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融合、校企互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原宪瑞
摘要:实施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提高办学水平,创建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建立稳定、持续的产学合作运行机制,必须立足于“区域融合、校企互动”,运用市场化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实训基地
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理论界已达成共识,实践中也探索出不少成功经验,对其必要性毋庸质疑。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要使产学合作教育富有成效,要建立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还要创造和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区域融合、校企互动”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重形式、轻落实,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不平衡。
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把产学研合作作为一个二级指标,并且对优秀标准的内涵表述为,“形成了以社会需要为方向的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办学全过程均由校企双方合作完成,成效显著”,由于是一个非完全量化的指标,大部分学校均自评为优秀等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家普遍把校企合作委员会名单、产学合作教育总结、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等作为佐证材料,带来了很多形式上的东西,往往把签字仪式搞的场面很大,级别很高,实际内容却苍白无力。相当多的合作校企关系松散,并不能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有来自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学校来看,封闭的办学模式惯性很大,创新和改革阻力重重;从企业的角度,不少企业存在短期化行为,重视眼前利益,对合作教育重要性缺乏认识,积极性不高,不少合作仍是“两张皮”,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难以为继。
2.产学合作教育的覆盖面小
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任,实施产学合作应当成为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远未达到这一目标。主要的问题是产学合作的覆盖面较小,主要表现在:(1)实施产学合作效果较好的院校集中在办学水平高、质量好的少数地区,比如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和天津、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所覆盖的学校占全国近1200所高职院校很小的比例,大多数院校还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2)从目前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方来看,对产学合作有所认识和感兴趣的只是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及民营、乡镇企业则积极性不高,很少参与。而这部分企业在我国已占相当大的比例,不能建立与许多中小企业的联系,职业教育很难实现服务经济建设的宗旨。(3)就某一所职业院校来说,往往开设30-40个专业,综合性院校专业数更多,而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只是少数专业,尽管是办学水平高的院校,也往往是在机电、数控、电子、模具等专业或少数特色专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其他的专业,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管理类和服务类的多数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仍没找到很好的办法。(4)产学合作的领域还不够广泛,中长期的综合性的深度合作较少,临时性的单项合作多,与学校签定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大多也只能提供认识性实习,学生直接参与,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产学合作少,具备重大社会经济价值的合作更少。
3.合作教育主体缺失,政府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双元制”、CBE模式能够在欧美国家取得成功,并且有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政府的参与,实施产学合作是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行为,任何一方的缺失和弱化均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合作。在西方国家,政府一方面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指导,同时也给予经济资助。德国还建立了职业技术培训制度,通过立法给企业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给学校提出了实施产学合作的指导意见,学校也认为有必要开展这一工作,因而表现出了较强的积极性,但政府的作用有限,没从政策上引导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没能通过法律来规范合作教育并建立相应的体制。这也是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够形成中国特色的合作教育模式的主要原因。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即将出台政策支持产学合作,应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
二、区域融合,校企互动是促进产学合作教育的现实选择
合作教育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工程和土木建筑系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被认为是最早的合作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给出的解释是:“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过能够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这里的合作是指学校、学生和雇主三方的合作,这里的“工作”是指同普通的职业人一样真实的工作。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职业院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合作教育还面临很多困难。让大多数企业积极投身产学合作,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也不现实。对职业院校来说,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通过区域融合、校企互动,寻找实现合作的途径。
1.区域融合
职业院校倡导产学合作教育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要把合作项目落实到实处,并力求取得成效,必须将学校融入社会,社会也必须把学校的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投入要素,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天津市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除了拥有一批办学水平高的职业院校,探索了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更重要的就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度比较高。市领导兼任职教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同时给予职业教育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天津市由行业举办的职业院校不仅办学水平高,而且具备强劲的发展潜力。区域融合的另一层含义是职业院校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问题。韩国大宇集团计划投资15亿美元在烟台建设造船项目,企业便主动与一所职业学院联系,合作培养300名高级焊工,提供了整套的设备,并且每培训一名学员补助1000元。职业院校在发展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必须与地方紧密结合,符合产业结构的发展要求。
2.校企互动
产学合作教育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合作,企业是最为关键的一方。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动式的合作关系,必须找到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合作教育必须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学校应当是一切活动的组织者,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二者结合的动力源必须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与具有远见的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协作关系。通过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供给,通过为企业与社会服务,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二是校企双方建立要素合作关系。由于产学合作教育是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参加的是有偿劳动,必须要有场地、设备、产品、技术等生产要素,这种要素合作是校企双方共同投入,追求的是合作利益最大化。三是通过优势互补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实施“订单培养”企业可将员工招募和岗前培训提前、外置,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为学生提供学习岗位,企业可减少相应的人工费。学校可以利用技术力量集中的优势与企业共同进行产品研发、成果转换、技术服务等合作,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三、产学合作教育的具体形式
在产学合作的形式选择上,有些院校借鉴了一些国外的成功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日本的“产学结合”以及前苏联的“基地企业模式”等。这当中有些已被推广,有些目前缺乏实施的条件,比如“双元制”,应是一种政府行为。没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很难推行,对大多数职业院校来说,可采用如下几种具体形式。
1.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
产学合作必须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进行。有些院校在校内建有生产性实训车间(工厂),实践教学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完成,这是最理想的方式,但是所有专业都建设生产性基地,难以做到。因此可利用校外资源,也就是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互利互惠、共同成长的原则,签定建立紧密性基地的协议,规定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组建由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参加的产学合作委员会,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定课程改革方向等,学校应加大投入,切实保证在产学合作中企业的利益。国家近期将出台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给予一定优惠的政策,将有利于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2.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投入大,而且运行成本较高,由学校独立运作受到资金和管理能力上的制约,可行的做法是:学校联系一家或几家企业,学校出土地、建厂房,企业投入主要设备,负责产品的设计和市场开发,建立股份制的校企合作企业,企业承担学生实训和生产经营双重任务,在这样的企业中学校实施“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能够得到切实落实。采用这种方式,一个关键环节是要建立一个明确的内部管理体制,产权必须清晰,责、权、利必须统一,学生的利益必须得到切实保障。
3.积极参与职教集团建设
组建职教集团是集中优势资源举办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从产学合作教育来讲,它不同于前面的紧密性基地和生产性基地,它是由同一个专业或同一技术领域的多家院校和企业参加。在一个地区,同一专业往往只有一处职教集团,有较强的整体优势和协同效应,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的效果。对企业来说,在选人用人上目标更加明确,对学校来讲,实现产学合作拥有更多的选择,由于在集团内积聚了校企双方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开展更高层次的产学合作搭建了平台。烟台职业学院作为烟台市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单位,已经体验到参与职教集团的好处。
作者单位:烟台职业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1-12.
[2]李占军.“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6(9):34-35.
[3]刘守义.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4:15-16.
[4]曹晔,邵建强.职业教育产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职教论坛,2006(9):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6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