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参与式教学法在《生物分离技术》课程应用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琳

  摘 要:20世纪50-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心理学分析,教育教学生活的主体位置调整为学生,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组织、设计的“活动”,进而使学生主动学生的方法。据此,主要探究了参与式教学在《生物分离技术》课程中应用。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生物分离技术》;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9.087
  0 引言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只有教学方法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培养目标的变化,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大學教育质量。别敦荣教授的论文很明确的指出,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师基本为非师范专业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教学方法的系统训练,进而出现了教师成为课程的唯一参与者,学生成为看客、听众或者是根本不相关的局外人教学现状,教学信息流动不畅甚至根本就没有流动。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与文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2015〕36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第四点“改革教学方法”中指出: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生物分离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等生命科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还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当前生物分离技术课程的一个难题。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生物分离技术课程教学中探索、尝试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 参与式教学法及其发展现状
  参与式教学是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法的一种。在实现过程中师生在平等、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中构建教学场景,使得所有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法。其主要目的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最终达到会自我学习、能生存、懂做人的目标。
  “参与式”教学起源于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获得成功。后来将这一理论引进教育教学领域,并在20世纪后半期,伴随着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基础,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
  心理学的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关系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是构成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需要由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构成。外在性需要是客观的不受参与者本身控制是由环境支配的。内在性需要是由参与者对参与过程的满足和激励的动力。具体应用到教学中,经分析发现其内在激励来自于学生学习本身,内在激励的加强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外在激励的加强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不断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两种激励同时得到加强的情况下会得到显著提高。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参与式教学法作为培育人才的新手段正式进入我国教育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模式之一。目前国内开展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是本科院校和南方职业教育发达地区的部份高职高专院校。
  2 生物分离技术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意义
  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支柱产业,伴随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分离技术作为生物技术领域重要骨干支撑技术,课程改革意义重大,它以设计和优化高效分离过程及应用新型介质和设备为研究内容。因此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动手能力是课程体系突显的关键。参与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该技能的重要手段。“参与”是根据每位学生各自特点,委以不同分工,让他们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课前预习、课上参与、课程学习,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 参与式教学法在生物分离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式教学法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机械听记,变为主动学习、自觉思考,提升学生学习是主体地位。以大大调动和提到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也改变了大多数高校学生“上课记、下课抄、考试背、毕业扔”笔记的现象。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每节课开始前的一到两天,通过微信群、QQ群、E-mail列表等方式,向学生发送教师制定的本节课的课程大纲以及学习要求,让学生提前通过教材与互联网获取相关内容进行预习。生物分离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已经有定论的内容+正在研究解决的问题,对于没有定论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地探索和思考。如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不同学者对沉淀的原理看法不同,一种解释是与有机溶剂相似,另一种解释认为是PEG的空间排斥。同学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等相关内容的准备。
  (2)开放式的讨论。课上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入相关问题,学生提前随机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大家讨论后每组学生阐述自己组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老师讲完知识点后鼓励学生提问题。每组学生根据知识点提出2个问题,由其他组的学生分别讨论后作答,最后由教师总结和点评。课后,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与提出问题以照片形式发送至教师的电子邮箱,教师进行点评后整体传回E-mail列表,供全班同学课后研究。这种方法在防止学生分神、注意力不集中时效果很好。   在课堂中根据课程内容及课堂情况随机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研讨式、头脑风暴等的运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如讲萃取技术时,其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有3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分别为等温法、等压法和吸附法,学生分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最合理,使用最广泛,最后由教师点评并总结。
  (3)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课程的实施是生物分离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特点与生活背景不同,擅长的方向也不同,在实验课上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分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機会,让他们投入到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优点,激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如沉淀技术,结合本课所学各种沉淀技术,查找相关文献,每组撰写一种沉淀技术应用于生物大分子(淀粉、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分离的实例,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经小组讨论,制作汇报材料,课上进行汇报、展示最后的方案并实施操作。
  任何成分的生物分离操作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实验的设计就能综合的培养学生的重创性思维和工程化能力,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反思及确定高效、经济的最优分离工艺路线,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所以在实验设计中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包括资料查询、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整理等,这些都离不开组员们的精诚协作,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队意识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4)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5G网络的加速建设、校园wifi的全覆盖,“互联网+”、物联网已经走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目前大部分学生都热衷于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据此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运用蓝墨云班课、网易云课堂、校内自建网盘等信息化手段,在相关APP构建课程学习体系,此系统包括所有的教师授课资源与设计及课程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有路可走不再无方向性。通过微信群、QQ群、E-mail列表等实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即使学生摆脱枯燥的以笔记完成作业的形式又可以合理运用手机,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5)综合性的考试。本课程改变传统的单一考核方法,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过程性考核主要以课程中小组讨论的表现及课程上传的讨论结果与提出问题的质量为标准,既考核了学生的出勤情况,又掌握了学生课前与课上的学习情况。实践考核以学生每次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施表现为内容进行评分,根据实验方案可以判断出小组成员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和相关资料的掌握情况。而实施表现可体现出学生动手能力掌握的程度。
  4 结语
  《实施意见》的主旨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实践表明,在生物分离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个性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与式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优秀的学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做到有效作业,高效课程,能够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背景和实时热点引入和改变教案案例,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进而达到课前预习、课上参与、课程扩展学习的效果。
  教改之路还很长,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不断努力继续探索,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继续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5月13日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办发[2015]36号)[Z].
  [3]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06):159-161.
  [4]吕丽峰,杨涛杰.内在激励、外在激励及其有效利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22-2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2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