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建芳 冯玉莲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职工队伍的建设越来越重要,而以全体教职工为会员的高校工会起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在阐述高校工会创建学习型组织意义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创建做好营造高校工会学习型文化、积极进行五项修炼、制定推进规划、辅以规章制度、建立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积极加强外部联系等工作。
关键词: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创建思考
学习型组织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竞争力的组织形式之一,为理论界与实践界所推崇。在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二十多年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必将是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大发展的时期。高校教职工承载着培养“全面学习、终身学习”人才的伟大重任,理所当然应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作为以全体教职工为会员的高校工会,应培养具有“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职工队伍,创建学习型高校工会。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高校工会学习型文化
我们知道,文化一般分为理念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物质层,据此,笔者认为,高校工会学习型文化的定义可描述为:高校工会学习型文化即确定学习的理念与价值观,把学习与创造作为高校的核心理念进行塑造,培养与教职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管理风格,建立学习型团队和相应激励和约束的高校教职工文化。
在创建过程中,应设立学习型文化中心(隶属于高校工会),并设主任一名,文化干事一名。其部门职能为:
参与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方案的规划、实施、检查、完善;
负责在内部刊物上的高校教职工文化宣传工作;
承办新职工组织文化教育工作;
组织推进组织文化的各项文娱活动;
组织和外界的文化交流工作。
二、积极进行五项修炼
五项修炼是对团队中个人的内在要求,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具备的五个方面的技能,这样才能使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是建立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的内在和软性的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要选择推进路径,积极进行“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创建和“五项修炼”的有机结合,是通过“职能―修炼”矩阵的建立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四种方式(但不局限于四种方式)在组织内部实施学习型组织创建的试点及推进工作:
以“一个职能―一项修炼”为切入点,以易于切入、易于实施、见效快为原则,选取某个职能部门,选取一项修炼为学习型组织创建试点。
以“全部职能―五项修炼”为出发点,在全部职能部门,选择五项修炼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
以“一个职能―五项修炼”为切入点,选择一个职能部门,选择五项修炼为学习型组织创建试点。
以“全部职能―一项修炼”为切入点,选取全部职能部门,选择一项修炼为学习型组织创建试点。
四种推进路径没有优劣之分,具体采取哪种推进路径,需组织详细调查自身情况,根据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三、制定推进规划
一切思想和方法都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思想要体现到推进规划中。推进规划要明确高校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指导思想,要设定高校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目标,要树立组织学习的原则,要制定具体的实施举措等。
四、辅以规章制度
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要辅以一定的规章制度(包括工会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各个方面),而且这些规章制度应以高校党政的名义下发各有关单位,以体现领导的重视与决心。学习型组织的文化及其创建实施都必须落实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中,故建立学习型组织创建的规章制度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意义重大。这些制度安排是学习型组织的有效保证,是创建的操作依据。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也要辅以现代化方法。管理发展到现在,有许多好的管理方法,其中不乏有适合学习型组织创建的,诸如目标管理法,标杆管理法等。目标管理是组织机构转化为员工辅导与学习安排,使领导更好地扮演设计师、教师和公仆的角色。标杆管理促使个人树立“基准”,能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学习。这些在企业中应用良好的管理方法也可以用在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中。
五、建立学习的激励机制
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要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营造全员学习气氛,为此要对组织成员进行激励,建立学习促进机制。目前,考虑到工会在会员约束上的权利相对较小,高校工会应着重考虑在学习型组织创建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建设,把广大会员吸引到高校工会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中来。为此,校党政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应给予工会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中的一定权利,使其在激励的同时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会员约束。
六、积极加强外部联系
在封闭的系统中是不能进行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工会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中应积极加强外部联系。如聘请有关专家就学习型组织开展讲座,与兄弟院校工会组织联谊,与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上有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组织座谈,派出会员到外单位短期学习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安排,使高校工会与外部组织沟通畅通,使会员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自由学习。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连玉明.学习型组织[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2] 舒建华.新形势下高校教职工群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200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6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