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出版业数字化迷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汉辞

  猖獗的网络盗版活动如果不能遏制,会毁掉传统出版业,还会断送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前程。
  在一个论坛上,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总裁沈浩波当着当当网CEO李国庆的面调侃道:“今天你还跟李彦宏(百度CEO)很亲,拍着肩膀说,彦宏你这个事办得不对。我觉得这是缺乏担当的一些表述方法。长此以往,国庆改天会拍着李彦宏的肩膀说,彦宏啊,我关掉了。”
  沈浩波此番调侃的背景,是在盛大文学与百度文库第二次“版权之战”下,一向保持沉稳的传统出版业者不再“坐山观虎斗”,不少出版公司纷纷参战。
  沈浩波等人担忧的是猖獗的网络盗版活动如果不能遏制,不仅会毁掉传统出版业,还会断送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前程。
  眼下,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传媒企业改制中必须逾越的一道坎。刚颁布不久的《上海市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就要求该市在未来5年内形成3~5家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数字出版领军企业,确保数字出版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明确表示,数字出版已成为该出版集团上市融资的重要一部分。
  然而,尽管数字出版看上去前景灿烂,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已达799亿元,但传统出版所产生的产值仅占23亿元。
  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业,究竟是个画饼还是金矿?
  
  不情愿但必须上市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目标,未来3到5年内,国内要培育出六七家资产、销售双超百亿元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而要打造这样“双百亿”的出版集团,上市,无疑是重要手段之一。
  非官方的说法中,这六到七家大型出版集团中,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集团等均被视为“希望之星”。
  作为“国字头”的老大哥,其“何时上市”已成为众媒体最为关注的信息,但大家等待的是一年又一年。
  “一些大的出版企业,因为市场占有率稳定,它们自身并不是很情愿上市。但在出版业改革的整体环境压力之下,尤其是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紧迫性,使得出版集团必须上市。”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近3年,图书出版整体上是增长的,其中,2009年图书的品种增长了10%,图书的定价总金额增长了5.68%,印张数也增长了0.78%,只有总印数略微下降了0.36%。
  但是,面对数字化新媒体,出版业危机感很强烈。3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节目中谈到,近年开展的全民阅读情况调查显示,传统纸质阅读的人数上升较慢,而用手机、网络等其他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的人数每年都在快速增长。
  此外,在改革的大环境中,上市已成为一种必需的手段。企业上市的目的,一是能够大规模地融资,二是能够帮助企业整合资源。而中国的出版集团大多数是靠行政手段捏合在一起的若干个公司组合,通过上市可以推动资产的优化组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提高公司的运行质量。
  一家已改制完的出版社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统出版业的发展空间不会死亡,发展也很快,但形势严峻,变则通,但能通往何处,还不知道,新媒体之间已经为此打得不可开交;但不变是最难受的,虽暂时死不了,但受罪。”
  
  数字转型优先
  
  记者曾看到一份出版集团的融资项目计划书,其中,数字出版在其业务中占到绝对优势,在未来发展中的增长比例也是最高的。
  曾运作过多家出版传媒公司上市的中银国际投行部执行总经理陈杭表示,数字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国家政策的鼓励、数字版权保护趋势、3G启动加快阅读习惯的改变推着企业往前走。
  “对拥有优质内容资源的传统图书出版集团而言,要占有这样的市场,除了与平台进行合作外,更多大的出版集团选择自己搭建平台,探索成型的盈利模式,吸引大量的资本进入。”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顾问程三国表示。
  2008年,广东省出版集团成立了“广东省出版集团新媒体出版中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数字化出版起步更早,并先后在十多个方面进行过商业模式的探索。
  目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正在开发的阅读器是EPUB标准格式,并开展将印刷排版文件转化成XML文件的研发,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建造图书数字转档平台是首要要务。”陈昕表示。
  陈昕坦言,虽然电子书出版发展还不成熟,但对于中国的出版业来讲,这些基础的事情都还没有做,大规模的转档平台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相当的投入。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讲,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在图书制作的时候就生成一种通用的文件,既可以用于纸质的出版,同时又可以适应电子书和其他各种媒介的阅读。
  此外,重庆出版集团、山西出版集团等也都在数字出版方面进行了许多投入和探索。
  中国出版集团则在2008年5月,投资1000万元组建了“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提升传统出版产业,促进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相结合的重要步骤。2009年,完成了对“中国数字出版网――大佳中文网”的立项,去年中国出版集团更是推出了自己的阅读器。
  
  出版社能分几杯羹
  
  然而,对于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究竟能分多少利益,业界还持疑问。
  “这个阅读器是贴牌生产的,效果究竟怎么样,在中国出版集团的收益中究竟占多少?还是问号。”中国文著协副总干事张洪波认为。
  张洪波认为,来自数字出版所获得的效益有待仔细分析,毕竟,国外和国内的情况不同。
  公开的数据显示,美国80%的出版企业都已经对数字出版和电子书出版业务进行了投入,它们的增长是136%。亚马逊最近宣布他们去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传统纸质图书的销售和网络书店的比例为100:143,也就是销售100本纸质精装书,可以同期销售出去143本电子书。日本公布的数字是所有的纸质图书、纸质期刊销售都在下降。
  “我们公开的数字出版所带来的总盘子是接近1000亿,其中数字图书出版产生了多少呢?这就很难量化。”张洪波表示,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网游带来的效益。
  不完全数据显示,传统出版部门平均拥有数字版权只占到图书出版的20%左右,有的高一点,比如,科技出版集团,高达30%左右,有的出版集团只有10%左右,甚至是5%。
  “数字图书出版的问题很多,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版权的问题,权益人数字版权如何得到保护,很多作者不愿意销售自己的数字版权,知名的韩寒一年在数字版权的收益才干元。”张洪波认为,数字出版可以成为出版集团在资本市场发展的一条“出路”,但要想真正获得收益还需要很长时间。
  “与纸质图书相比,数字图书非常容易大规模地复制,我们从来不敢将我们大量的书放到PC上去,那样的话会很容易地全部被人家复制掉,所以数字图书的版权保护成为了世界性的基础难题。”陈昕表示。
  对于这点,搭着行业脉搏行走的出版集团更是心知肚明。一位出版集团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做平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目前没有一个第三方平台。他明确表示,这个平台将来会卖掉。“我们一定会定位在产业链某一个最合适的环节上。”这位负责人表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6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