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进自闭症儿童交流的产品设计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雨涵 曾勇

  摘要:本文通过对自闭症儿童产品设计方法的研究,结合相关医学治疗理论与治疗手段,提出了一种建立在对患儿交互行为特征研究上的无障碍产品设计思路,尝试以产品作为载体进行辅助医疗,从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的角度探讨促进自闭症儿童交流与沟通行为能力的可行性。并就目前相关医疗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性的产品设计实践,对理论的相关可行性进行一系列的论证研究。
  關键词:自闭症儿童;产品设计;促进交流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4-0061-02
  儿童自闭症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和发展的一种严重的身心疾病。根据201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出现率已从1975年的5000:1上升至88:1。这一曾经被认为是低出现率的残疾类型,成为当今最为普遍和高发的发展性障碍[1]。纯技术型的医疗手段在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因为不管是通过药物、行为矫正、习惯养成等干预疗法还是心理治疗等等,都是只针对已知的病理特征;却忽略了自闭症儿童也和正常人一样,需要以产品为载体,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和周围的环境、社群、个体等发生各种交互和关联。但因为用户群体属性的特殊,相较普通同类产品,要求其具备针对用户特征,满足相关使用需求的差异化。这就对产品的设计研发提出了较高的专业性要求。从情感、体验、交互、安全等层面全方位地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同时配合、辅助各种治疗方式进行疗效提升,这是一个复杂的产品研发体系。而从目前来看,还有很多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
  1 自闭症儿童特征
  1.1认知特征
  1)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只能使用简短的词语而无法用完整的句子与人交流。在日常交流中经常模仿别人说话,且分不清你我他。由于语言发育迟缓,使用的词语有限,有些患儿宁愿用手势代替语言。
  2)具有很强的数字和视觉记忆能力:能记住时刻表、车牌号等数字信息,对于公交车路线等视觉化图形也表现出超强的观察力,甚至家里的物品稍有变动也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3)情绪起伏较大:在遇到令其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时,由于兴奋或焦虑都有可能产生大喊大叫甚至自残行为。
  4)多数有智力障碍:即使能毫不费力的阅读书籍,也无法用他掌握的词汇与人正常交流。研究表明,70%的自闭症儿童有明显的智力障碍,但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益于常人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10%智力超常,表现为对美术、音乐等非常敏感或记忆力超长等。
  1.2行为特征
  1)行为刻板:容易在较长的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某几种游戏或活动,重复相同的动作。如热衷于把树边所有的落叶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把身边一定范围内的小石子丢进一个洞里。
  2)无目的的活动与活动过度:拒绝与他人的接触,却常常无意识的重复蹦跳、拍手、奔跑等动作。甚至出现自残行为,如用手锤打头部、反复挖鼻孔、抠嘴等动作。
  3)社会互动障碍: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孤独的群体,无法了解别人心理状况,即使能接纳家人,也不会与家庭之外的人互动;二是被动的群体,不排斥与他人,只是行为被动;三是主动但怪异的群体,该群体积极地接近别人,但提出的要求比较怪异,或没有得到满足或关注,就会变得咄咄逼人;四是过分古板群体,这类群体语言发展良好、行为有礼,但不能适应或理解社会规则,会刻板的固守社会互动规则,不懂得变通[2]。
  因此,认知表现和行为特征也是这类产品功能研发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定位,从设计着手能否在现有医疗条件下通过建立与重塑用户通过对产品的使用,在这两个方面与外界环境发生持续性有效的作用关联,从而实现患儿良好的无障碍产品功能体验,使其较为接近正常沟通交流与行为方式;为病患今后融入社会的同时,在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改善,也是目前产品功能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 自闭症儿童产品设计现状
  提到自闭症儿童产品,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儿童玩具或专业型教具,而自闭症儿童沟通交流类产品目前在市场上暂无专业性的同类产品可供参考。市面相关产品多为通用型无障碍儿童玩具,而且这些玩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从产品情感化设计的角度看,特殊儿童玩具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由心理学指导的方法体系。现今多数自闭症儿童的玩具来源于正常儿童的玩具设计[3]。任何玩具,无论是从用户群定位、娱乐性、适玩年龄还是使用场景来说,都不属于生活的必须保障。而对于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讲,随着他们面临着不得不融入社会的境况,玩具的产品属性中,以沟通交流功能作为辅疗方式的局限因素也会因此逐渐体现出来。玩具设计具有针对不同适龄的儿童开发的特点,当年龄发生变化时,玩具的可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而对自闭症儿童而言,他们的认知与交流行为具有较高的产品依托性,这类依托环境长期建立在非适龄玩具上,不利于对其进一步治疗与能力培养。因为玩具娱乐性和用户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存在着密切关联,所以随着年龄增长和长期模式重复的娱乐体验带来的产品体验度下降也会令玩具的辅助疗效难以维持相对长期的稳定性。
  国内自闭症儿童产品设计起步较晚,以玩具和大型感统器械为主,多从干预教育和康复方式角度研究。在极少量已市场化的促进自闭症儿童交流产品中,大部分缺乏对用户人机环境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研发者并非是从用户真实需求的视角出发,而是以开发者的视角来理解产品的定位和设计,这直接导致了产品在使用场景的理想定位和实际定位间出现较大偏差,在产品的适用性上偏重于主观理解层面的相关需求解读和设计理念,而非来自实际用户调研的结论分析;此外又因为自闭症治疗方法的有限,而且研究对象又是未成年人,加之可借鉴参考的竞品缺乏,只能从正常儿童的相关玩具的产品功能特征、交互特点、游戏原则等方面结合相关产品、医学研究理论进行有限地比较分析,这不仅导致研究依据的不足,更因为市场潜力尚未充分发掘,研发规划、用户模拟测试、稳健设计等环节无法得到充分地投入与展开,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在实验样本的采集和选择上有着诸多限制。   3 促进自闭症儿童交流的产品设计思路
  3.1建立完整并促进交流的产品交互流程
  虽然在实践中,自闭症儿童显示出较差的认知能力,只是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感兴趣,存在较低的分辨能力,较低的感知和协调能力,较差的思考力,存在惰性和缺乏自我思考[4],对难度较高的事物和活动普遍缺乏兴趣。但产品设计的“简单化”并非原则,无论是从用户与产品间的交互行为、产品造型、产品配色、导向和语义学设计等,都应以疗效为最终目的。如何让自闭症儿童在特定难度系数下,通过与产品的交互让在整个产品使用周期内从生理、心理、认知、行为等层面上配合医学治疗方法实现有效的疗效,这才是产品简单化设计的真正目的和特点。基于此,首先,就要着手解决的就是沟通交流类产品的主要功能和基本使用特点,将其整理归纳分类,并依据相关医疗研究结论,从中筛选出可能符合产品设计预期的若干技术方案,同时进行满足产品使用场景和功能优化的概念评分;其次,依据自闭症儿童认知和行为特征以及产品可用性、易用性、适用性等产品体验原则下进行概念测评,并在测评结果上,从无障碍产品的差异性和共同性设计出发,就产品使用过程的系统层级、体验流程、交互架构、功能关系转化等进行多元化的优化创新。
  3.2从设计多元化角度提高沟通交流类产品的用户体验
  多元化并非仅指不同设计因素的累积和涉及治疗手段的多少,而是重在从设计效果上提升用户体验和疗效。因此,关键在于产品设计阶段从技术支撑、概念、要素、系统关联、需求理解等展开,保证产品整体的设计质量不偏离各环节的既定目标。在无障碍产品设计中,毕竟“有”“多”“全面”不等同于“有效”。依据这一观点,从设计多元化角度来解决自闭症儿童沟通交流类产品用户体验适配度和功能转化率低的关键是要实现产品的使用场景多样性、综合效能的稳定、用户群人机适配的多元化以及体验模式的综合性。这就要求将用户体验从产品的使用流程上对应预设的若干场景进行细分,因为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方式、流程、所輸出的主要功能也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将游戏化运用于沟通交流产品设计中,使自闭症儿童使用产品的动机充满了乐趣与诱惑,让儿童以积极愉快的心态使用沟通交流产品;也为沟通交流产品提供了更多用户体验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自闭症儿童在使用沟通交流产品时的操作主动性、探索性,更增强了自闭症儿童在与人沟通时的互动性。所以在用户定位的深化细分、功能集成的基本要素、产品架构与交互架构间的对应关系、用户体验分解的基本单元、重点体验的设计、体验整合效果与产品功能支撑、设计预期评审等方面必须进行关联性考虑,从产品功能的复合到体验效果的延伸进行深入完善,为后续的工业设计阶段提供良好的设计保障。
  4 结语
  本文涉及的跨行业专业讨论与交流较多,然而这也正是产品设计这个专业的主要特点,作为一个边缘性学科,其研究的前沿性不仅仅在于关注新产品功能研发和用户习惯的培养上,更多的应该立足于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人性化设计关怀,因为不同行业各有其专业特点和局限性,这就更需要充分利用和整合有效资源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互补与合作,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对跨专业平台合作的模式和方法提供出较为明确可行的指导思想和运作方向。希望通过本文尝试性的探讨,能够为相关产品研发带来更多的启发,为包括自闭症儿童在内的弱势群体贡献出更多力所能及的关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utism prevalence rises to 1 in 88.http://www.autismspeaks.org/science/science-news/autism-prevalence-rises-1-88,2012-03-29.2013-04-02.
  [2]姜亮,韦钰婕.基于认知行为特征的自闭症儿童辅助工具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8(05):50-52.
  [3]张婧.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自闭症儿童玩具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席国峰,李家和.关于自闭症儿童游戏干预产品设计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08):56.
  [5]王莉莉.董慧婷.自闭症儿童辅助治疗玩具的设计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50-54.
  作者简介
  赵雨涵/1995年生/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儿童产品设计方面的研究(江苏南京21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85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