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影响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姝贤 黄志勇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为在一个国外企业获得持久利益而进行的投资,其目的是为了在该国外企业的管理中拥有实际发言权”。FDI对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就业有不可忽略的积极作用,流入的FDI会通过竞争、技术溢出以及对员工的培训等多种渠道影响东道国企业的产出、就业和劳动生产率。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国所吸引的FDI数量的大小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起,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改变了对FDI的态度,从对其持怀疑态度、对其加以控制并限制外国企业的发展转变为减少和取消对外国资本流入的限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吸引FDI数量稳步上升,2006年流入中国的FDI已达700亿美元,位列发展中国家第一。
就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国际资源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就业效应主要体现在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本文正是基于该思路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综述。
一、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数量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来自于FDI企业直接吸收的就业人员数量;而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FDI企业对前后向关联企业就业机会的增加,跨国公司在当地的支出和上缴的税收通过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发展,间接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以及竞争刺激当地企业的发展而增加就业机会。中外学者对此都做了相当广泛的研究。
许多学者都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FDI对就业数量的影响,不少学者认为FDI能够促进就业数量增长。如,Salvador Barrios、Luisito Bertinelli、Eric Strobl研究了吸引大量FDI的爱尔兰制造业后指出,当地企业和跨国公司经过整合形成正的溢出效应,当地企业的生产率在提高的同时也创造出大量的工作需求,促进了就业。周旭峰、许雄奇以1984年~2003年为研究区间,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劳动力就业总数量以及各个产业就业数量的贡献情况。研究发现,FDI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贡献不显著,对二三产业的就业存在积极贡献。牛勇平也用实证方法同样得出FDI对就业数量的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张诚、唐琳以美国为例研究发现,制造业FDI在长期和短期均可以增加产业内就业人数和总就业人数。邱晓明认为,随着FDI由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就业的直接效应逐渐弱化,间接效应不断增强。沙文兵、陶爱萍运用协整理论对FDI流入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FDI与就业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来看为积极的就业效应;误差修正模型反映出的FDI与就业量之间的短期效应为挤出效应。
也有学者研究发现,FDI对就业增长无显著影响。如张诚、唐琳以美国为例,发现服务业FDI不论短期还是长期只增加产业内就业人数,减少总就业人数。Ahmad、Seyf定量分析了流入的FDI与欧洲就业数量的关系,研究发现FDI与创造就业并无显著关系,因而用增加FDI来改善欧洲失业状况是有待商榷的。Kostas、Mike对流入美国制造业的FDI研究发现,FDI的流入对该国制造业就业提升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作用并不显著。
有的学者将FDI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动态分析,研究FDI在不同时期对就业的不同影响。如,钟辉将FDI对就业的影响分别进行短、中、长期的分析,指出短期内FDI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起到“发动机”的作用;中期FDI对就业的影响比较复杂,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对总就业的影响还不明确;长期FDI对就业的影响是否是积极的,取决于内资企业能否充分吸收FDI的“外溢效应”,能否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科研创造能力。卢晓勇、孙宏、李红指出,FDI给我国带来的就业效应是双重的,不能一概而论效应的正负性。总体来看,FDI流入给我国带来的积极效应优于引起的消极效应,但随着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化和垄断化的加强,FDI流入会引起结构性失业等问题,FDI流入带来的危机隐患日趋显现。
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人力资本投资、就业结构等多个方面。FDI企业会为东道国雇员提供较高的报酬和较好的工作条件,行业内部的竞争以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对于东道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有裨益。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FDI对就业质量的提升作用是显著的。如,薛敬孝、韩燕实证研究显示,服务业FDI流入对我国就业数量的拉动作用不大,但对提高就业质量影响显著。邱晓明将FDI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分为1986年~1995年和1996年~2000年两个阶段,随着FDI由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东道国就业的质量会不断提高,认为就业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东道国就业人员素质方面。朱金生、张轶认为,FDI对我国就业质量的影响总体来看是积极的。一方面外资企业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为员工提供高于国内的工资水平,给予的社会福利、工作条件优于国内企业;另一方面促使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竞争,提高国内企业员工的就业质量。王祖强认为,FDI在增加劳动力就业数量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和薪金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Salehizadeh、Mehdi研究了1980年~2003年流入美国的FDI发现,FDI的流入不仅提高了流入部门的就业数量,而且显著提高了流入部门的工资水平。Glass和Saggi同样证明了FDI流入国的工人会受益于工资水平的提高,技术工人工资的提升尤为明显。Sourafel Girma、Yundan Gong利用1999年~200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FDI对我国城镇国有企业就业率、劳动生产率、盈利能力等指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FDI进入所带来的竞争和技术扩散等原因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就业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盈利水平的提高。
三、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就业的影响因素
杨大楷认为,FDI为东道国创造就业机会主要受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作为投资主体的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投资的劳动密集程度以及东道国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王祖强的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论,认为FDI对东道国就业产生影响不仅与FDI的进入方有关,也与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劳动力质量等因素有关。不同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区对就业创造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邱晓明认为,就业效应变化主要由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外资政策变化、国际分工深化、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王江具体研究了跨国公司不同的进入模式对东道国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不同影响。他认为,以并购方式进入的跨国公司在进入时和进入后一般不会增加就业,相反还有可能对就业产生负影响;而且在成功并购后,短期内也不会改善就业质量,长期来看被收购企业将逐步采用跨国公司的管理方法,就业质量才会逐步得到提高。Ashcroft和Love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认为以并购方式进入的跨国公司对就业的需求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是难以确定的。
也有不少学者具体研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发展模式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一般认为自主性更大的海外子公司对东道国就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David Williams利用流入英国制造业的FDI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就业情况的变化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选择、子公司类型以及母公司的组织方式有关。公司若以新建的投资方式进入则会形成积极的就业影响,而以合并和控股进入的模式则产生负效应。另外,当子公司能创造出更多的增加值时,对就业的影响也是积极的。另外,Kostas、Mike认为,FDI对就业的影响作用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
四、结论
众多学者在研究中由于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解释变量,得到的结论也是不尽相同的。UNCTAD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就业效应的影响为正效应。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依靠劳动力成本较低这一比较优势吸引海外资本和技术到我国,来与我们的劳动力相结合,才能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就业数量和劳动者素质,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而合理引进外资以缓解就业压力仍然十分必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1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