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变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程煜
摘 要: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内容经历多次变化,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发生在课程性质、目标等多方面,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都影响深远。课程改革中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与素质教育要求相一致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里我们主要发掘新课标对之前的课标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的方面及其启示。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2.076
1 改革开放以来课程标准概述
1.1 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的定义,准确来说就是國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目标与要求,是国家制定,能够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并能够指导学生使其明确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
1.2 课程标准的内容
课程标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做了严密的规定,同时体现了对旧课标的批判、继承以及新课标本身的创新、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为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这一点与教学大纲有所区别。
2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变迁
2.1 课程性质的变化
在课程性质上,仍然坚定其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思想。《1996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下文称1996年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须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具有崇高素质的公民。《2004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下文称2004年课标)中阐述: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基本内容既包括马列主义等的本质观点的教育,为其发展打好思想根基。《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下文称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政课教学其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将能够培育学生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提上日程。
我国课改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本质上坚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在政治方面的先进性、思想性和坚定性,相比1996年的双基目标,2004年三维目标的提出,严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根据社会生活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开展探究学习和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价值,建构如识的框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等。《新课标》则提出高中思想政治在性质上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思想的政治方向、要求建立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事务的理解和参与能力,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任务。
2.2 课程目标的进步
由1996年提出的“双基”目标到2004年提出的“三维”目标向2017年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进步。《1996年课标》将教学目标分为一个个部分,明确提出了每个年级都应该有其教学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但过于强调知识的框架掌握以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2004年课标》在教学目标上的表述更为精细化,提出三个层次:总目标——分类目标——内容目标,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但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种种现实问题的挑战,一时间难以将占据中国千百年历史的应试教育彻底转换为素质教育。《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偏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逐渐走上“育人”的轨道,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以及更高的要求。
2.3 课程结构的完善
由固定化完整性的课程结构向可选择性课程结构再向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课程结构发展。《1996年课标》其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知识内容的固定性和完整性,缺乏一定灵活性,较为系统化,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2004年课标》出现了模块化和可选择性的特点,这里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目标。通过学分制对必修和选修的课程模块中独立内容进行检查与评价。《新课标》延续了《2004年课标》的模块式组织形态并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基于2004年课标强调课程的实践体验的要求,针对必修课程,教学方式采用内容与活动相互嵌入的组合方式,以达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目的。
2.4 课程内容的发展
课程内容由偏重书本知识识记到关注学生生活和发展再到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完成一系列转变。《1996年课标》在注重传授系统化知识的同时,片面注重书本如识,而课程内容过于“难、繁、偏、旧”,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2004年课标》指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现实,以学生发展的要求为着眼点,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教学,建构学科知识结构与生活现象归纳、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契合的课程内容。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建构学科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存在着部分知识被淡化,传授知识不系统、不完整的问题,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说是严峻挑战。《新课标》旨在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增添与时俱进、生活化和可选择性的学习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核心素养,培养其基本熟练掌握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并发现问题,能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形成正确的三观。
2.5 课程实施的转变
课程实施过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他们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课程实施实现了由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再向议题式活动型教学的转变发展与进步。《1996年课标》提出了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坚持知识与思想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仍然偏向于以教师主导课堂进行知识传递,不利于学生发展。《2004年课标》在继承发展1996年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采取“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所谓开放互动就是把教学看作是“课程的创生过程与教学相长的双边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要求充分了解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入开发教育资源和拓展教育空间;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和讨论,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參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转变,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在学习方式方面,由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再由发现学习向探究学习的发展。《1996年课标》在学习方式上以知识方面的掌握与习得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活动为主导、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其中也包括其他的学习方式,如开展社会实践相关活动,但并没有深入拓展,导致收效甚微。《2004年课标》着重于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由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和勤于参与转变,从“三个J”向“三个参与”转变,体现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面,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一定困难。《新课标》提出在课程进行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通过活动的开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同学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相互帮助、互相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活动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自我的学习目的。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重大问题,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情境创设能力、活动设计与引导能力以及学生行为表现的全面评价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课程实施全面深刻的变革。
2.6 课程评价的改进
课程评价由甄别选拔功能向发展性评价功能再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功能发展。《1996年课标》中提到学习评价不仅能够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和水平或行为的转变,而且直接反映教师教学的效果及教学能力。《2004年课标》提到要改变过分固定化的评价方式,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提出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能力的发展进行开放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思想素质的评价。但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新课标》同样注重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且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更多的措施,评价的角度多变、方式多样、内容涵盖宽泛全面,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景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以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2.7 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由只重视教材转向重视课程资源再到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的发展。《1996年课标》由于一系列外部原因的限制,在内容中没有明确的提出课程资源。《2004年课标》中定义课程资源是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所有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等,这里的观点是教学的过程不只是有效传递课程内容,更是课程创生的过程。在教学上,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学会用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新课标》在课程资源这一概念提出以来,不断加大课程资源开发的力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包括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在内的三类主要课程资源。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要求教师既要树立远大的教育观与教学观,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与课程资源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同时也要求学生既要在课堂中学习,也要在社会中、生活中进行学习。
3 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以往课程标准的分析对比与总结,我们发现,《1996年课标》是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步的前期所提出的为培养有能力有智慧的现代化建设者所提出的有效措施,虽不尽完善,但具有先进意义。而《2004年课标》体现了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2004年课标》在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在课程性质、目标、结构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改进,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特点。《新课标》体现出更强的综合性、活动性,并根据新课标提倡的学生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动型教学的提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在现代提倡素质教育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新课标》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由课标的改革与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与《1996年课标》和《2004年课标》相比是一个扬弃、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其全面贯彻了《纲要》的精神。作为一线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和理解新课标的特点与要求,而且要能够进行深入的学习课改精神与理念,从而用新的教学态度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去探索,为促进新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也要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是对年青一代学习者的基本要求,而我们只有当教育回归人本身,关注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才能引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参考文献
[1]王梦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换[J].教育艺术,2009,(9).
[2]张有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1).
[3]计旺慧.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以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4]唐良平.政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能力——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0):9094.
[5]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1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