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卉卉
摘要: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及评估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当前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几项措施,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内部动力;同化;学习动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38-02
一、引言
戴维・奥苏贝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主要集中在学校学习理论研究领域。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先行组织者等学习论思想,并使学习论与教学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对当前教育教学具有较大的启发。
教育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动因,而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和人生阶段,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抱负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互不相同,决定其学习动机在内容、来源、作用持久性也各不相同。只有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才能正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核心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同化;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动力机制是三大驱力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正确陈述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提高内驱力反映了个体要求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而附属内驱力则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赞扬。在三种内驱力中,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均属外部动机,而且它还是成就动机三大块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奥苏贝尔认为,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包含着上述三种成分,但三种成分的比重调配则受年龄、性别、种族、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而新时代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 教育教学的任务是在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发展其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及讲授法,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作用。
奥苏贝尔理论的创立理顺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四者之间的关系,摆正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位置。因此,现代教育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主要得靠接受学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发现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去尝试,使学生获得一种方法,习得一种能力,因此它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故此,对学校教育来说,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是重要的教学形式,应把它们结合起来,服务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对中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运用同化理论优化教学内容
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吸纳旧有的知识或概念,形成新的观点和概念。奥苏贝尔关于同化理念在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为学生优化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从纵向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由高至低的认知结构,先学习那些概括性和包容性知识,再安排那些概括程度依次降低的知识,遵循“逐渐分化”的原则,便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从横向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潜在的共同特征和貌似相同的知识内容之间的不明显的区别,使学生抓住本质,从而牢固地把握新学习的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运用教学评价的论述优化教学评估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有利,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肯定评价的基础上,奥苏贝尔进一步指出有效测验应兼具几种特性,即信度、效度、代表性、可行性、辨别力,为优化教学评估体系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科学的考查不应该是速度的考查,而应该是能力的考查;科学的考查应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科学的考试还应是重视考察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知识能力的考试,是能同时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考试等多种方法的测查。当然,科学的评估体系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改进的体系,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挖掘。
(三)以三大驱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地说,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学习活动本身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初如能将知识具体形象化,设置引人入胜的情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
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及培养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通过在高校教学和当班主任带学生情况,我们将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1)从规模上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不只一个,而是由多个动机组成的复杂结构系统。(2)从内容上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内容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学生个体之间各有差异。(3)从类型上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多种类型,但有一显著特点是,为了求知和发展自己才能的内在学习动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系统中。
(二)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态度端正,学习动力足,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1)内部因素。学生兴趣爱好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其学习动机的稳固性和深刻性。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非常感兴趣,他就会对这一学科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学习有动力。(2)外部因素。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动机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需求、态度和志向。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及激发途径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习动机对学生具有引发学习行为的激活作用,能将学生的行为引向一定的目标。
1.加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使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并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使其能继续保持学习热情。
2.进行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动机。目的性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理解为何要学。可以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社会需要、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且明确学习动机。
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氛围对人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当置身于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就会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而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创造良好氛围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独立进取的学生,其上进心强,抱负远大,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好又能强化学习动机,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4.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大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来激发和增强学习动机。当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常常由于新奇而有较强的求知欲。培养和保持这种好奇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进一步探讨;二是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或兴趣小组,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5.优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学生在安全、信任、接纳的教学环境中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因此,教师自身人格品质的优化,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到调节、感召、激励和榜样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果。
6.唤醒学习需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基础,要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须唤醒其学习需要,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神圣职责。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情绪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总有一二位教师的理想品质是其极力效仿的,这时教师成了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应努力创设一种利于激发动机的外部气氛和情景,使大学生常常处在一种紧张、活跃的心理状态中,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只有有了自觉、能动的学习动机,才会有成功的学习。
7.激发求知欲,注重心理修养。大学生正处在求知的黄金时期,他们主观上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如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首先,应鼓励交互式的学习提问。教师的提问应有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提问最好能引出多种答案,并促使学生思考。其次,应鼓励大胆质疑,通过不断地“激疑”和“解疑”来激发求知欲。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心理的不稳定、不健全会影响着其学习动机的顺利形成,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作为教师则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使学生的心灵素质持久地处于积极的常态之中。
8.调整现有课程设置,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为适应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空前加快和培养适应性较强的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强化其学习动机。
通过分析学习动机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自觉和无意识的行为,这样以便更好地促使其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和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刘华山,等.高等教育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奥苏贝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张藩.普通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田汉族.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本原则[J].教育研究,1991,(8).
[5]林崇德.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布卢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责任编辑 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