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素莲
【摘要】 文章论述了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具体阐述了从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主体创新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的途径,并指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新趋势。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管理创新 发展趋势
一、引言
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趋势下,企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改变,在以信息和网络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里,生产力要素、竞争、企业理念与运作将发生重大变化,管理的变革成为企业生存的需要。企业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管理,管理水平低下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内部瓶颈,管理基础薄弱几乎是所有民营企业的通病。实现企业管理方式革命和制度变革将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用先进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已经成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共识。我国民营企业实现管理变革、管理升级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主要在于民营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
二、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
管理创新的思想首先来源于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实质;创新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家;创新的动力是企业家利润。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蕴涵着管理创新的主体、动力和内容等概念。管理创新是―种有目的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是管理者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采用某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协调范式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率和效益目标实现的过程。管理创新与一般的工艺革新不同,它强调创新是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在管理领域中,创新不仅是一种职能,而且是管理思维的变迁所形成的新模式。其目的不是一般地实现管理的目标和责任,而是发现创新机会。它不是管理者的随意的主观创造,而是受“创新成本”约束的活动。管理创新的中心是创新人的产生,他不仅仅限于管理者或企业家。
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是指创造出全新的或改善已有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动态过程,也就是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重新整合企业资源,不断创造出使用价值更高、相对成本更低、个性更鲜明的新方法和新产品,以使企业既能实现经济效益,又能尽到社会责任的过程。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以企业家为核心、企业员工密切配合的创新活动。只有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管理创新活动才能富有成效。管理创新能够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1、管理观念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进行管理创新,是任何民营企业在现代市场环境下无法回避的思维选择。很多民营企业试图通过技术范式搭建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却忽视确立一种哲学思维和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在缺乏观念创新的情况下指望沿用旧的思想观念去实现一场管理模式的革命,这样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创新的失败。实际上,民营企业的创新管理并非单纯意味的更新制度、改变规范、变更模式,而是一场深层次的思维革命。民营企业管理粗放,管理成本过高,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环境,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民营企业应注重管理意识的创新,将管理看成是投入企业的一项资源,尽量降低内部组织成本。观念创新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观念。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思想观念应及时转变,使企业有可能抓住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宝贵机遇而迅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柔性管理,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作,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现代中小民营企业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强人本管理思想的修炼,重视职工民主参与管理;民营企业职工也要输入人本思想,提高维护自身权益、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觉悟。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柔性管理。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不依赖于固定的组织结构、稳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而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2、管理方式创新。由于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预测与决策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在社会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新的管理方式不断出现。如在经营决策方面,“多目标规划”与“博弈论”等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家的决策水平。对企业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科学化作出了新贡献,使激励与约束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职能。又如在生产管理方面,由于生产概念由制造领域扩大到服务领域,其生产的范围也扩大到从前产品的引导设计、引导消费以及从后延伸到售前、售后服务,使得整个生产时刻都与市场密切相关,从而诞生了“准时化生产制”,使生产废品量最低、准备时间最短、库存量最少、搬运量最轻、机器损坏最小、生产提前期短。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保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长,发展过程呈现出跳跃式的特点,在企业业务快速拓展、企业规模迅速膨胀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跟不上发展的节奏,民营企业如果不对其原始落后的企业制度加以改造,就无法走上科学化管理的道路。
3、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吸收和培养一批管理人才是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一种高度不确定的竞争环境,民营企业要提高管理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知识大爆炸带来的良好契机,通过管理找到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最佳途径,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效率、高质量、知识型的管理人才。将人才看作最重要的财富,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管理陋习,以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引进人才、聚集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和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和能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用人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知识潜能。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该尽快转变观念。具体表现在:第一,制定一个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企业对人才结构应认真地进行战略性设计,优化人才结构,完善选择和培养人才的规章制度。第二,建立市场化的人才机制。首先要促进人才流动,增强人才活力;其次,在企业自己培养人才的同时,重视对成熟人才的招聘和使用,以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另外,重视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合理化。第三,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程序和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竞聘的机制,做到知人善任。第四,团结人才。一方面,对人才如能采取股权分红的制度,使管理层能成为与整个企业血肉相连的一部分。
4、组织结构创新。组织的创立是为了实施经营战略,不同的战略造就了不同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环境的变化、企业能力的改变使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不能持续时,组织就面临着调整与变革。我国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大都采用简单的直线式组织结构,实行集权式管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结构不断正规化,形成官僚层级式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在于内部管理效率较高, 便于上层对企业的控制,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相对迟钝。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一缺陷的负面作用更加突出,基于此,组织结构的变革和创新成了现阶段大型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这个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必须创造一个敏锐、行动快捷、积极创新的组织才能生存和发展。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顾客要求的多样化,柔性化组织是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组织柔性化,可以实现企业集中与分散的的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益。目前,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工业时代后期所创造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传统的垂直式功能化管理组织模式受到挑战;著名的“控制幅度”原则在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中失效了。因此,新的企业组织不是控制组织,而是信息化的组织。例如:对于扁平化组织,企业不必要的协调机构和那些专门传递信息的中间环节应精简掉,转而采取划小核算单位、下放决策权限、实行自我管理、精简中间控制管理层次的组织形式。
5、主体创新。由于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的组织多是家族式的,所以应该根据不同行业的性质,企业的规模以及其自身发展的阶段,选择符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组织形式,可以考虑把股份制与家族式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企业决策、企业发展方面有效地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使中小民营企业走良性发展的道路。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民营企业家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管理技能等素质紧密相关。民营企业家应该清醒认识到自己所承担责任的重大和自身素质的差距,加强学习,严以律已,诚实守信,作风踏实,加强德才修炼。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面对新问题、新情况,要具备适应并改造环境的能力、善于捕捉瞬间机遇的能力、正确运用权力的能力、技术开发的能力、融通资金的能力、全新的开拓市场能力等。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敏锐的捕捉信息,推动企业的创新,那么他就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领导者作为创新主体,同时具有决策权力,那么整个企业就容易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由于创新主体和决策主体的同一性,在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时,效率大大提高。实现创新主体与决策主体相统一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授权,将决策权力交到创新主体的手中;另一种是培养决策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管理创新的新趋势
1、经营管理信息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企业经营中的普遍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趋势在不断加快。对企业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及其设施的拥有和利用已成为评价其信息化管理程度以及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尺度。
2、组织结构柔性化。建立在专业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管理层级变得更少,柔性化组织结构中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灵活性与多样性相协调,保证了企业充分利用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企业界限模糊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外部的人力资源与外部力量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两个以上的独立公司组成临时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享技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及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形成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来共同完成某个项目。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本文阐述了民营企业的范畴特点以及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指出了民营企业可以从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主体创新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并描述了管理创新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杜梅雅:试论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J].科技与经济,2006(3).
[2] 吕惠明:民营企业的特点及管理创新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4).
[3] 汪凤桂: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管理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 付锦峰: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5] 刘宏、高丽君:关于民营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的研究[J].税收与企业,200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9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