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中职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伟

  摘要:文章对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作了分析和探究,旨在创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新一代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必备素质的公民。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而要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一个关键性前提就是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不久,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时,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是老师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系到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到动武的地步时有发生,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了。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始终是受人尊敬的。一个好的老师不仅帮助我们“解惑”,而且向我们“传道”。老师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人物。由此而形成的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中进行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并有助于教师发挥潜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师生都期盼的。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又如何呢?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关系紧张。老师的话学生听不进去。老师要求的事,学生不愿意去做。学生不愿上某老师的课,老师也不愿教这样的学生,以致产生对立情绪,互不理解。背后辱骂老师者有之,给老师起绰号者有之,个别学生还采取离家出走或自杀方式来表示对老师的不满。
  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关系陌生。师生之间有堵墙,老师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想做什么。课余时间老师主动找学生谈心的少了,主动家访就更少了。学生也不愿意主动和老师交往,见到老师不想打招呼,甚至躲着走。
  对于当前部分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笔者深感忧虑。难道以前那种和谐、温馨、融洽的师生关系就真的“渐行渐远”了吗?“万事皆有因”,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学生方面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好脸色,在学校饱受老师的冷眼,这使他们的心灵遭到一定的摧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便通过一些过激行为,如抽烟、打架、逃课、谈恋爱等来自我保护,麻木心态。进入职业学校以后,他们仍保留不少在初中阶段就养成的不良习惯,也会用敌视的眼光对待职业中学的老师。
  第二,从家庭方面看。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家长溺爱子女,导致子女性格执拗、感情脆弱、承受力底、合作意识差、依赖性强、脾气暴躁、自我意识太强。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听不进老师的忠言,不把老师的拘束和管教当回事。加之部分家长教育子女方式不当,袒护子女,有的明明是子女错了,也要为孩子争个理,个别家长甚至到学校吵闹。
  第三,从教师方面看。一是由于近几年生数暴涨,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了,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职业学校的讲坛。他们对学生的现状没有足够的认识。部分老师一般会采取高压手段,打压学生。二是部分老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必然导致学生觉得上课没劲,还不如讲讲话,或者睡觉来打发时光,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又强迫学生去认真听课,造成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三是教师自身观念的影响,在部分老师看来,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即所谓“师严乃道尊”。这种不平等的师生观,其影响今天仍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等级主义的,其必然结果是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四是个别老师处理学生方法不当,对学生漠不关心,体罚学生,对学生爆出“粗口”,自以为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偏心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与陌生,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充满感情的沟通。目前,教师在职校学生心中“师道尊严”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学生不再将老师看成绝对的权威,而是更注重情感的交流,渴望把教师看作人际关系中的朋友和知己。情感交流的缺失,关上了师生沟通的大门,疏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如何促进和改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尊重和赞赏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实现这个理念,教师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差异。特别要尊重那些不能“齐步走”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由于学业不好、有的由于品德欠端,教师都不应该岐视他们。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及时予以表扬鼓励,给予肯定。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错了的时候,如果老师一味地斥责;甚至气急败坏而“粗口”,这只会在学生面前暴露“粗野”的形象,让学生失望。卡耐基说:“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常常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卑感,并激起‘他的反抗’”。笔者所任教的一个班级,有几个学生经常上课迟到,“报告”声接连不断,常常打断笔者的上课思路。这时候笔者没有简单地批评他们或责问他们为什么迟到,而是想了个办法。在以后每堂课的前几分钟,先叫这几个迟到的学生上台做演讲。特意安排几个学生扮演迟到的角色,让他们也尝尝思路被别人打断的滋味,这样一来,不仅是那几个常常迟到的学生今后上课不再迟到了,而且整个班级几乎没有无故迟到的现象了。
  第二,教师要更新传统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不仅仅扮演道者、授业者、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研究者的角色,还扮演着朋友者的角色。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经过笔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把他们当朋友盾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方面的给予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担痛苦与忧伤,享欢乐与幸福,从而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师生关系。目前,不少教师还端着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消除这种不平等的师生观,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三,注意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学校的课堂上,有部分学生不是睡觉,就是讲话。教师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批评学生,而应该首先自己找找原因,是学生真的不想学,还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呢?教师要注意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去随便讲话,不想睡觉。教师传授的知识要本着实用及为学生就业前途需要的原则,不要照搬教材。
  第四,教师要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卡耐基说过“在与人相处时一定要切记:与我们交往的不是纯粹按道理或逻辑生活的人,而是充满了感情带有偏见,傲慢和虚荣的人”。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和学生去交流,如课后谈心、家访、网络等。针对部分班级学生存在不守纪、学习散漫、甚至有公然顶撞老师的现象。为了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笔者在班级把自己的QQ号码留给了学生。许多学生都主动加我为好友,这可见他们还只希望与老师交流,希望与老师做朋友的。这样一来,不少同学把当老师面不好说的事情都能通过QQ来说说他们的心事。
  第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增进师生友谊。课堂教学以外的师生交往可以起到课堂交往中所起不到的教育作用。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融合到学生中去,而不是下课铃一响,书一夹就离开教室,走进办公室。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和学生一起打打球、下下棋、一起劳动等。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能营造融洽氛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老师,学生还会疏远你吗?路上偶遇时还会不热情和打招呼,甚至避而远之吗?那些整天教室-办公室-家的三点一线的教师,学生会去主动亲近你吗?
  第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尊重老师和老师以礼相处。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友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但并不是说学生和老师相处就可以放任、无拘无束。学校要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活动,让学生知道和老师相处要遵守一些礼节。如师生相遇时,应热情主动打招呼;犯错误时要敢于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认真虚心听老师说话;遵守课堂纪律;言语上尊敬老师等。
  创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会永远畅通,心灵的距离也将逐步缩小,师生之间的交流会逐步增多。一个良好的、和谐的、适应新课改的新型师生关系一定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作者单位:淮阴区职教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3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