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地理教学在信息技术下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仇俊峰

  [摘 要]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单纯依靠传统教学的不足,信息技术为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科信心、增强课堂效果等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84-0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从图文并茂到事物的发展演变,再到问题的归纳总结等都可以直观的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而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必须重视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训练。在传统的教学中,运用板图、挂图等已不能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地理学科综合性的学科特点、丰富的时空变化决定了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各种复杂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和抽象的地理规律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不但有利于地理空间概念的形成和深化,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运用信息技术可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和走向成功、不断进步的持久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比常规教学更为丰富、直观、互动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学生会因此受到感观上的新、奇、异刺激,减少学习中的困难以及增加参与机会而保持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将静态化为动态,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能力,促进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作用。例如:在讲授“洋流运动规律”内容时,利用制作的生动、形象且动态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情绪和学习兴趣,而且化抽象为具体、直观,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2 运用信息技术可强化地理空间思维
  思维活动是一切课堂活动的基石,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核心,在课堂上如能使学生经常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必然能活跃课堂气氛。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不仅是三维空间,而且还包括时间变化发展,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演示可以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象,然后把众多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而想象成另一种新的形象。如:在教授“褶皱和断层”内容时,可用多媒体演示水平状态地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力的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和岩层断裂并沿断层线上下位移的过程,教师边演示边分析。这样,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具体化、形象化,通过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事项,形成正确的地理空间思维。
  3 运用信息技术可有力地突破地理教学重难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原理以及地理规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地理知识的重点、难点问题就能容易突破。如教授“锋面系统”这一重难点问题内容时,可借助信息技术把锋面系统制作成多媒体动态课件,通过三个步骤完成教学过程。
  步骤一:分析冷气团和暖气团的性质,冷暖气团相遇产生锋面,依冷暖气团谁移动为主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步骤二:通过动画演示冷锋和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各阶段的气温、气压和天气现象。
  步骤三:结合我国天气现象让学生分析是由哪种锋面造成的,引导学生总结出我国天气与锋面的关系。这样既增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强化记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使本来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或规律,借助多媒体演示,一目了然,重难点问题得以一一化解。
  4 运用信息技术可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增加课堂容量,特别是对复习课来说,其容量大的优点更为明显。新课程的教材内容普遍过于精简,尤其是活动教学内容和探究性教学内容只重问题提出,相关资料数量不足,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调用相关的,甚至较多的素材补充教学,多媒体快速、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地理复习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要将已学过的知识归类、总结和综合运用,加上复习课的内容较多,教师普遍感到教学难以合理调配时间,教学内容难以落实。但假如把归类的知识结构、分析的图像、比较的表格,或各种练习题和训练题等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既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教师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分析、讲解、归纳或堂上训练,复习效果显然优于传统复习课。
  5 运用信息技术可促进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提高
  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要技能,运用信息技术对地图教学进行整合,对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多样性和集成性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的媒体丰富的表现力,科学拓展地图的教学内容和空间,不断优化地图要素的呈现方式,把静态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动态地图,使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地图变得更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更具有吸引力。
  可见,在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下,如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还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既得不到学生的喜欢,也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能够运用信息技术的地理学科教学,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使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的理念深入人心,还要在不断的学习中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纪迎春.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5).
  [3]涂德.中学地理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9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