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少年压力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葛颖 赵倩妤

  摘 要:当今社会的青少年要面对很多的压力,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给他们造成困扰,因此需要了解压力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学生在面临这些压力时会采用的应对方式。根据研究可以发现总体而言青少年压力是中等偏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在增长以及女生学业压力大于男生。同时,根据了解到的影响因素,提出可以实施的缓解学生压力的策略:提高社会支持,包括父母、老师和同伴;增强自身心理抵抗力,如自尊自我效能等;学校大力宣传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压力;影响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7.041
   青少年时期一直是比较重要,敏感的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危机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重大变化,承受更多的学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各种适应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在的青少年比以往所面临的压力更多,程度更深。因此青少年的压力及其应对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1 定义
  压力(stress)也称为“应激”等,既包括内部压力,也包括外界的,压力对人的身心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学者梁宝勇认为“压力是由人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至关重要的内外环境要求所引起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多式多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总之,心理学取向的压力强调的是压力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压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方式
  《信息时报》2018年的调查发现,学习或者工作、人际关系以及经济是穗港澳台四地青少年压力的三大来源。已有调查表明,高三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显著高于其他的年级,因为处于毕业阶段的学生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无论是在学习上面还是父母的管教方式,甚至同學朋友、家庭环境、教师及社会方面等都会给高三学生带来压力。高一学生与高二、高三学生受到的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是没有明显的差距的,但在其他几个方面的压力则是不如高三学生的。此外,性别不同,压力也是有区别的,在个人的形象和升学这两个方面,女学生是比男学生高的;但男性的家庭压力则比女生大。
  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影响压力感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人格、认知评价、应对方式、情绪状态,性格及社会支持等,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父母、朋友、学业等外在的压力源还包括个体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人格是相较于其他个体因素而言比较稳定的因素。大五人格中的谨慎性、开放性和宜人性更多的指向是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应对即将到来的压力和困难。也就是说,人格中积极乐观的部分会使学生主动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悲观一些的人则会回避。中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通常会有主动应对和逃避应对这两种方式。当中学生遇到压力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选择逃避。
  3 心理压力的现状
  3.1 研究对象
  选取南通市五所在校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992份问卷,回收率为99.2%,剔除无效问卷(漏答、乱答的问卷)后,其中有效问卷为939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35%。
  3.2 测量工具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SSMSS)此量表的编制人为陈树林与郑全全,编制时间为2000年,主要是用于对国内中学生压力的调查研究。该量表项目条数共计39个,可划分为7大维度,例如社会文化压力、家庭环境压力、学习压力以及教师压力等。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分数从0开始一直到4,其中0代表对自身无任何影响,4则代表影响最大。所得分数越高,表示压力越大。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分半信度为0.89,表明此量表信度较高。本研究中选取了学习压力、同学朋友压力以及自我身心压力这三个维度,因为这三个维度都是学生自己可以控制的,而家庭环境、教师以及社会文化这三个方面是学生无法或者改变不太大的。每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14,0848和0713。
  3.3 结果分析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总压力的平均值为2141,处于压力的中等偏下,说明学会的压力情况还不算特别严重。学习压力的平均值是为8.30,大于同学朋友压力(640)以及自我身心压力的平均值(671)。
  根据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高中和初中的压力是有显著性差异的。无论是总压力还是学习压力、同学朋友压力和自我身心压力这三个分维度,高中生的压力值都是显著大于初中生的。
  根据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学习压力,男生和女生的压力是无显著性差异的。在学习压力上,女生的压力是显著大于男生的。
  根据上面三个表格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总压力处于中等偏下,表明现在学生的压力情况可能还可以,“减负”的号召还是落到实处的,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压力最大值高达74分,说明在压力的处理上还是需要警惕的,不能等到事情发生才意识到严重性,要能预防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向上,潜能开发。高中生的压力值在总压力、学习压力、同学朋友压力和自我身心压力这四个方面,都是显著大于初中生的。说明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的压力是增长的,无论是学习压力、同学朋友压力还是自我身心压力,青少年这段时期是疾风骤雨期,学生身心都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再伴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他们的压力不可避免得越来越重,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对于学校而言是很有必要的。以往对于性别差异的研究可能会觉得男女之间是存在压力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男女之间的差异是越来越小,在自我身心和同学朋友这两个方面是不存在差异的,但在学业方面,女生的压力是重于男生的,说明女生更加看重学业这一块。男女之间虽说差异越来越小,但并不是完全不存在的,男生在职场上更加受到欢迎,因此对于女生来说,她们更加需要成绩来证明自己。   4 缓解青少年压力的策略
  根据现状调查以及对于青少年压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以下几个策略。
  4.1 提高社会支持
  调查显示,穗港澳台四地青少年在面临压力时对社会支持的需求十分强烈,同伴、父母、老师等亲密关系者是青少年最常寻求社会支持的对象。亲密关系的建立、彼此的信赖,让青少年在遇到困难、压力时自然而然地想到向他们求助。以学习压力为例,学习压力是中学生最主要最常见的一种压力。但研究后会发现学习压力来源于考试排名次、父母教师的期望和批评,并不是学习活动本身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因此,若是社会支持系统能有效的发挥作用,那么缓解学生的压力就可以更好的进行。
  家长和老师需要对学生起正向的积极的作用,经常性的欣赏学生做得好的方面,肯定他们的价值,积极关注。相应的,对于指责、批评这些行为就需要减少,不然可能对学生起反向的妨碍作用,不利于感情的建立。当学生身边出现一些冲突的时候要有技巧地去化解,尤其是学生面临任务要求压力和发展压力时,教师和家长更应该巧妙的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尽量的给予学生力量,提供他们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缓解压力,而不是逃避,畏畏缩缩。
  除了老师和家长,同辈之间的支持也是挺重要的。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很多事情是不愿意对父母老师说的,他们会选择朋友作为自己的宣泄口,因此,同辈支持可以在朋友需要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哪怕是平常不熟悉的人,也不吝嗇自己的鼓励。学生自己要掌握一些简单的人际交往的小技巧,这样既可以减轻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
  4.2 增强自身心理抵抗力
  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各种各样的因素一起作用而成的。这么多种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在于青少年学生自身所存在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中学生增强自身对压力的抵抗力是需要的。
  根据拉扎勒斯的压力交互理论中所需要的次级评估,需要个体对自身来进行估计和评价,就是判断自己能不能有实力的应对危险。而自我效能与自尊都是自我概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都涉及个体的自我评价,从定义上看,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判断,是对特定领域的能力感,自尊则是对个体能力感和价值感的主观评价,是对自己“做人”方面的判断,是整体的相对稳定的体验。因此,自尊和自我效能在压力感的产生中起关键作用。所以学生若是可以增加自己的自尊和自我效能,那么对于缓解压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4.3 学校大力宣传支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及自己自身的心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缓解自身压力的小方法和技巧。但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相对较少,也不一定全是专职的心理健康的老师来上,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学校一方面大力宣传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主专业的心理健康师资建设。
  学校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将心理咨询这一块忽视。心理咨询针对的是已经有了心理压力困扰的学生,有了心理咨询的老师,学生就会有地方可以倾诉,不必自己一个人闷在心里。有了专业老师的帮助,学生也会更快的从压力中摆脱出来。但可惜的是,中学心理咨询的发展并不是很好,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老师。所以学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力度和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梁宝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03):161-167.
  [2]杨升平,朱婵媚.广州市农村地区中学生压力源调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175-177.
  [3]蔡春燕.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管理现状及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03):25.
  [4]李田伟,陈旭,廖明英.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1):35-40.
  [5]张晓量.新型农村中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8,(24):88+90.
  [6]李文道,钮丽丽,邹泓.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04):8-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6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