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大学生教育应重视人文关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海浪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仍处在变革时期,重书本知识轻实践知识、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现象仍然普遍,深刻反思当前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现在大学生教育面临的困境,在教育过程中将人类优秀的人文文化和现今高科技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振兴中华、促进人类发展、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文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319-02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理论认识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受制于社会,又推动社会前进,我们高等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是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于一体,培养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勤奋刻苦、开拓进取、为振兴中华和全社会的进步而不懈努力的人,既要有专门的知识,也要有高尚的情操和思想品质。除了科学技术,健康、科学、崇高的人文科学和文化精神也是生产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科学教育是以自然科学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整体教育,以期使受教育者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科学教育强调在教育内容上应吸纳科学,消解古典人文学科的独尊地位,甚至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在现代世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人能用其检验并解决自己问题的知识。这是通过科学和科学方法给予人类的知识。”[1] 但科学教育走向极端就暴露了其内在的局限性,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内容而忽视或排斥非科学教育内容容易导致人性的灭失,产生负面的社会效应。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本质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则是人文精神的精髓。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不同的追求,前者追求知识和技能,以理服人,后者追求感悟和情怀,以情感人;前者可以由学而会,后者只能由感而悟。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占有,通过教育活动获取知识为我所用,并改造客观世界;人文教育则强调知识对学生的浸染和熏陶,学生被感化影响,从而改变自身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强化自身的人文情怀。
  二、中国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都是按文、理、工、农、医分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泾渭分明,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中国的高等教育转向以科学教育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之中,随着科学技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态势,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成倍地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为科学教育的繁荣提供了知识和内容上的准备的时候,科学教育势必在高等教育中显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进入到普及教育阶段,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严重依赖科学知识与技能,当高等教育成为学生提高科学素养、获取谋生技能、取得职业资格时,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重点,已经从人格完善和人性提升转向具有更实践化意义的人力培养时,科学教育的强盛就有了宽泛的社会心理基础,有了强有力的社会推动力量,科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逐步取代传统的人文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
  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体现为过度地为实用和功利而教育和受教育,在高等教育的投资方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高校的招生与毕业学生的数量等方面向科学教育方向倾斜。人文教育则相应地处在投资缩减、专业少、招生少、就业难的境地,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具体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上,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谋生意义上的热门专业,而很少考虑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人性的养育。在学习中,偏重专业课、技术课,忽略基础课和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文学等,认为这些学了都是无用的。人文教育的弱化导致了广大莘莘学子人文知识的贫乏,造成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淡化、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普遍下滑,由于人文精神的缺乏,经常发生一些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缺乏责任意识,缺乏正确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事情,如清华学生用化学品烧黑熊、广西大学马家爵事件。他们在追求科学,追求幸福的目标下采取了社会无法接受的行为方式,归根结底在于没有系统掌握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操,缺乏社会责任感所致。
  三、寓人文关怀于教育之中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
  为从根本上扭转因忽视人文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有必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在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通过制度、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层面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
  1.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从制度层面强化教育的人文内涵。教育内容应以保证学生的自我选择并为其创造条件,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从制度上转变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确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树立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树立人文与科学两种知识、两种精神全面发展的理念,树立高等教育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
  2.调整课程的设置,根据情况增加人文类选修课目,促进文理工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课程设置要朝着学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加强人文知识教学,加强各学科的人文教育内容,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重视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科技和社会发展同步等新观念,制订了新的课程计划。注重增加人文学科课程的数目和课时数,增强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重视课程数目增加的同时应注重课程的有机整合。由于当今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日益一体化,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因此中国高等学校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也应加强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以便使学生成为具有渊博知识的专家。将自然科学的系统知识列入高校人文专业方向中,这是1992 年国家科学、高等学校与技术政策部高校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基础科学化总体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即教育自然科学基础化。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中国许多高校已经重视了课程的人文改革,开设了教育与心理学、教育与文化学、教育与社会学、教育与人类文明史等新型科目作为文理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
  3.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在中国高等学校,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悖。由于多数高校还是按专业招生,大部分高考考生和家长在数量众多的专业面前常常无所适从,出现了考前盲目选择,入学后又追悔莫及的现象。笔者参与过数次高考前的招生宣传,发现大量的考生和家长,甚至部分高中老师对高校高考的政策一无所知,在填报志愿时显得不知所措。一些学生入学后进入专业学习,即便是无法适应,也得硬着头皮学下去。而西方发达国家不少高校本科阶段强调基础教育,比如,在美国一些大学中,本科生在前几年就没有院系专业的区分,到了最后一年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院系,根据学习要求修完专业必修课。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既能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学到必要的专业课目,增强专业功底,最关键的是通过前几年的学习找到了自己所擅长的专业并加以巩固,能够完全避免学习的强迫性和盲动性。这种注重个性差异教育方式,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选择专业的空间和自由,而且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着力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千百年来形成的“为人师表”职业准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在言行中需提升人文与科学精神。老师在工作中起到了文化的传承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作用,老师的人格和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成效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氛围学习的大学生来说,在性格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舍上还有不确定性,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管理模式对于在尚未进入完全成人期的大学生来讲具有相当的影响,会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大学生对未来即将步入的社会的认识和态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使教师从过去单一的传授“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懂得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综合人文历史知识的通才,并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学生。
  5.重视实践环节。实践是成才的必要途径。中国的教学方针历来提倡教学实践相结合,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想对社会有深入切实的了解,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学生要走出课堂,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杨振宁博士曾经做过比较,他说美国学生在考试中比不过中国和亚洲学生,但美国学生能力比中国和亚洲学生强,原因在于美国学生兴趣广泛,知识面广,中国学生则往往钻入某一专业中,知识面窄;美国学生东跑西跑,中国学生按部就班;美国学生活力充沛、社交面广,中国学生喜欢安安静静,埋头读书;美国学生自主性、自立性强,中国学生一切由父母安排好,依赖性大。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教育在整体上并未将实践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空间。真正做到寓人文教育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在国际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大学生知识面单一、知识结构简单化的不利局面,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美]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2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