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耿路平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会计管理活动。在我国,随着经济改革体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预算管理作为开展集团化管理行之有效的突破口。作为一种能优化企业管理的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在广泛的领域中达成了共识,同时,对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的提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战略;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185-02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是指企业经营者为了实现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实施的各种决策方案,在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适度的分权、授权、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加等目标。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自20世纪2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产生之后,这一方法很快成为大型现代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在我国,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变化加快,企业面临着各种难以控制的风险,近几年来,不少著名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毁于一旦,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预算管理的构建是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并且是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企业战略目标通过预算定量化指标体系来完成,预算是配置企业资源的基础,它通过监测企业业务运行过程使其向企业长期战略目标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性不仅体现在预算目标的战略意识上,还表现在企业战略与企业经营活动的良好沟通及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合理衔接上。
2.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管理机制。它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各个方面的预算,从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到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因此,它需要全员的参与来共同完成。
3.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力控制管理和控制机制安排,它是对预算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的全过程监控,而不是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管理手段。在企业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控制始终贯穿其中。预算目标一经确定,就成为预算执行主体的控制目标,进而表现在预算下达主体对预算执行主体的控制和预算执行主体对其内部预算细化指标责任执行体的控制上。预算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必须相互分立,保证权力的制衡和系统的有序运转,才能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充分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全面预算管理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为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一)有利于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泛收集信息、及时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占领市场的关键。根据企业经营特点,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实务进行具体的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企业时刻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激励每一个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目标的积极性。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促使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根据企业战略制定相应的阶段计划,制定和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指标使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济资源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随时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另一方面,预算作为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可以将既定战略通过预算的形式加以量化以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统一经营理念,明确奋斗目标,激发管理的动力,增强管理的适应能力,确保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战略管理的实施。
(二)帮助企业发掘市场中潜在的机会,确定企业资源整合的方向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存的市场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的,市场多变的供求关系时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及运行,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掘潜在的机会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传统管理概念下,企业管理者为了保持较为稳定的收益,往往倾向于稳定的保守的管理方式,但这种相对静态的管理使得企业对市场的变化和波动反应较慢,从而难以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全面预算管理由于其特殊性,可以促使企业的各级管理者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进而加强对市场机会的把握程度,比竞争对手更胜一筹。
对一个企业来说,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但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将自身有限的资源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才能达到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正是企业短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全面预算管理能有效地结合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规划与短期经营目标,通过严密的预算编制机制、高效的运行制度和清晰的考评体系,对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与运用的方式与方法进行系统地规划,从而确定企业资源整合的方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提供内部绩效考核依据
全面预算管理的生命线是考核与奖惩。预算是对企业阶段计划的数量化和货币化的表现,因此,为业绩评价提供了标准。预算考核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它以企业各级预算执行主体为考评对象,以预算目标为考评标准,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的比较,据以评价各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工作业绩,并予以相应的奖惩,以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科学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不仅可以规范企业各部门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标可循,有制度可依,而且也加强了对员工的激励与控制。
(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等的预测,对下一年度的实际经营水平、现金收支、资金需求、成本控制等各方面进行日常监控,当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及其他方面水平偏离预算时,企业管理者可根据管理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更具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力求使每一个员工都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并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得企业整体环境下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都清晰明了,这也大大提高了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经营能力。除此之外,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年度的预计经营情况,预测其中的风险所在,以便及时采取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三、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战略实质上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成功的战略必须将主要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机会上,必须做到对企业资源的有效集中和对企业意志的全面统一。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企业战略作为预算管理实施的保障,同时,还要将预算管理建立在战略管理的基础上。然而,在实践工作中,很多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到企业分部预算目标与企业整体战略之间的关联,因而经常产生由于各层次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利益冲突,基层管理人员过分维护各自部门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企业整体的长远利益,甚至出现破坏预算实现的行为。因此,企业应逐步强化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在确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之后,企业应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的分析,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分析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编制各部门的短期运作计划,在计划的编制中应注意采用既能反映企业战略又能在实际中操作的指标,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二)加强预算监督机制的执行
预算管理因缺乏战略指导会使预算工作变得盲目无效,预算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督机制同样也易导致预算工作徒劳无功。贯穿全面预算管理整个过程的核心环节为预算监督,即对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运行过程的监督。监督的过程应遵循全面监控与重点监控、日常监控与特殊监控以及权责利相结合的监控原则。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由预算管理执行人员对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并找出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对预算结果进行监督评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接下来实行的奖惩措施,奖惩只是一种激励员工的手段,真正目的是对企业整个预算管理过程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通过预算监督机制的严格执行使企业各级责任主体深度分析自身行为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寻找提升企业价值的途径。
四、结论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打破了传统职能管理的界线,将企业看做一个整体,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强化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加快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1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