以线造型”、“虚实相生”、稻秆质感和方向感所形成的亮度与暗度的交叉的方式和手段制作了多幅稻秆画;形象逼真,意境独到,既有古朴粗犷的艺术风格,也有细腻温柔的情怀,刻画出生动灵活的人物形态;与此同时,稻秆画还大量应用了装饰画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文化立意、大胆构思、合理构图,使线与面的布局形成了很强的而艺术装饰效果。稻秆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壮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文化元素和制作者的美学观点为根基,曲屈多变,刚柔相济,格古韵新,创新了工艺美术画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3 “互聯网+”视域下扶绥稻秆画创新发展之路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的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旅游产业已成为“互联网+”创新与实践的重要阵地。稻秆画作为“扶绥县十大特产”、“广西最受欢迎的旅游工艺品”和“备受国外追捧的艺术品”等品牌标识物,在国内和国际上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时期,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符合稻秆画创作的优势文化资源,用智慧化的方式和手段实现稻秆画的精致化发展,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立足互联网的包容性与共享性,加速稻秆画作品的传播与拓展
  稻秆画是文化与艺术碰撞交融而形成的极具广西民族特色的高端旅游工艺品,我们要树立前沿性的发展目光,积极推进稻秆画产业化进程,并将其打造成广西独一无二的旅游工艺品品牌。因此,在稻秆画在设计构思的过程中,要善于吸收本土民族文化的养分,借助于区域内特有的民族文化丰富稻秆画作品的内涵。与此同时,也要从其他优秀旅游工艺品和文化艺术类别中吸取经验教训,博采众长,不断扩展和完善稻秆画作品的品质。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盛行,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共享传播十分迅速,一个作品在构思的过程中往往有海量的文化信息可供创作者捕捉和筛选,更不乏有诸多民间大师主动出谋划策,为设计者提供创作思路和制作建议。这不仅大大的缩短了新作品的反馈周期,也为其他意向创作者分享了大量创新元素,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模仿创意的新思维。此外,互联网的包容性与共享性也惠及其他相关产品,链接式的网页传播与推广给予了消费者更为方便和快捷的选择渠道,当消费者选择一幅稻秆画作品时,其他相类似的稻秆画作品也会被列为推荐产品,在无形之中加速了整个稻秆画行业的传播与拓展。
   3.2 利用互联网的融合性与互动性,优化稻秆画制作的个性体验
  纵观全国旅游工艺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同质化、模式化、批量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通常可以在不同区域买到相同产品,整个中国仿佛是个“大市场”,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屈指可数。以“滇西宝藏”和“正阳宝藏”商铺里的工艺品为例,不同地区,不同商号名称围绕着相同商品展开同类竞争,商铺里的工艺品大同小异,难以勾起旅游者的购买欲望。稻秆画这一工艺品和艺术品类型虽然具有明显的民族优势和文化优势,但是也不乏其他类似产品的竞争,如“秸秆画”、“版画”等。互联网的一大特性就是可以增加受众群体的个性体验,在“互联网+”视域下可以实现消费者与稻秆画制作者的交流互动,满足消费者对稻秆画作品的个性体验的诉求。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稻秆画作品素材线上投票、征文和摄影活动,通过网络推广、微信公众等方式增强稻秆画制作的个性体验;另一方面,广泛收集自营媒体、专业人士和民间艺术爱好者在艺术创作的管理、服务和運营方面的总体评价,并结合实际,开设稻秆画画作成品的互动评价平台,让消费者时刻参与其中,优化产品的个性体验。
   3.3 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促进稻秆画的宣传推广
  互联网宣传推广是稻秆画工艺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消费者了解、认同并最终达成稻秆画交易目的重要渠道。互联网凭借其超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征,成为了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可以有利的促进稻秆画工艺产业的正面推广。互联网新形势下,我们采用建立稻秆画信息网站的方式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向消费者展示稻秆画作品的相关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还可以用动画模式模拟稻秆画的制作流程,增强产品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此外,采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账号等平台提供咨询、消费和售后等网上服务是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式、周到化和快速化服务的必要手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稻秆画工艺产品与其他专业旅游网站的合作,有计划、分重点推广特色的稻秆画作品,依托专业网站推广链和高人气来扩大稻秆画的宣传,实现稻秆画工艺产业与其他网站的互利共赢。
   4 结语
  总体而言,虽然稻秆画产业化发展的想法目前并不成熟,且存在制作规模小,产品数量有限的瓶颈,但是它作为最具广西特色的民族工艺品之一,不仅积极地向世人展示了广西团结、和谐、包容、开放、共发展等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而且是展示壮民族五彩斑斓文化的重要窗口,点亮了广西民族旅游工艺品发展之路的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 郁超云.卢志辉:化腐朽为神奇的稻秆画艺人[J].当代广西,2011,(4):54-55.
  [2]肖远平,龚翔.“互联网+”视域下贵州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6,(3):127-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5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