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R技术的峨眉武术数字博物馆传承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峨眉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是川渝地区特色文化的代表,它以中国名山——峨眉为发祥地。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新兴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峨眉武术也面临这样的状况。本文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峨眉武术传统的传承方式为基础,结合MR技术分析其新的传承方式,制定具体的策略,建设数字博物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寻求发展策略。
【关键词】MR技术 峨眉武术数字博物馆 传承发展研究
一、数字时代下峨眉武术的传承现状
峨眉武术是起源于先秦时代、流行于巴蜀地区的武术活动,历时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包括了世间流传的“五花八叶”,即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的青城派,金堂云顶山铁佛寺地区的铁佛派,四川丰都地区青牛山青牛派,四川涪陵点易洞地区点易派,四川荣昌及隆昌两地黄林派。峨眉武术的传承目前主要靠口授心传、师徒传承,在数字化手段上也主要依靠传统的图片、视频记录。随着时代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峨眉武术的传承与传播正面临新的挑战,亟待在数字时代下形成自己的传播形式,在年轻的受众群体中获得新生的力量。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简称MR),既包含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包含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簡称 AR),MR是站在前两者肩膀上发展出来的混合技术形式,相当取巧,是一种既继承了两者的优点,同时也摒除了两者大部分缺点的新兴技术。MR可以构建一个合并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并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使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伴随5G时代的来临,以MR技术为代表的虚拟仿真技术更是被赋予了保护国家文化、强化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等使命。这种新潮的技术为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带了了新鲜刺激的沉浸体验,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二、数字时代下基于MR技术的峨眉武术的传播
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文化增殖现象,即表现为量的增放和质的扩充。其中,量的增放集中表现在时间维度的缩短以及传播效率的提升上,运用MR等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的零距离接触,給受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质的扩充则集中表现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上。峨眉武术在基于MR技术的创作后传递给受众,创作后的峨眉武术也就具备了大众文化的属性,同样,受众也可以对它进行二次创作。例如,很多游戏开发者由于对武侠的喜爱,通过对原汁原味的峨眉武术动作进行观看学习,将其加入游戏动作中,也就形成了对作品的二次创作,也就形成了对作品的二次创作,从而实现了对峨眉武术的质的扩充。峨眉武术数字博物馆的MR传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峨眉武术本文的单向流动性质,同时也让峨眉武术克服时间的限制,打破区域的困扰,实现峨眉武术文化传播的倍数增加。
现代的移动端媒介发展迅速,引导着受众去看什么、想看什么,网络等媒介中重点内容便是受众的关注焦点。从受众的角度来说,青年人对网络媒介的接受程度更高,特别是在时下火热的快手、抖音等网络短视频流行的时代,年轻一代对潮流信息的敏锐度跟高。因此,利用MR技术等新潮的艺术科技形式传播峨眉武术对于发挥对青年人议程设置效应是非常重要的,更容易让青年人产生群体关注以及群体讨论现象,让峨眉武术成为受众群体的想看内容,将峨眉武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程转变成为受众的议程。
三、基于MR技术的峨眉武术数字博物馆建设
峨眉武术数字博物馆的文创设计构架,是通过将峨眉武术文创产业中的创意流动以及创意表达方式进行不断的累计与增加,强化基于MR技术的峨眉武术数字博物馆不断增值的过程,是保证峨眉武术能够获得社会关注度并持续推广的保证。我们可以将其抽象地构架为“基于MR技术的峨眉武术数字文创设计路径”,如图1峨眉武术数字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其中创意是最重要的一环,它是有效将文化资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变成数字产品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后续产品开发的重要动力。数字作品则是对峨眉武术的基本呈现,也是构成产业链的最初状态,更是衍生品开发的前提与基础。衍生视觉产品是峨眉武术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以观看与体验等方式产品为主,如文创明信片。衍生实物产品则指的是以峨眉武术内容作为主体的旅游产品等。正如我国学者李昕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归根结底,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性,即其符号性增加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研究组把峨眉武术数字博物馆的主要建设内容放在数字作品收集整理与表现上。建设路径如图2。
首先,进行峨眉武术原始素材采集整理。通过360全景拍摄采集图片、视频资料,运用动态拼接技术进行二维、三维空间数据信息收集整理,通过静态扫描技术获取非空间数据信息并进行数字化深度处理。其次,进行数字信息构建。使用AUTODESK3DMAX软件进行数字化三维实体重构。对采集的数字化二维素材进行加工处理校对,并匹配数字三维重构载体,进一步对三维重构模型的UV贴图坐标进行适配,最终初步完成基础三维搭建工作。通过实时光能传递和全局光照模拟系统,完成整体视觉效果输出,通过烘焙技术,将三维重构载体再次进行解构,为交互工作效果提供基础素材,完成烘焙贴图和模型贴图坐标的最终适配及效果展示工作。最后,进行交互内容与输出方式设计。通过UNITY3D等交互软件,将之前得到的素材导入到工程中进行交互工作设计,实现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的交互漫游工作。通过弹出式窗口等手段可以完成文字解说,语音导览,单体展示等交互动能。
四、结语
数字时代背景下,基于MR技术的峨眉武术数字博物馆建设研究,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寻求了新的应用策略。利用MR技术,能够提供新的观看方法,进一步解除现实场景中的空间限制,为大众用户构建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实现沉浸式的沟通交流。此类虚拟仿真展示技术将伴随着5G时代的带来,更加深刻地融入到大众生活中,服务大众传播,为峨眉武术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郑轶. MR数字化可视艺术与文物保护[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10-20.
[2]李听.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J].贵州民族研究,2008,(2).
项目来源:2019 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项目编号TY2019218。
作者简介:郑轶(1984-),男,汉族,四川泸州,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范塑(1987-),男,汉族,四川泸州,本科,初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罗振中(1995-),男,土家族,湖北恩施,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符号学与体育相关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58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