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亚玲
【摘要】“浸入式”教学法作为一种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方法在国外语言教学领域得到了深入地研究并得以推广和普及。在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些专业学科的双语教学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探讨“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认为“浸入式”教学法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改革当中。
【关键词】浸入式教学法 依托式教学 语言习得 教学改革
“浸入式”教学法(Immersion)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是加拿大法语区首先开创的一种全新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它是指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浸泡”在目的语言环境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使用目的语言教授目的语言,而且用目的语言教授相关学科课程。换言之,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工具。浸入式教学法实现了由孤立单纯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不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学习和使用全新的目的语言提供了广阔且丰富的语言环境。1982年,渥太华大学应用“浸入式”教学的成功经验,把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课堂中。这一做法成为“依托课程内容的语言教学法”(简称“依托式教学”),参加依托式语言班(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学生在学科水平、语言水平和语言运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现了学科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此外,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大学进行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模式同样支持并推广了这些结果。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较长时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停留在“哑巴”状态,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听力严重缺乏。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不看好英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兴趣、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过分依赖课本。这些都导致了英语教学低效率,差质量的普遍现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受语法――翻译法的影响,我国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按照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师课堂讲解词汇→教师课堂精讲课文→课堂练习处理的顺序进行。教学内容侧重于以语言知识即语法项目、词汇、句法等的学习,而课文内容仅限于辅助语言知识的讲解。授课过程中的语言单位仅停留在词汇和句子层面。虽然精读课堂现在多采用多媒体课件,但大都局限于文字讲义,缺乏行使丰富、题材多样的多媒体视听材料。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大学英语的发展。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已经成为一个被普遍关心的问题,引起了外语教学界的高度重视。2004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是教改的教学大纲,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性质和目标的定位可以看作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修订,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确立了目标,而“浸入式”英语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浸入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依托学科知识原则
该原则是指英语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并行、即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使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一起。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载内容,运用中的语言当然都承载着内容,所以要不违背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同时体现通过运用学语言的基本性质,依托学科知识的“有内容”的教学是必然的。
可以说,所有的英语教材都有一定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的设定是为学习语言而服务,所以在信息的输入量上远不能满足“浸泡”学生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单元内容确定课堂主题,并根据该主题、借助于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学等的阅读和视听材料。材料的来源均注重语言的真实性(authentic materials),可来自于外国原版教材、录音、录像资料和网络资源,将学生“浸泡”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增加学生真实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教师授课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而语言的学习则为辅助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视听来逐步提高自己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语言输入材料中的内容量大,有一定的新信息,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又一定的挑战性,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为将英语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教学既能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又能增加他们的学科知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所学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所以极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因而能产生一种融入性动机,对英语文化特别感兴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内在学习动机,他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好目的语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2.习得性原则
“浸入式”教学模式的最基本理论来源于六十年代兴起的语言习得及语言学习的最新学说。如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儿童学习一门语言,无论是习得母语还是学习外语,在一定环境中学起来显得又快又不费力。克拉申的语言习得――学习假设(The Acquisition / Learning Hypothesis)提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是而且只能是通过自然习得过程来获得目标语能力,这种自然习得的能力可以使语言习得者既可以获得接受性技能,又可以获得产出性技能;而有意识的学习则无助于语言能力的习得,甚至会妨碍习得的产生。同时,其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认为人类习得语言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可理解性输入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材料难度应该略高于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The Output Hypothesis)认为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有三大功能:注意功能(Noticing / Triggering Function),即:“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语言体系中的部分语言问题,进而触发对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和获得新的语言知识的过程。”;检测假设功能(Hypothesis―Testing Function),既学习者在扩展他们的中介语以达到交际需求时就是通过输出这一形式尝试新的语言结构形式,形成新的假设并检验哪些假设是恰当的,哪些是不恰当的;元语言功能,即学习者所具有的关于语言“知识”的总和,即他们通过反思和分析语言所得到的关于语言形式、结构及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朗(Long,M)的互动假说(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认为双向交流较单向交流更为重要。
因此,在英语精读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有意识教英语的做法,尽可能地去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英语。要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就不要过分强调某一单词或句型的学习,而是要给学生提供充分、丰富的语言环境,创造语言学习的机会。此外,允许学生在“浸入式”教学法使用的初期,在课堂上使用少量汉语,但教师应尽量鼓励其养成说英语的习惯。再次,允许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出现“中继语”现象,由错误表达向正确表达过渡。
3.运用全英语教学原则
Lado的对比分析理论指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总会把自己本族语的形式、意义和分布迁移到外语中去。如果外语的某个项目的形式、意义和分布与本族语的一样,学起来就容易些;否则学习的困难就多一些,错误也会多一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经常出现汉语迁移的现象,表现在语音、语法和语用上,对学生学习英语带来干扰。利用目的语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减轻和消除母语的干扰。乔姆斯基的PPH(Principle and Parameter Hypothesis)假设提出语言学习者将原则进行参数化的过程是在暴露于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完成的。全英语教学本身为学习者提供了暴露于外语环境的机会,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超出他们自身语言能力输入的机会,而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将语言输入成功地转变成输出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以英语面对学生。英语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还应是学习的工具,教师为学生提供全英语氛围,包括英语讲解、英语版书、英语答疑、组织英语活动,也常要求学生用英语提问、英语作业等。
4.互动原则
专家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创造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概念。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S.Vygotsky)认为,人的学习需要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成长为其中一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浸入式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相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进行,既有老师的讲解,又有学生对该主题的陈述(学生轮流在课堂上做专题发言)。同时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性,将课堂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浸入式”英语教学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正的语言环境,学生们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支持培养学生主导学习的能力,并在学习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即维果茨基所说的“支架”(scaffolding)。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了,自信势必增加,会更积极地投入到更深层的知识探索,形成良性循环,也就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所描述的知识建构: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modation)。
三、“浸入式”教学法面临的问题
1.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能力
在“浸入式”教学法实施初期,很有可能会出现学生因听不懂或不适应教师的全英语授课方式,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尤其是在“浸入法”实施初期,可以容许教学有不同的层次,使学生能对全英语授课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可以提倡以英语为主的讲课,但教师可以用汉语和英语讲课,使用外文板书,即“部分浸入”(partial immersion)。而后逐步过度到以全英语授课的教学方法,即“全部浸入”(total immersion)。
2.如何保证良好的师资
“浸入式”教学方法的成功实施,良好的师资是关键。教师们应当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进行有效的上岗和在职培训以提高师资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此外,组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适时举办一些研讨会,总结教学成果以推动该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与推广。
3.如何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材料
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选择难度适中、语言规范的学习材料,上课时再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馈在教学上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88.
[2]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C]. InS. Gass&C.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 Newbury House,1985.
[3]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 In G. Cook&B. Seidlhofer (eds.),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125-144, OUP, 1995
[4]Doughty, C. J. &M. H. Long. (eds.).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Oxford: Blackwell. 2003.
[5]熊寅谷.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3.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R].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刘祥福,蔡芸.浸泡式英语教学实验报告,现代外语,1997,(3).
[8]李丽生,2002,SCLT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界,(4).
[9]俞理明,韩建侠.渥太华依托式课程教学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1.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生化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8152.htm