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立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三结合模式”创新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运用PDCA及目标管理理论,建立基于目标管理的PDCA全过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结合新医改要求及医院运行实际,在实践过程中创新管理,设定涵盖医院、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三层的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实现三结合模式,即各委员会工作与院科两级质控相结合、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相结合、各质控组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委员会、职能科室及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各自的作用。同时,以奖惩机制为保障,执行质量考核与缺陷考核,设置质量管理奖与目标管理奖,持续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实现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关键词]目标管理;PDCA;质量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5.172
  1 医院质量管理实践创新
  1.1 工作目标分层管理
  自2013年开始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制定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目标。根据各项目标所属领域,分配至相关职能部门。在运行之初,通过目标管理使很多指标从无到有,从不合格到合格,从不合理到合理,切实有效推进了医院各项管理工作。
  但是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部门管理日渐精细,科室管理日渐规范,大框架、粗模式的工作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使目标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我院根据新医改要求并结合医院运行实际,实行工作目标分层管理。按照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划分涵盖医院层面、职能部门、临床医技科室三层的管理目标。
  决策层:医院根据政策规定要求,结合卫生行政部门管理重点,制定决策层即医院管理目标,同时作为部门和科室重点管理指标。
  控制层:各职能部门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要求及评审标准,结合医院管理目标及各自实际工作,明确控制层即部门管理目标并定期分析,体现我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执行层:各临床医技科室根據医院管理目标和部门管理目标,结合科室重点工作及实际运行,制定执行层即科室管理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有效推进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工作目标分层管理,其优点在于医院管理目标明确,部门管理自主推进,科室管理重点突出,更有利于推进医院管理。
  1.2 院科两级质控实现三结合
  针对委员会工作形式化、职能部门工作过程化、质量管理小组工作任务化等状况,医院调整委员会管理制度,明确各委员会管理要求,将所有各专业委员会统一管理,限定委员会人员专业构成及人员数量,各委员会成立各专业质控组,负责监督指导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由各质控组提交相关委员会解决。
  1.2.1 各委员会工作与院科两级质控相结合
  院级质控与委员会工作具有工作目标一致、管理层面一致、监管部门一致的特点。将院级质控与委员会工作相结合,即在委员会统一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各质量相关委员会的专业领域,成立各专业质控组,形成委员会工作由质控组落实,质控组问题由委员会解决的工作模式。其优越性在于制度流程更为优化,管理工作更为高效。 使委员会能够发挥咨询讨论决策功能,又使专业质控与实际工作完全接轨,尤其可以使跨部门难以协调的质量问题得以研究解决,有效帮助医院消除质量管理部门间的真空地带,推动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1.2.2 科级质控实现各专业质控相结合
  评审标准要求各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但是大部分科室质控会议流于形式,经常是安排一人负责书写会议记录上交即完成任务,数据、问题整改得不到有效分析和落实。同时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科等部门均根据管理规定,要求各科室成立相应的医疗、护理、院感等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室工作负担重,执行不统一,同时还存在大量重复性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增加质量管理考核组,制定科级质控工作标准,明确科级质控会议召开的时间、方式。合并多专业质控小组,统一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个专业设专人负责。要求数据真实、分析合理、培训到位、整改有效。通过科室预约方式,质管办全面参加科级质控会,完全实现职能部门的服务、指导与监督职能。同时多专业质控小组的合并,促使科级质控实现各专业质控相结合,形成科室全面质控且人人有重点,人人做质控的良好局面。科室由最初的不接受到完成任务到现在主动有效,使科级质控这项质量管理重头工作重磅落地。
  在此基础上,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监管反馈平台。制定质控分析结构模板,使科室质量管理资料电子存档完整可查,方便科室工作的同时节约成本。
  1.2.3 院级质控各专业通过科级质控相结合
  在科级质控运行日渐成熟的同时,问题也日渐显露。质管办人员参加科级质控,会接到科室各个专业领域的问题。质管办不能完全答复,只能记录反馈给相关部门,再由相关部门反馈科室,质管办在下次质控会时再次落实。不仅工作烦琐,且引起职能部门间的争议,同时科室每月通过OA提交的质控分析,质管办亦不能给予全面指导。
  鉴于这种情况,我院组织相关部门商议,决定将院级质控各专业通过科级质控相结合,开展院级联合质控。即明确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科、药学部与质管办五部门联合,共同参加科级质控会,其他部门协助,根据需要选择性参加。同时科室可以在预约质控会议时间的同时,提名相关部门参加。科级质控分析增加信息管理权限,实行五部门联合进行专业反馈,共同指导提升科级质控水平。
  现代的管理是支持性管理,而不是控制式管理。职能部门对科室的管理重点,是为科室质量管理提供必需的资源,协助其建立自我管理的机制,支持其完成各项改进,使其质量水平不断提升。院级质控各专业通过科级质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其优越性在于科室能够及时准确得到专业指导的同时,更能高效解决问题;部门间通过联合质控,加强横向沟通与协作,消除专业与管理隔阂;医院管理控制层与执行层紧密结合,制度与流程完美落地,有效避免制度与执行脱节现象。   1.3 落实奖惩机制为保障
  监督执行是管理工作得以实施的基本手段,奖惩机制更是保障管理工作顺利运行的有效措施。我院在基于目标管理的PDCA全过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践创新中以落实奖惩机制为保障,使创新实践过程得以顺利运行。
  1.3.1 院级质控分组考核
  根据各专业委员会设置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组,考核结果与科室奖励性绩效挂钩。根据最终考核分值确定科室奖励性绩效实发金额,以引起科室对院级质控的足够重视,保障科级质控规范运行。
  1.3.2 对考核组执行缺陷考核
  以组为单位,对各考核组执行缺陷考核。制定缺陷项目及扣罚金额,以保障院级考核规范运行。
  1.3.3 设置质量管理奖
  针对科室,每年组织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认证会,表彰并奖励科级质控规范运行且成效显著的科室;针对部门,每月规范完成院级质控任务,按照考核权重和扣分比例给予考核组质量管理奖励。
  1.3.4 设置目标管理奖
  为提高效能建设,我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针对临床医技科室制定综合管理目标,并将目标分为四档: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每档赋予不同分值,植入平衡计分卡。根据管理目标完成情况核算分值,按照得分给予科室相应金额的目标管理奖,促进科室管理的同时促进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提升。
  2 实施效果及社会评价
  通过基于目标管理的PDCA全过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践并创新,医院质量与安全工作得以持续改进。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医院平均住院日、住院患者死亡率、纠纷投诉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重点质控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等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及社会评价。
  3 总结
  通过将工作目标分层管理和实行院科两级质控三结合模式,实现管理体系从无到有、工作目标从点到面、质控方式从单一到多元、质控内容从零散到规范、质控层级由各级纵向延伸转变为网格化纵横贯通。彻底改变委员会工作形式化、职能部门工作过程化、质量管理小组工作任务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各层多项质控不足的局面。随着患者就医需求日益增加,现代医院管理方式日益精准化,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医院质量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有效的管理控制理论,创新管理方法,将PDCA理念植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全过程,实现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文永思,朱春林.以项目为抓手 问题为导向 发挥医院各管理委员会的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 28(6):59-61.
  [2]何建权,邵骏.信息化新形势下医院管理模式的发展变革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1):59-62.
  [3]马芸芸.新形势下医院综合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J].中国市场,2018(4).
  [4]陶莉.醫院经营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市场,20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6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