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一新生的适应问题以及原因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承上启下的过渡期。大一新生能否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完成角色转换,事关四年大学的整体效果。有部分新生迟迟不能完成适应,甚至个别新生出现了焦虑、迷茫等适应障碍现象。只有找到造成新生适应障碍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帮助其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关键词】大学新生 适应 角色转换
  
  大学阶段是进行专业学习、人际关系适应、职业方向决策的重要阶段。适应问题将贯穿大学四年,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点,而大一的新生适应尤为重要。面对陌生的校园,生疏的人群,全新的生活能否迅速适应,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实现中学到大学的无缝对接,才能让大学生活开好头、起好步,赢在起点,笑到最后。大部分新生在第一学期或早或晚完成了适应转变。但也有部分新生迟迟不能完全适应,甚至个别学生出现了适应障碍。
  一、大一新生不适应的种种表现
  诚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位新生面临的不适应情况不尽相同,下面谈及的是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学习不适应的表现
  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大一新生首先面临的是学习适应性问题。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1、海量学习内容带来的紧迫感。
  中学阶段学习内容紧扣教材、紧扣大纲、紧扣高考出题的方向,知识的边界是清晰的,而大学阶段教师课堂讲授信息量大,知识跨越性强,并且内容远远超出课本范围,大量书本没有涉及的理论,相关的学术论著,学科前沿的观点都会随时推荐给学生。面对向外拓展的海量的知识推送很多学生显得力不从心,应接不暇。
  2、教学方法不同带来的无所适从感。
  中学阶段的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知识点反复解析,练习题刷的昏天黑地,老師不停的“敲黑板,划重点”,可以说是全程陪伴式的伴学。大学教学信息量大,章节跳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课堂引导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结合、理论讲授与问题探究结合、课堂讲授与实践实习结合,许多同学面对这样的转变,一时无从下手。
  (二)生活不适应的表现
  环境变化是产生适应问题的根源,步入大学校园经历了从个人到周边环境全方位的嬗变,部分同学生活不适应问题也全面凸显。
  零零后大学生,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条件优渥的年代,在家受到众星捧月的关注。激烈的升学竞争,紧张的学业压力,也让很多家庭对孩子的要求集中在学习上。为了让子女能心无旁骛的学习,家务活父母承包,个人卫生父母代劳,导致很多学生自理能力差,生活技能欠缺。进入大学后人地两生,衣食住行都得亲力亲为,失去父母的庇护,不少学生手忙脚乱,疲于招架。
  (三)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人生经历、迥异的家庭背景、鲜明的性格特点。使得大学成了社会的缩影,开放而复杂。大学新生要尝试处理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等等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1、同宿舍关系的处理不当。在大一新生面临的人际关系中,舍友关系最重要。学校大环境,宿舍小熔炉,宿舍氛围对大学生影响深远。同宿舍的四到六人,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各异、性格差异明显,在逼仄的宿舍空间,因为作息时间或卫生习惯小有摩擦也是在所难免。而0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发表意见直白简单,不善于运用迂回委婉的语言艺术,如果缺乏包容谦让,很可能一言不合就恶语相向。个别同学因内心狭隘选择形单影只,个别同学因过于强势被舍友敬而远之。最终成了游离于集体的独行侠。
  3、师生关系的变化带来的疏离感。
  高中阶段师生之间彼此相熟,关系亲密。大学教室不固定、座位不固定、甚至教师不固定。教师们除了教学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课堂上教师来去匆匆,课外与学生互动少之又少,特别是通识课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教师甚至到期末也叫不上大部分同学的名字。也让部分同学产生不被重视的失落感,师生关系疏离。
  (四)心理不适应的种种表现
  1、优越感丧失的挫败感。
  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原来都是各自中学的佼佼者,成绩突出自然备受关注。这些学生一直保持着优越感和自信心。到了大学后大家在学习成绩上处在同一起跑线,要想脱颖而出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大学同学高手云集、卧虎藏龙,有的才艺出众,有的出口成章,有的是科学达人……没有特长的同学很容易有相形见绌的感觉,觉得自己“泯然众人矣”,自我评价骤然降低。
  2、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失落感。
  入大学前学生对大学生活普遍抱有过于理想化的期待,认为大学就是轻松自由的理想国,是让人魂牵梦萦的象牙塔。真正入校后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好奇后,部分同学对校园环境失望、对教师授课不认可、对专业不满意,产生了从天堂跌落到人间的感觉,入学前的壮志豪情变得不堪一击,感觉前程暗淡,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
  3、“理想间歇期”的迷茫感。
  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高中紧张忙碌的学习背后是清晰的目标—考大学,收到录取通知意味着这一目标已经实现。初入大学,下一步目标不甚清晰。考研—无从下手,就业—遥不可及,实习—不具备条件,这让大一阶段出现了一段“理想间歇期”。不少同学有目标迷失的迷惘感,一头雾水,一片茫然,找不到前行的路标。
  二、新生不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内在原因
  1、成长分离带来的“喜新”和“恋旧”的矛盾心理。
  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分离个体化的过程。大学生处在向成人快速转变的阶段。这一阶段孩子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迫切要求自我的空间,最终从原生家庭走出,独自走向社会。外出求学使得个体完成了“出走”的愿望,满足了孩子对“自由”的追求。但同时也意味着远离了原有的熟悉环境和心理支撑体系,在异域他乡,举目无亲也带来了孤独感和寂寞感。这在大一新生身上的表现就是既“喜新”又“恋旧”的矛盾心理。   2、没有及时做好角色调整,完成角色转换,出现了适应性障碍。
  角色这个概念来自于戏剧舞台,后来我们把这一概念用于社会心理学。在生活的舞台上,人同样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还要完成不同角色的转换。新旧角色的冲突,可以在一次次困扰的解决中为个体提供心理成长的契机,最终走向人格的自我完善,实现角色的成功转换。
  大一新生处在从孩子向成人,从初中生向大学生,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期,同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自我认识不稳定,心理脆弱敏感。在这个角色转换期,心理敏感期,他们非常在意周围人的评价,一句不经意的评价都会引起巨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部分新生一旦受挫就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二)学校原因
  1、中学教育的原因导致新生的适应困难。
  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高中阶段以学习为唯一任务,以考试为唯一目标。学生对外面的世界茫然无知。进入大学后各种活动接踵而至,海量信息纷至沓来,一时间部分学生目不暇接,不知所措。
  高考前的高密度学习,让不少学生身心俱疲。为了激励学生咬牙挺过难关,学校有意无意的描述大学生活的轻松惬意,高三只是黎明前的黑暗。等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发现高校的压力并不亚于高三,尤其是理工科专业。黑暗之后还是黑暗,高三以后还有四年高三。从而心理压力倍增。
  搀扶式的学习让部分学生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高中阶段的服务全面具体,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而进入高校后自律代替了他律,全面服务变成了独立应对,如何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部分学生尚处在踉踉跄跄的探索期。
  2、部分高校在新生适应的“黄金期”工作不够细致深入。
  新生入学后大约三周的入学教育和军训是新生适应的“黄金期”,看似日常性的迎新安排将直接关系到大一阶段的起跑效果。校园的一草一木,学长的一举一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大一新生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合理的迎新安排会让大一新生从家庭的被保护者迅速成长成为集体生活的自主独立者。
  部分高校行政色彩浓,迎新工作没有做到细致入微,只是流于形式。新生报到接待工作场面也轰轰烈烈,但服务不够热情周到;校情校史介绍会也如期召开,但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入学典礼也按时举办,但场面不够庄重大气,仪式感欠缺;辅导员召开了班会,但是与大家若即若离。任何工作“做到”和“做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细节决定成败,错过新生入校的适应的“黄金期”,补救性的工作只能是亡羊补牢,效果事倍功半。
  (三)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原生家庭的影响无形中会持续子女的一生。
  1、缺乏家务劳动的历练,导致部分大一新生自理能力欠缺。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于宠爱,家务活大包大揽,生活细节事无巨细的照顾,一旦孩子离开家庭,生活一团乱麻。
  2、部分家庭的教育方式使得不少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协作的意识。
  七零后家长深受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待子女多采取“赏识教育”,发现并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固然利于孩子自信心的确立,也容易让部分孩子产生“唯我独尊”的思想。有些父母自身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利益为半径,不懂得换位思考,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同样也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处理人际关系。
  3、对孩子的监管过度,使得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面对大一新生的适应问题要从自我调节,朋辈帮扶,家校协助等方面多管齐下,帮助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方面尽快完成适应,实现青春期的华丽转身,迈出人生新征程自信、阳光、坚定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符丹,马宁.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再思考.黑龙江教育,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70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