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随着高校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维持运转的核心保障,在高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4日
   一、引言
   高校作为培育和输送高级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使命。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正处在迈进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国家对高校政策支持力度和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科建设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的变化,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始于财政部2014年12月12日颁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文件中要求加快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紧接着财政部从2015年至2017年先后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5年10月23日颁布,2017年1月1日施行,标志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入试点阶段)、《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7年10月24日颁布,2019年1月1日施行)。为保障制度顺利运行,财政部于2018年2月1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并于同年8月14日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以及《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会计制度执行方式,推进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特别是对固定资产和基建财务的影响,提出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一)高校财务管理内容。财政部2012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有“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两种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高校自身规模等具体情况而定。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高等院校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筹集、使用、分配、组织、调拨、结算、监督管理和效益考核的过程,高校财务管理的科学、规范、有效运行能够提高高校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有学者研究表明相比过去,当下高校由于需求多元、竞争激烈、投入增多,虽不是以商业活动为主但其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堪比跨国公司,因此高校的经济活动比企业更为活跃复杂,当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高校价值更大化,使教育成本更低、投资风险更小。
   高校财务管理需遵循法治原则,即在运行财务管理过程中须依法开展各项工作并维护学校合法权益;统筹兼顾原则,即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现高校长远发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原则,即政府扶持监管与高校内部考核相结合,使高校经济活动更为活跃、有序。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资金来源管理方面,目前高校建设资金还存在依赖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的现象,随着扩招扩建的不断加剧,资金缺口日益扩大,大部分高校只能依靠银行贷款来维持运转,财务管理存在风险。由于高校本身属于非营利机构,固定盈利模式匮乏,如果风险防范意識差,自筹资金能力不足,无法偿还贷款将会使高校陷入债务危机。
   资金运用管理方面,针对固定资产,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且数量大,高校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都在大量增加,但在管理上存在折旧年限即预计使用年限和折旧范围不确定、科目设置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资产使用率不高等问题;针对基本建设,由于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存在核算工作不严格、管理制度不完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问题。
   三、新旧政府会计制度比较
   (一)改变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新政府会计制度结合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形成了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改变以往单一的模式变成“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模式,采用“双分录”形式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在同一体系中完成,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预算会计则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并分别形成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二是对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和解释,将二者有机统一。综合来说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决算报告编制需求以及会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
   (二)完善了报表体系和结构。新政府会计制度报表由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两大类组成。财务报表一般由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现金流量表、附注构成,预算会计报表由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财务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构成。两报表之间以本年预算结余与本年盈余差异调节表反映内在联系。根据新的要求和内容对决算报表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并细化了其附注内容,提供了更有实践意义的披露形式和内容,进而更加准确反映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三)强化了财务会计功能。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说明中强化了财务会计功能,通过在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提升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在核算内容中增加收入和费用,明确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和方式,引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等概念,更加真实地反映该单位的实际经济状况,为其有效运行提供内在保障。
   (四)完善了预算会计功能。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原核算的基础上优化了预算会计的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在核算基础上将两种模式相互分离并又相互联系,采用收付实现制处理避免虚列预算收支,扩大预算会计核算范围,提升预算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四、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高校会计信息质量。新政府会计制度统一了各行业核算口径,增强了各行业各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利于有关部门监管。对于高校而言,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状况、运营绩效等,有助于高校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完善高校年终财务报告。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高校年终需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和以往相比增加了现金流量表,细化了原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财务报表能够反映高校的实际财务运行状况,而预算会计报表能客观反映预算执行程度,现金流量表虽编制难度较大但能真实反映高校经济运行情况。新的报表体系能更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能强化财务分析功能,有利于提高高校经济运行效率。
   (三)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科学性。随着我国教育和经济体制的持续改革,高校的资金来源也有了变化,即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为辅,因此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为此提供有力保证。一是运用权责发生制加强了对高校运行成本的核算,特别是对教育、科研成本的准确核算,同时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各项目的运行成本的可控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强化了绩效评价管理,有利于对高校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管,为高校客观真实评价财务状况、加强自身管理、科学合理使用资金提供保障。
   (四)整合高校基建会计核算。新政府会计制度基于《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针对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做了一定调整,改变了原基建财务“分账管理、定期并账”的模式,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基建项目不再单独建账,应按规定对其统一进行核算。这一改变不仅简化了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提高了运行效率,同时也使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加完整,有利于单位统筹安排。
   (五)改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因教学、科研购置固定资产数量不断增多,资金量也日益增大,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更加重要。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了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和方式,进一步客观提供固定资产的状态,包括其损耗程度、价值变化规律、能够让高校的固定资产价值更為准确,避免资产闲置,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准确核算教育成本。同时,准确反映固定资产价值有助于计算相关财务比率,规避一定的财务风险。
   五、对策建议
   (一)公开透明,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是构建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将不同部门的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在同一界面内完成操作,简化操作流程,并实时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二是完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将财务信息透明化,并将财务信息精准分类、细化,便于使用者查询,做到应公开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及时预警,健全财务风险管控机制。一是增强风险评估意识,加强对日常经济活动的监控,排查风险点,及时评估风险,对于风险较高的项目需加强监管力度,科学有效规避风险。二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设立专业技术人员排查管控风险点,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风险分析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便于日常管理,增强高校的应变能力。
   (三)层层管控,创造良好的基建项目内部控制环境。一是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基建财务核算,专人专岗,明确岗位职责,同时定期开展培训,加强财务人员对基建业务的学习,确保业务素养过硬。二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层层管控,细化控制活动,对项目立项、建设、竣工、转固等都要进行监管,确保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加强项目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加强工程设计与造价管理,确保准确核算建设成本,降低超支风险,同时还需加强对工程招标和工程变更的监管,加强工程审计监督,避免建设管理混乱。
   (四)定期清理,细化固定资产管理。一是高校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所有固定资产统一分类、分级管理,并形成定期清查的制度,确保“账实相符”,建立资料库,对于多学科使用的仪器设备建议根据实际需求量采用共享制度,避免重复购买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建立固定资产采购信息化制度,由申请人提交固定资产详细信息,对于金额巨大的固定资产采购前需进行严格把关,可组织专家评议,确保符合学科建设需要或者学校发展规划,确保固定资产实现可持续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共享平台研究——以政府会计制度为例[D].江汉大学,2019.
  [2]乔春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设计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兼析《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6).
  [3]张冰清.S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华大学,2017.
  [4]卢琎.政府会计制度下X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8.
  [5]沈泽.新会计制度下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95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